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参数法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0-06-08 13:05冀天会杨子光孟丽梅孙军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稳产丰产象限

张 珂,冀天会,杨子光,孟丽梅,孙军伟

(洛阳农业科学院,河南 洛阳 417000)

小麦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是品种的推广的重要依据。新品种育成后,不仅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测其丰产性,而且还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测其稳产性。而采用的鉴定分析方法又决定了鉴定的准确性。笔者采用稳定性参数法[1]对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区试的14个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将该方法与回归系数法进行了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13个:豫农416、豫教0502、洛麦 22、04 中 70、长河 20、豫同 213、浏虎108、百麦 1 号、漯 8101、合选 18、五二—9、冬优369、周麦 18(CK)。

1.1.2 承试单位 材料和数据来源于2007~2008年河南省水地小麦区试试验结果。承试单位有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阳)、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济源)、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漯河)、河南省农作物品展中心(品展中心)、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濮阳)、遂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遂平)、通许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许)、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虞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虞城)、郑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郑州)。各试点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1.2 方法

稳定性参数用ai表示,ai=si/s,式中si为第i个品种的标准差,s为所有品种的平均标准差,如以ai值为横轴,以产量xi为纵轴,原点坐标为(1,x)做象限图,x为所有品种所有试点的平均产量。凡落于象限Ⅰ的品种(xi>x,ai>1)则表示该品种高产但不稳产;落于第Ⅱ象限的品种(xi>x,ai<1)则表示该品种高产且稳产;落于象限Ⅲ的品种 (xi<x,ai<1)则表示该品种低产但稳产;落于象限Ⅳ的品种(xi<x,ai>1)则表示该品种低产且不稳产。一个好的品种应该产量高且ai值接近于1,对不同环境适应性好。ai过小,高于平均稳定性,表明对环境反应迟钝,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量差异小且稳定,但不能有效利用环境。ai值过大,低于平均稳定性,说明品种对环境反应敏感,在不同条件下产量差异大且稳定性差,能充分利用环境,在有利的环境下,表现高产,在不利的环境下减产亦较明显。

2 结果与分析

2.1 区试结果方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各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试点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在不同地点的产量差异较大,因而需更进一步分析品种的稳定性。

表1 区试结果方差分析

2.2 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周麦18、豫教0502、洛麦22的ai值小于1,产量x高于7 472.28 kg/hm2,落于第Ⅱ象限,表明其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地区广,能进行自身调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在不利的环境中也不至于大幅度减产;04中70、长河20、浏虎108、豫农416等4个品种的ai值大于1或较接近于1,产量高于平均产量,同时落于第Ⅰ象限中,表明其丰产性好,但不稳定,对环境反应较敏感,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减产明显。百麦1号、合选18、漯8101、五二—9、豫同213这5个品种的ai值小于1,产量低于平均产量,表明这5个品种的稳产性好,但丰产性较差。冬优369的ai值大于1,产量低于平均产量,表明这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表2 各点小麦区试试验结果及稳定性参数 (kg/hm2)

图1 稳定性参数分析

表3 小麦品种区试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知:部分品种较对照增产分别为豫农416、豫教0502、洛麦22、04中70,其余都较对照减产,表明这4个品种丰产性好。同时这4个品种适应度为100%,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广适性。

3 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8、豫教0502、洛麦22划于第Ⅱ象限,属高产稳产类型,04中70、长河20、浏虎108、豫农416等4个品种被划分至第Ⅰ象限,属高产但不稳产类型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与区试结果是相符的。

在生产上根据栽培环境条件选用不同类型的品种,不良环境选用稳产性好的品种;优良环境选用丰产性好的品种。以往分析作物品种的稳产性多采用回归系数法[2-3],但回归系数法比较繁琐。实践证明,稳定性参数ai与回归系数bi相近且相关性极显著,ai反应稳定性可靠的接近bi,但要比bi简单得多[4],它不仅鉴定了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而且较为形象地描述出品种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很好地解决了品种在不利环境条件和优良条件下的产量趋势,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俞世蓉.品种稳定性及其参数设计 [J].种子世界,1986,(7):18-19.

[2] 李世平,张哲夫.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0,15(13):10-15.

[3] 胡秉民.作物稳产性分析 [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4] 李玉发,李淑芳,何中国.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方法[J].吉林农业科学,2004,(4):19-22.

猜你喜欢
稳产丰产象限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