昔阳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与分析

2010-05-09 09:54昔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丁美科
山西水利 2010年5期
关键词:昔阳县全县供水

◎昔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丁美科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总面积1952km2,其中耕地面积2.748万hm2,占总面积的14.11%。地形西高东低,东窄西宽,山多川少,崎岖不平,属低中山区地貌,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境内黄土层与山脉相间分布。山脉除沾岭山有较好的植被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层经多年流水冲刷,支离破碎,形成纵横交错的大小沟壑3180多条,面积达1874km2,这些沟壑旱季乱石嶙峋,雨季洪水夹带泥沙顺坡而下,对农田破坏极大。海拔一般在850~1500m之间,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干热,雨量集中,多风灾和冰雹;秋季天气凉爽,易遭早霜冻;冬季风大雪少,气候寒冷。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559.8h,多年平均蒸发量1834.2mm,多年平均气温9.3℃。

1 水资源状况

1.1 基本情况

昔阳县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松溪河、潇河和清漳河,其中松溪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境内长73.25km,流域面积1473.2km2;潇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境内长22.5km,流域面积356.8km2;清漳河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境内长19.75km,流域面积76km2。据《昔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研究》显示,全县年平均降雨量为523.4mm,水资源总量16078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473万m3,地下水资源9679万m3,重复量4074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60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水资源可利用总量6614万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6061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403万m3,岩溶水150万m3。

1.2 水资源分布状况

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昔阳县的水资源分区明显,沾尚、西寨及松溪河支流安坪河、巴洲河、洪水河、杜庄河上游地表水相对丰富,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5%,该流域水资源多是河川径流,山谷峪口以集水为主。孔氏、冶头大部分及皋落少部分区域浅层水相对丰富,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20%,该流域多采取拦蓄、截流、浅井等形式开采利用。界都、三都、李家庄、赵壁川等地表水相对贫乏。县城周边的乐平、大寨、李家庄等地石灰岩地下水丰富,但埋藏深,开采难度较大,生产生活用水多以建筑水库、蓄水塘坝和砌筑潜流等工程形式拦蓄地表径流,深井水源只能作为备用水源和补充水源。

1.3 供需水情况

目前,全县拥有中小型水库22座,潜流84处,水池256个,人畜饮水工程2534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8处,提水工程220处,引水工程99处,蓄水工程2207处。总供水量1646万m3,实际用水量1646万m3,供需基本持平。随着阳煤集团、国投电厂的兴建,县城居民住宅楼的落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旅游开发工程等的建设,预计到2010年,全县需水量将达到2801万m3,需新增供水量1155万m3。

2 存在问题

2.1 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益显现

昔阳县地处太行山西麓,境内81%为灰岩区,是典型的山多植被差,风多降雨少,河流无客水,耕地土层薄的土石山区县,年均降雨量523.4mm,年蒸发量1887.9mm,水资源十分匮乏。2005年的资料显示全县供需水基本持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及数量的增加,预计到2010年,全县缺水量将达1155万m3,再加上昔阳县控制性工程较少,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2.2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利用率低下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22座,小型水利工程340多处,这些水利工程除近几年新建的254处人畜饮水工程外,其余的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设备老化,工程严重失修,多数工程陷于瘫痪状态。目前,只有郭庄水库、杨家坡水库、关山水库、秦山水库4座水库蓄水带病运行,其余的水库在汛期几乎全部是空库度汛。塘坝、旱井、水窑等小型水利工程的蓄水量也是微乎其微,只能勉强维持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加之昔阳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表水利用率非常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2.3 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昔阳县的工矿企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工矿企业和生活污水基本上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河流甚至遭受严重污染,不仅地表径流无法利用,而且连河道周边的浅层地下水也遭到污染。特别是煤矿的任意排水不仅污染了地表水,而且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危机。

2.4 管理不善,体制不顺,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于县城供水,由于管理部门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节水和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造成了多龙管水,难以统筹兼顾,无法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加之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个别地方很少考虑水资源条件,出现了乱争水源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农业灌溉、工矿企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缺少严格的用水计划和定额指标。农业用水技术落后,大多采用大水漫灌,大部分工矿企业用水量大,水的重复利用率不高,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3 对策措施

3.1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针对全县基础设施薄弱、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关键要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实现供需平衡,要按照市局提出的“先行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抓好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新上一批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水源工程,力争到2010年全部完成水峪、郭庄、秦山、杨家坡、南郝峪、车寺、石亭、平原等8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逐步扭转全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为昔阳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二是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要充分利用昔阳县搞雨水集蓄工程的成功经验,采取旱井集雨、路面集雨、庭院集雨、坡面集雨、渠面集雨等形式,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并适当建成一批集雨节灌示范区,实行典型带动。三是实施小型灌区改造工程。要选择一批水源有保证、灌溉条件优、效益好的小型灌区进行配套改造,通过建设渠面管网,配套田面设施,以此来提高灌溉利用率,建设节水高效农田,要重点完善全县八大集中供水体系的管网配套建设,在节水上做文章,争取年节水500万m3。

3.2 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

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保生态修复和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行污水排放总量控制,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入河废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好采煤区水资源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做好水资源评价和论证工作。

3.3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进一步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把供水、取水、用水、排水、治污纳入统一管理轨道,实施水务一体化,达到责、权、利的高度集中统一,真正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水质水量、统一取水许可、统一收费,为全县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4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制定合理的水价,发挥经济杠杆在节水工作中的调节作用;二是加强用水管理,完善用水计量,足额征收水费;三是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四是加快工矿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耗水量。■

猜你喜欢
昔阳县全县供水
昔阳县赵壁乡东平原村抓实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昔阳县:公车带“身份证”上路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