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舞台在空中
——走近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工

2010-05-25 06:25张俊杰孙自豪高山岳
河南电力 2010年5期
关键词:架线高空作业测量方法

_张俊杰 孙自豪 高山岳

1.空中舞台

2.奋勇登攀

3.工地午餐

为让汝阳县最大的支柱产业——金碓成5000吨钼矿扩建工程早日竣工,50多名输电员工正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

4月7日,笔者深入洛南山区110千伏付店变电站双回供电线路施工现场,近距离接触正在这里施工的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员工,切身体会山区架线人的真实生活。

“蜘蛛人”:30米高空沿着电线走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肯定很爽吧?不过,要在山尖儿数十米高的铁塔上待一整天,恐怕就叫苦不迭了。而24岁的架线工程大创每天要在那儿忙活至少12个小时。

4月7日上午,笔者在付店镇拔菜村附近的山坡上,付店110千伏双回线路建设现场,瞅见了正在30米高的铁塔上负重攀爬的程大创。

那是一座刚刚搭建完毕的转角铁塔,塔北侧的8条导线已经拉紧,程大创与几名工友正在铁塔南侧放线。他们时而在塔身上拧螺丝,时而坐在横梁上传递东西,动作十分娴熟。

防震锤的位置在距离耐张瓷瓶1.5米的地方,放线工人必须沿耐张瓷瓶和导线到达指定位置,然后坐在导线上将防震锤拧在导线上。笔者看着都揪心!

“早晨6点上山作业,除了解手、午饭,他们要在塔上待到晚上七八点。”已从事高空作业10余年、现为该工程总工程师的吴晓宇介绍说,高空作业时时刻刻都要把安全带系好,脚踩在哪儿、手抓到哪儿都要心里有数。

“挑山工”:把“铁塔”背到山尖儿

站在山下向上望,一条被踩得发亮的小道直通山顶。吴晓宇说,这是工人们搬运塔材走出来的——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架设高压线,大家首先是“挑山工”:打地基用的水泥、数吨重的钢材、大大小小的施工器材,都是工人们一点儿一点儿扛上山顶的。

由于附近有民房和其他高压线路,不能放炮开山,工人们只能用镐、锨、凿子来开挖4个数米深、3米见方的塔基。

在铁塔下面,笔者看到一个简易的窝棚,那是工人晚上看守工地时睡觉的地方。即使现在的天气,夜晚的山顶也是凉风飕飕,但看守工人只能把被子裹得更紧些——这里是育林区,不能烤火。

“侦察兵”:颠覆性创新测量方法

付店110千伏双回线路全长40千米,海拔落差最高达486米,全线需跨越非等级公路5次、穿越220千伏线路1次、跨越35千伏线路8次、跨越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60次、跨越河流15次、跨越房屋7次。架线前的测量工作异常重要。

从事输电线路测量工作近20年的项目经理刘治稳,常把自己比做侦察兵。在多年的实践中,他对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复杂地形线路视距与高差测量的新方法。

“传统的测量方法需要毁掉不少树木。用这种方法,保守估计,每项工程能省下10万元。”刘治稳说,这是对输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目前,这一理念已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

眼下,220千伏洛热改接配套工程、宜阳输变电工程等正在火热建设中。截至目前,洛阳市110千伏及以上运行线路达到2500千米。随着输电线路的延伸,输电工的足迹遍布洛阳各个县(市)。正如吴晓宇所说:“电线架到哪里,哪里就有了发展的能量!”

4.搬运塔材

5.指挥有力

6.热火朝天

猜你喜欢
架线高空作业测量方法
架线工地写真
一款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设计研究
架线式电机车运输制动问题探析
基于ZigBee技术的直流机车架线分段自动停送电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浅析110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及支腿结构分析
高空作业车载人作业平台臂架系统优化设计
基于迭代稀疏分解的介损角测量方法
基于应变原理随钻钻压测量方法研究
一种高效的PCB翘曲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