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木薯品种桂热引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0-06-08 13:05田益农覃剑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块根南洋木薯

黄 强,李 军,田益农,盘 欢,覃剑峰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

木薯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全国年种植面积约46.67万hm2[1]。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作为食物、饲料和工业原料。近年来,随着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木薯又成为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之一,木薯产业的地位得到日益提升[2]。但是,我国木薯品种单一,主要种植品种仍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从东南亚等地引进的南洋红(华南201)、细叶(华南205),品种老化、单产低[3]。随着木薯生产和加工的发展,迫切需要高产、高淀粉、适应性广的品种。为此,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泰国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引进大量木薯实生杂交种子和品种资源,历经多年的品比试验,从中选育出高产、高淀粉品种桂热引1号,为我国木薯良种化生产提供了新的品种资源。

1 选育过程

在广西的气候条件下木薯较难正常开花结实,无法开展杂交育种,只能从国外引进木薯杂交实生种子或优良品种进行试种选育,筛选出适合广西生产且优于本地主栽品种的优良木薯品种。

1994年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泰国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引进罗勇1号和罗勇90号杂交后代——KU50,并进行试种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或拉丁方排列,株行距100 cm×80 cm,或80 cm×80 cm。1995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单行系比,每行5~10株。1996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初级系比,每个小区种植30株。1998~2000年连续3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高级品比试验,每小区种植90株,设3个重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的良好性状。

2002年KU50开始在不同地区进行区试和小范围的生产试验,3年试验测定结果表明,KU50丰产、稳产性状突出,适应性强。2005年该品种通过广西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2008年木薯桂热引1号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在国内广西和国外开始进行推广种植。

2 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植株株高1.8~3.0 m,平均茎粗3.9 cm,茎杆青灰色,老熟茎杆基部为褐灰色。叶片7~9裂,叶色浓绿,叶柄浅黄色。结薯集中,薯块大小均匀,长圆锥形,薯皮薄,外皮褐色,内皮白色,薯肉白色。

2.2 产量表现

木薯品种桂热引1号历年品比试验产量统计见表1。1996年单行系比,桂热引1号收获5株,折合单产37.85 t/hm2,比对照南洋红增产23.08%。1997年初级系比,桂热引1号收获25株,折合单产41.50 t/hm2,比南洋红增产48.74%。1998~2000年高级品比试验平均产量41.00 t/hm2,比对照南洋红增产35.22%。2002~2004年区试13个试点平均产量40.27 t/hm2,比对照南洋红增产53.07%。历年品比桂热引1号平均产量40.27 t/hm2,比对照南洋红增产43.37%。

表1 桂热引1号历年品比试验产量统计

2.3 淀粉含量

试验各年度桂热引1号和南洋红(对照)的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品种桂热引1号的淀粉含量在30.8%~32.8%之间,平均淀粉含量为31.7%,比对照南洋红平均高6.6个百分点,属于高淀粉含量品种。

表2 历年种植桂热引1号和南洋红(对照)的淀粉含量比较 (%)

2.4 抗逆性

经多年观察记录,品种桂热引1号耐瘦瘠性强,植株分枝小,在瘦瘠地种植产量往往高于其它参试品种。但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壤上种植植株容易徒长,容易倒伏,品种抗风性不强[1],施肥增产效益不明显。因此,桂热引1号尤其适合瘦地种植。

3 栽培技术

3.1 品种应用适宜区域

桂热引1号可在广西所有木薯植区种植,此外广东、海南、云南以及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和贵州南部的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尤其适合在肥力不高的土地类型区域推广种植。

3.2 栽培要点

3.2.1 选地和整地 桂热引1号耐瘦瘠,适宜在瘦地和一般肥力土壤种植,若在太肥土壤种植,则植株容易徒长,造成倒伏。种植时要注意选地栽培,避免选择太肥的旱地和水田种植。整地要求深耕,耕层深 30~40 cm[4]。

3.2.2 种植和收获期 桂热引1号在桂南的适植时段为2月下旬至3月下旬,桂中为3月上旬至4月中旬,桂北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

3.2.3 种茎选择 宜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髓部充实并富含水分、芽点完整、不干枯、无病虫害的主茎作种苗。在一条种茎中,选择主茎的中、下段为好,种茎以长 10~15 cm,含 4~5 个芽点为宜[5]。

3.2.4 种植密度 木薯桂热引1号分枝大,生长势强,不宜密植,一般株行距为1 m×1 m或1.1 m×1.1 m,种植 600~700 株/667m2。

3.2.5 施肥和田间管理 一般基施有机肥100 kg/667m2,植后30 d,苗高15~25 cm时追肥效果最好。追肥施尿素 10~15 kg/667m2,氯化钾 10~20 kg/667m2,过磷酸钙 10~30 kg/667m2;或者追施 15:15:15的复合肥20~30 kg/667m2。苗期要及时除草,防止草荒。

3.2.6 防倒伏 桂热引1号分枝大,生长势强,植株易倒伏,不抗风。种植时要注意适当深植,防止倒伏而造成减产。

4 小结与讨论

产量和淀粉含量是衡量木薯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木薯栽培技术对木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韦威旭等研究表明,地膜覆盖后,木薯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小区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9%、14.61%、14.28%、76.14%和76.09%;地膜覆盖后木薯的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2.0%,但相同面积木薯的淀粉产量较对照增加65.35%[6];IBA和CC可使木薯块根产量提高14.6%~33.8%、块根淀粉含量提高1.7%~7.1%[7];在合理利用天然降雨、不渍水不淹水而保持良好的土壤耕作生态条件下,木薯种植容易获得高产[8]。该研究表明,桂热引1号历年品比平均产量40.27 t/hm2,比对照南洋红增产43.37%;桂热引1号的淀粉含量在30.8~32.8%之间,平均为31.7%,比对照南洋红平均高6.6个百分点,属于高淀粉含量品种;经多年观察记录,品种桂热引1号耐瘦瘠性强,适合瘦瘠地种植;关于地膜覆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使用、土壤耕作生态条件的选择等农艺措施对桂热引1号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该品种先后在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获得大面积推广,是亚洲目前推广最成功、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在国内多点试种,丰产性能稳定,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桂热引1号分枝大,生长势强,植株易倒伏,不抗风,种植时要注意适当深植,防止倒伏而造成减产。

[1] 李 军,田益农,盘 欢,等.泰国木薯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区试报告[J].广西热带农业,2005,5:1-4.

[2] 班美玲,周生茂,韦本辉,等.广西能源木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问题和对策 [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 824-10 827.

[3] 黄 强,李 军.广西木薯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和品种选育[J].广西热带农业,2007,1:35-37.

[4] 黄 洁.木薯丰产栽培技术[M].海口,三环出版社.2007,47.

[5] 李 军,田益农.木薯新品种GR911的选育[J].广西热作科技,1999,4:1-3.

[6] 韦威旭,韦民政,覃维治,等.地膜覆盖对木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8939-8940,8943.

[7] 周凤珏,许鸿源,苏爱娟,等.吲哚丁酸和氯化胆碱对木薯形态、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5,(3):22-25.

[8] 韦本辉,何虎翼,俞 健,等.旱地土壤耕作生态对木薯生长及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68-671,690.

[9] 张永发,杜前进,张冬明,等.木薯营养规律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5)

猜你喜欢
块根南洋木薯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柬埔寨拜灵木薯喜获大丰收,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挖木薯
木薯块根拔起的最大应力数值模拟及试验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
药用植物珠子参新鲜块根DNA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