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商业建筑入口设计原则

2010-06-13 00:56黄海波
山西建筑 2010年10期
关键词:入口商业设置

黄海波

入口是地下商业建筑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它影响到人们对地下建筑以及购物的整体印象。简单的地下建筑入口,往往淹没于城市的繁华之中,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地下商业建筑应将入口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在入口的形体和装饰上,进行强化处理,通过入口的成功设计,吸引更多的人流,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商机,也留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印象。这就涉及到了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的标志性,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可识别的标志性商业类建筑出入口大多数形象鲜明显目,易于识别,有的出入口造型美观,令人赏心悦目;有的造型独特,别有一番意味。2)地下商业建筑入口是建筑整体形象处理的重点,一些入口或采用了夸张的造型或利用虚实、凹凸的变化与地面建筑整体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或采用质感、色彩的处理区别于其他视觉要素,都能给人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生动的标识感。3)建筑入口的标志性是人们视觉上的反应与认同,并依赖于某种符号而存在。在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的周围或入口的适当部位设置提示物和媒体,如牌匾、广告等符号,往往能激发人们的认识与联想。把这种媒体与地下商业建筑的入口巧妙地组合,会更有效地发挥其标志作用(见图1)。

1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入口的主要问题

1)环境条件差。

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环境条件总是介于地上和地下之间的,虽然它比地下空间的环境要好一些,但在物理环境条件(光线、声音、温度、材料)和心理环境条件(视线、行为、指示)两方面尚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a.缺少无障碍设计;b.缺乏阳光、绿化和地面景观;c.一些下沉广场仅满足通行,而对公共活动、娱乐休息、商业服务等内容考虑不足,面积小,内壁实墙面多、绿化雕塑缺乏,停留性差,深度大,但缺乏层次和过渡,缺少交往休息的氛围;d.主要出入口的宽度不够,由于地下商业建筑地处繁华,主要入口位于重要路段,受用地限制,主要的入口空间局促,造成出入口人流拥挤,空间的使用率不高,过渡空间的条件差,管理的力度不够。

2)缺乏地域性设计。

在出入口上方设置雨棚,可以使出入口更易识别和具有独特的意象,设置地面入口雨棚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种可识别的形象,而且即使在一定的距离以外也可以看见它,所以它可以引导人们接近入口;当然还可以在雨天或冬季形成遮蔽空间,且可以引进一些自然光线。为了提高入口的光线条件,地下商业建筑通常会采用玻璃雨棚的形式,这样确实提高了自然光线的引入,而且也起到了遮风避雨的围合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a.大多缺乏设计,照搬旧有的形式,形象单一,缺乏个性;b.处理手法简单,缺乏对人的心理考虑,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玻璃盒子”[1]。

3)玻璃的大量使用,传统的材料无法介入,致使入口的形式缺乏地域性。

2 入口设计原则

2.1 入口的设计应该满足城市规划要求

事物的存在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同样是需要相互融合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需要维持着一种互生、互变和共生的动态平衡关系,入口空间作为地下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结合点,正是这种融合共生的哲学观在建筑中的集中体现。入口的设计应该符合城市设计的要求,入口空间也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满足城市设计的要求才能使入口的设置更加合理和美观。

2.2 入口的设计应该适应周围环境

入口布局的位置是地下商业建筑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基地周围环境对建筑总体布局的综合影响结果,如城市干道的位置,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标志性,道路转角的处理方式,城市重要建筑和景观广场的位置,周边已有的建筑和历史文脉的制约条件,日照间距和制约条件。入口的设计需根据周边的建筑空间环境因地制宜,一种入口的模式并不适用于每一种建筑空间,选择合适的入口模式必须根据建筑空间环境而定。周边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对于入口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开阔的城市空间可以允许入口的设置要求比较松,而密度较高的城市空间对入口的设置具有严格的要求。

2.3 入口的设计应该满足地下商业空间的功能要求

2.3.1 入口数量

根据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2)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其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地下商业建筑的入口数量首先需要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后,还可以根据地下商业建筑布局,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多设置安全出口,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3.2 入口位置

在确定地下商业建筑地面入口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研究拟建地段的人群活动规律与特性,并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环境设计中的定向与觅路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日等国研究人员曾就此开展大量的专题调查,并从各自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论见解,觅路已成为“人—环境”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人们在环境中用以寻找重要地点的具体行为”揭示了人最典型的觅路方式为最短距离的选择[2]。这一成果对地下商业街的入口位置设计提供了依据。地下商业建筑的入口位置更应该顺从行人的活动规律,才能使更多的顾客顺其自然地进入,使商场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3.3 入口朝向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人在潜意识中基本上都存在“懒惰”的心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觅路方式中人们喜欢“抄近路”,有时甚至不愿多走一步,当主导人流面对一个封闭的面时,常常会采用避让的态度,以至于失去找寻入口的“耐心”,所以主要入口需要面对主导人流,这样的入口才会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根据前文对于入口环境的研究,地下商业街建筑的地面出口,既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必经之道,也是自然送风(补风)的进风口,因此必须避开火灾时排出到地面的烟气的影响,宜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且与地面排烟口保持20m~30m的距离[3]。

总之,入口的设计,应该满足城市的功能、交通、景观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空间的过渡空间,入口的设计必须满足地下商业建筑功能空间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流的通行要求。一种入口的模式并不适用于每一种建筑空间,选择合适的入口模式必须根据建筑空间环境而定。

[1]师晓静.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

[2]尹 伟.谈地下商业街入口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06(5):102-104.

[3]兰 彬.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烟设计参数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7(4):336-338.

猜你喜欢
入口商业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商业前沿
秘密入口
作品三
商业前沿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