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衍生新变化
——济源供电公司克井供电所标准化管理工作掠影

2010-05-25 06:25李建国
河南电力 2010年5期
关键词:支线供电所检修

_李建国

图:班前会,分析危险点,宣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供电可靠性增强了,安全管理更扎实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走进济源供电公司克井供电所,浓厚的工作氛围,温馨的窗口服务,与“人民群众满意单位”、“服务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相得益彰。“这是‘标准化’带来的新变化。”该供电所所长李五福说。

标准化检修:300条支线加上“保险锁”

“以前,每逢刮风下雨,俺就心惊肉跳,生怕停电,材料方面受点儿损失是小事,设备损坏可就惨啦。现在好了,即使遇到雷雨大风也照样生产,心里踏实多了。”济源市年福建材制品公司经理卫战国说。

年福公司是克井10千伏青多线支线用户,青多线主要担负着2个冶炼厂、3个水泥厂、13个石料厂等多家企业的供电任务。线路连接的30多条支线,因线路老化,更兼导线的水泥灰尘越积越多,经雨淋后凝固成水泥疙瘩,跳闸断电现象时有发生。3月初,该供电所集中人力物力,对该线路支线做了全面检修,彻底消除了故障隐患。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济源市克井镇就坐落在太行与王屋交界处的大山脚下,以煤炭、冶炼、建材、化工为支柱产业,各类企业400多家。克井供电所辖11条10千伏线路,长220千米,近300条10千伏支线纵横全镇。线路台区544个,其中专变332个,混变212个。2009年,该所售电量为9400万千瓦时,其中工业和商业用电量占近80%。

李五福介绍,主干线方面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小,问题主要集中在10千伏支线上,专变多,高耗能企业多,企业自身缺乏对线路和设备的维护,只有停电时才找供电所求助。为有效根除“头痛治头、脚疼医脚”,他们通过协商,在企业用户的配合下,按照标准化要求,对所有线路和设备做了拉网式检修。

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是该所标准化检修的主要特色。作业流程标准化、检修质量标准化、效果评价标准化,他们立足“三个标准化”思路,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规范作业标准,保证作业安全;制定质量标准,确保检修效果;制定评价标准,把检修结果列入职工绩效考核,实行责任追究。针对线路交叉多、企业用户多等特点,把“3+1”工作法纳入标准化检修序列,即坚持干线分段检修、支线分户检修、利用计划停电集中检修“三步走”,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行人性化检修,错开生产高峰,尽量避免检修停电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检修是苦差事,今年的‘标准化’检修尤为辛苦,但这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等于给所有线路和设备上了‘保险锁’。现在报修电话‘冷清’多了,除人为原因,没有发生过停电故障。”该所检修班班长苗小健说。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克井镇地处风口位置,经常遭到大风袭击。3月下旬以来,经受多次大风肆虐,该辖区主电网安然无恙,10千伏支线未出现跳闸现象。

标准化管理:40余名职工感受人性化

克井供电所由37名农电工和5名管理人员组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成为激发工作活力、提升质量效益的持久动力。

班前会,组织危险点分析;作业前,在安全承诺书上签字;施工中,相互监督提醒安全操作规则;班后会,总结安全作业流程,反思操作细节。这是他们长期坚持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模式。针对今年的大规模线路设备检修,他们分成12组,每3人为一个作业小组,两人登杆作业、检修线路设备,一人专门从事安全监督,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要求,对安全操作全程进行管控,及时指出问题和不足,用安全管理的刚性化杜绝了违规违章行为。

4月1日,10千伏柿槟线支线检修前,电工李雷当天的登杆作业资格被取消,改为留守供电所值班。原因是前一天他因家庭琐事忙到深夜,不属于登杆作业的最佳状态。

登杆作业人性化是该所标准化管理中的一大亮点。除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外,该所把职工思想情绪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所有登杆作业人员都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检修中去。规定每人每天最多登杆不超过15根,避免“疲劳战”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

为确保效果,把发现安全隐患纳入百分制考核,规定每发现一处隐患,如元件烧损、针瓶击穿等,经抽查属实后根据隐患大小给相关人员加上1至3分,与绩效工资挂钩,既让职工体会到了人性化和成就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避免了隐患漏登漏报现象。成立检修保障组,配齐配强人员车辆,备全备足备品备件,登杆作业人员只负责紧绑线、元件去污等任务,一旦发现其他缺陷,立即通知保障组处理,做到快捷迅速、及时高效,用标准化维护、规范化检修,保证了质量和效率。

“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工作高效化,带来了窗口服务的新变化。”李五福说,他感受最深的变化有三点,一是职工积极性提高了,各类隐患排除了,线路和设备的健康状况大为改观;二是突发性停电事故大为减少;三是电量增加了,今年以来辖区内20多家煤矿普遍停产整顿或进行技术改造,煤炭生产用电量每月较以往少了近200万千瓦时,尽管这样,今年一季度售电量仍达到272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85%。

标准化建设:6万多群众享受“满意电”

克井镇共6万多居民,分布在47个行政村、386个自然村,专变客户330多个,商业及居民客户2万多户。让6万多群众用上“放心电”、“满意电”,是该供电所始终坚持的工作标准。去年,他们按照基层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要求,狠抓了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今年年初,围绕环境优美、服务优质、作风优良、业绩优秀的思路,重新对照“规范化服务窗口考核细则”,逐项进行加强和改进,全力推进标准化管理和服务。

全员“挑刺”、深查“短板”。新年伊始,该所就先后组织召开了座谈会、“挑刺会”和“诸葛亮会”,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查找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中的问题和“短板”。并深入企业和居民客户,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10多条建议逐项整改落实,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

“俺新建的养殖小区,从报装到签订用电协议,再到栽线杆、架专线,仅用了两天时间,效率高,服务好,咱打心眼里佩服。”郭庄村的张陆军说。

该所在做好营业服务的同时,围绕标准化要求,坚持“三到位、四公开”,即加强教育引导,做到服务理念到位;发挥制度刚性约束力,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拓展服务渠道,做到延伸服务到位。公开服务标准,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服务流程,公开电工服务电话,及时解决客户用电难题。专门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以“一站式”、“契约式”服务为重点,采取跟踪客户、主动上门、超前服务等方式,把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成立3个专项服务小组,在各小组间开展服务竞赛活动,比质量、比效率、比奉献蔚然成风。定期组织群众代表参与服务质量评议,评价职工的工作得失,促进了作风形象的持续好转,在镇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群众满意度达到了100%,稳居各参评单位榜首。

“自我加压,提高标准,用更好的标准化衍生更多的新变化。”所长李五福的一番话,道出了克井供电所职工的心声,也折射出了他们向更高标准迈进的决心和信心。

猜你喜欢
支线供电所检修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分析
检修
支线机场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