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力展翅龙乡

2010-05-25 06:51王存华
河南电力 2010年5期
关键词:濮阳县濮阳农网

_王存华

3月10日,笔者深入到濮阳市各县区采访,惊奇地发现,强劲的农村电网为农民开辟出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新电力VS黄河水“中原米乡”享誉四海

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走路沙沙响,年年不见粮。这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范县和省级贫困县濮阳县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和农网完善工程的实施,靠天吃饭的黄泛区农民摸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捷径。

“多亏了供电局把电线架到了稻田头,俺村今年打算再扩种200多亩稻田,多收个3万块不成问题!”3月10日上午,范县王楼乡西苏庄村会计苏东让高兴地对笔者说。

范县和濮阳县依托强劲的农村电网和充沛的黄河水资源种植水稻,建成了豫鲁两省交界地区最大的绿色稻米生产基地,这种用灭虫灯驱虫、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的绿色有机稻米深受人们喜爱。天冠米业、钻石精米加工厂等企业拥有3条优质精米加工生产线,生产的大米被定为军供产品。最让稻农高兴的是稻鸭共养项目,稻鸭共养对电能质量要求比较高,针对客户需求,范县供电局对全县稻鸭共养的村庄进行摸底核查,为变压器增容,并把线路架设到了田间地头,保证稻农家家用上抽水泵和灭蚊灯。稳定的电压为稻鸭共养提供了可靠保证,大米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据当地稻农介绍,这种绿色有机稻米售价是普通稻米价格的2倍,再加上卖鸭子的收入,稻农每亩纯收入可达1800元左右。水稻种植成了濮阳县和范县农民致富的最佳渠道,目前已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米生产基地。濮阳县朗中乡中司马村陈同国从2006年开始稻鸭共养,年收入近万元,现在他家不但盖了新房,电冰箱、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更是一应俱全。

新电力VS名人效应 滩区农民“创业热”

濮阳县西辛庄是全国有名的新农村,街道宽、楼房整齐、环境优美,在这里你看不到电线、电杆,这里的照明及生活用电电缆全部入地,每到晚上,一盏盏美丽的路灯就会在这个临河而建的仿古新村亮起,在初春的雾气中,宛如仙境。

“经济发展离不开电,没有电力支持,说得再好我们也发展不了。”村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告诉笔者。几年来,西辛庄村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气资源和玻璃产业优势,以园区模式发展电光源产业,这个村子目前已经成为电光源工业园区,拥有纺织、电子、电光源等20余家企业,农民人均年收入1.4万元,园区年产值6亿元。企业发展,电力先行,濮阳县电业局在为该村建设35千伏富民变电站后,又新建一座110千伏庆祖变电站。该局主动上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解决用电难题。新电力加上李连成的名人效应,吸引外来企业入股建设小型电光源配套加工企业20多家,其中台资企业4家。

在濮阳市光明密度板制品有限公司,来自山东、河北、江苏等地的车辆停在门口等待装车。该公司生产部经理王四杰告诉笔者:“我们企业今年生产动力充足,订单不断,我们新扩工业用地50亩,增加了生产车间,生产能力比去年提高一倍。现在,厂长正在与美国客商洽谈手机锂电池项目,争取早日签约。有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作保障,我们创业劲头足着呢。”

据了解,高标准农网建设让创业的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到目前为止,濮阳市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已有1万余人,累计投资10亿多元。

新电力VS优质服务 鼓了农民钱袋子

在清丰县大流乡刘圈村,养猪专业户刘竞坤望着圈里新增的300头猪崽喜上眉梢。前年,他养了200头猪,每天磨饲料,每月用电量在600千瓦时以上,可是,在村里用电高峰时,他家的磨料机就无法启动了,他不得不深夜或者凌晨爬起来磨饲料。2009年年底,清丰县农网完善工程竣工后,电力充足,刘竞坤再也不用起早摸黑了。

在濮阳,像刘竞坤这样靠电力脱贫致富的农民逐日增多。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濮阳农电系统新增专用变429台,容量75650千伏安,解决了403户农民脱贫致富的用电问题。

3月10日,笔者又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台前县。在该县有名的橡胶加工专业村——打渔陈乡师庄村,所到之处均热火朝天,村民师朝刚兴奋地说:“俺村橡胶生意做得好,供电局功不可没!”

师庄村现有大小橡胶厂30多家,进厂务工的,外出跑业务的,被橡胶“黏”上的有五六百人之多。师朝刚是师庄村做橡胶生意的佼佼者,2003年,他创办了恒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厂里还吸纳了2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为了让师庄村不差电,台前县供电局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该村厂房、田间进行线路勘测,分析负荷增长情况,利用农网完善资金改造该村线路,对变压器增容,给小厂义务安装变压器、改造线路等,解决了村民加工橡胶的用电之忧。据统计,仅2009年,台前县供电局就投资15.1万元用于师庄村改造线路,新增、增容变压器2台,改造线路1000余米。

新电力VS“家电下乡” 城乡用电无差别

“俺村电气化改造以后,电压稳了,用电也正常了,村里人都争着买家电。”濮阳县城关镇杜庄村村民宋洪刚告诉记者。

在农网完善工程中,濮阳农电系统共为10多万户居民客户改造了户表,进一步扩大了农村电网改造面,提高了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达到99.59%,电压合格率达96.85%,为农民购买大容量家用电器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助推“家电下乡”活动,濮阳供电公司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供电服务,成立了50余个服务小分队,及时为农户办理装表接电业务,义务为农户检查电力线路、安装家用电器专用插座和保护设施。

据了解,为解决中西部地区农网改造面不足的问题,从2007年始,濮阳供电公司开始实施农网完善工程,农网完善工程改造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濮阳供电公司加强工程的全过程管控,在全面总结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工程管理,规范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又好又快实施。3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2.112亿元用于农网完善工程建设,共新建改造配电台区1909个,400伏及以上线路3458千米,低压接户线3200千米,整改用户10万余户;共建成19个电气化乡(镇)和408个电气化村。通过农网完善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风景如画的濮阳县西辛庄工业园区

猜你喜欢
濮阳县濮阳农网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濮阳县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濮阳县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濮阳县开展计生家庭精准扶贫摸底工作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