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提问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0-06-22 02:10侯腊梅
护理研究 2010年23期
关键词:问法外科护理学护理学

侯腊梅

课前提问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侯腊梅

课前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在本堂课教学主课内容之前的一种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作用有两点,一是教师了解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在传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只是单纯讲解,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考试成绩不理想。笔者尝试将课前提问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我校2005级护理专业两个四年制班级的学生,年龄15岁~19岁,均为女生。学完基础课后,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组为我校2005级护理5班(60人),对照组为2005级护理 6班(62人)。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相同的教师讲授《外科护理学》。实验组:老师每次授课前花5 min~10 min提问,内容为上次课的重点或与本次课主题相关的内容,教师一次提出所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2 min~3 min,然后随机抽查学生回答,学生可以选择其中某个问题回答,如果回答错误或对问题不懂,下次课再回答新问题,下次课老师提出问题后,这些学生优先抢答。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不提问。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理论考试按学校要求出题,成绩以100分为满分。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教学效果调查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集中统一说明调查目的和内容,以匿名方式完成现场调查。发出调查表 122份,当场收回调查表122份,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理论考试成绩采用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教学效果评价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考试成绩(81.36±6.38)分,对照组(76.93±6.04)分,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P<0.05)。

2.2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 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人(%)

2.3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3.1 课前提问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中专护生年纪小,基础差,学习意识差,有的学生甚至厌学,认识不到学习知识及就业的迫切性,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不懂时学生自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告诉老师,我下次再回答,这等于给老师和同学承诺。为了得到下次同学们对自己的认可和评价,她们听课时高度专注和认真,课后认真复习巩固,下次回答对了相关问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慢慢在不知不觉中喜欢这门课程,提高了学习兴趣。

3.2 课前提问法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法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在上课时思想容易走神,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看小说和玩手机游戏的现象。利用课前提问,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师生之间“争论”的气氛浓厚,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中职教师授课任务重,很少能记住学生姓名。而利用课前提问法教学,教师每次提问都会用心地记住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名字,并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每一个非正式场合,能很准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受尊重受关注的、愉快的事情,学生为了这份尊重也会很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为培养学习《外科护理学》的兴趣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很快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气氛。

3.3 课前提问法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需要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语言能力。平时,学生表达的机会少,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开始利用课前提问法时,学生不敢抬头,被提问站起来后,抓耳挠腮、心慌、大汗、说话结结巴巴、不知所措。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举手抢答甚至站起来等着回答问题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96%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前提问法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3.4 应用课前提问法的注意事项 教师提问时忌态度生硬、面无表情,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不爱发言、胆小的学生更要注意。提问时教师要走下讲台,面带微笑,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期盼、鼓励的目光引导学生,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问内容要有难有易,最好是先问浅显的,鼓励学生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鼓励,答错了要耐心引导,诚恳帮助,尽可能通过学生积极探索,得出正确答案。

总之,课前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本文编辑 范秋霞)

Application of questioning before class in teaching of“Surgical Nursing”

Hou Lamei
(Zhanjiang Health Schoo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24037 China)

[目的]探讨课前提问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我校2005级护理5班为实验组,6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课前不提问,实验组采用课前提问法授课。[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课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课前提问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外科护理学;课前提问;效果

G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23.046

1009-6493(2010)8B 2152-02

侯腊梅(1968—),女,湖南省长沙人,教研室副主任,主管护师,本科,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工作单位:524037,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

2010-03-03;

2010-06-25)

猜你喜欢
问法外科护理学护理学
返璞归真 师法传统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换一种问法
从丰田“五问法”看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由数列想到语文的概括题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外科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