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无人区

2010-07-04 03:07王齐格
电影 2010年4期
关键词:羌塘罗布泊无人区

文/王齐格

藏北羌塘无人区

位置:青藏高原

面积:29.8万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79°42’-2°59’

北纬32°10’-6°32’

羌塘是西藏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无人区。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人迹罕至。“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空地”,所以也被统称为“藏北”。羌塘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由于海拔高,生态环境特殊,普通人难以到达,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人们眼中的“无人区”。想象中的“无人区”应该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季飘雪花,夏天穿棉袄”,空旷、幽僻、荒寂,是恐怖的神秘世界。然而事实与想象总是大相径庭,这里实际上美丽富饶充满生机,尤其是其腹地“双湖”一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野生动物园,草原宽广,只是青草生长期短,更多的还是大片戈壁。当汽车在没有公路的大地上自由奔驰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马和羚羊群,渐渐消失在远方。羌塘地形复杂,地貌奇特,虽然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显现的却是一种原始的山原风貌。羌塘完整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的生态面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使人惊叹大自然如此壮丽。走在高原,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里的景色,只能用心灵感知她的庄严,静穆和深邃,领略大自然赋予她的瞬息万变和亿万年的寂静。

然而每年6至8月份,这里却热闹非凡,数以万计的野生动物齐聚在此,为这片神秘的无人区带来了勃勃生机。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珍稀的野生动物群落和独特的动物区系。这里的珍贵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部分为该地区所特有。中外学者认为这里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几块未开发区域之一,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亚于南部非洲大陆。

1993年,藏北无人区成立了“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主要为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盘羊。

户外指南:

藏北羌塘无人区至今人烟稀少,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是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唯一乐土,也是越野爱好者们魂牵梦绕的探险天堂。雨季到来之前的五月,藏北羌塘无人区道路相对较好,适逢藏羚羊产羔时节,更是初春野生动物最活跃的时候,最适合观赏和拍摄,而初夏羌塘双湖特别行政区最独特的雪域景观同样是一年中最亮丽的风景。

在距离尼玛150公里的文部象雄王国旧址,参观原始苯教现存唯一完整的寺院文部寺,寺内的壁画精美神秘,寺外风马旗、牛头、玛尼堆等充满民族特色的风景,还有与文部村的藏民一起用餐,感受他们最淳朴的民风。

【Tips】

羌塘无人区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越野探险需要避免高原反应,带上预防药品。藏北路况复杂,多为冻土、湿地,最好聘请熟悉当地路况的藏族司机带路。此外,这里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有着珍稀地貌,沿途请自觉保护环境,不要惊扰野生动物。

罗布泊

位置:塔里木盆地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摆动于北纬39°-40°和40°-41°之间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因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曾把罗布泊误认为是黄河的上源。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要用法令限制用水。清代末叶,罗布泊成了区区一小湖。1972年底,彻底干涸。

罗布泊,三个字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神秘,而不是单单的地域名称,罗布泊的本意是汇入多水湖之意,为内陆最大的移动咸水湖。大自然曾造就了5400平方公里湖面的罗布泊,在最近的百年间,湖水已干涸见底。如今,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片荒芜景象:湖泊干涸、河水断流、古堡沧桑,生命仿佛在这里嘎然停止。罗布泊夏季气温高达70℃,除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除了探险家偶尔去,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无人区。这难道就是当年唐玄奘西去取经的大道吗?这难道就是马可•波罗从威尼斯至古老东方经过的地方吗?当年丝绸路上的驼铃、楼兰古城的歌舞一切都已消失,只留下那不解之谜,让探险者冒生命之险去挖掘、去破解……

罗布泊之谜: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费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可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罗布泊这个谜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迷惘、思索、争论、甚至献身。究竟到何时人类才能解开你神秘的面纱!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

位置:新疆阿尔金山巴什库尔干地区

面积:4.494万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92°20’-93°19’

北纬39°02’-39°47’

一个风平浪静、令人心醉的早晨和一个乌云翻滚、冰雪交加的下午,以及难以捱过的、狂风肆虐的漫漫长夜——这三个短语便能勾勒出8月的阿尔金自然保护区复杂严酷的气候。“亚洲干旱中心”、“不毛之地”、“死亡的土地”——当19世纪,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和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先后穿过其边缘地带,将这些词语留在了他们的游记当中。阿尔金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南部东昆仑山北部,西起若羌和且末两县分界线,东至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北到阿尔金山南部的祁曼塔格,南为新疆与西藏分界的东昆仑山脉。四周高山环绕,最高的慕士塔格峰,海拔6973米。阿尔金深藏在险峻陡峭的山峰下,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就象一块未曾雕琢的翡翠,保持着混饨初开的原始状态。由于这里山势险峻、气候多变,严寒缺氧,阻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在漫长的岁月里,笼罩着一片神奇的色彩。

1982年,高原类型的保护区阿尔金自然保护区建立,平均海拔高度4200米,是目前我国面积较大、海拔较高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在唯吾尔语中是“黄金”的意思,传说在这里可以“种金得金”。

丰富的生物资源更是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骄傲,高山气候、肥沃的土地,给高原植物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初步查明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及其毗邻山地和山麓,生长高等植物25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有50多种,尤其是西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特别繁盛,其中西藏野驴的总蕴藏量在20000只左右,最大的群体在500只以上,蔚为壮观。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位置: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

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89°25’-94°05’

北纬34°19’-36°16’

可可西里无人区素有“动物王国”之称,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拥有中国境内重要的高原生态系统类型,那里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及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世界罕见。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与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相连,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

1995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我国目前建立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这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没想到却成了珍惜动物的天堂。更或许就是因为人类难以染指,才让这些动物得以长久的延续生存下来吧。

【TIPS】穿越装备:

1.必备用品:睡袋、气垫床、手电筒、户外水杯、太阳帽、保暖服装及相关个人护理用品如防晒霜、润唇膏、防风沙及灰尘口罩等。

2.常备药品:红景天、感冒药、头疼散、黄连素、螺旋藻、速效救心丹。

3.自驾车旅行一定要带上必需的户外用品,帐篷睡袋最好考虑进去,另外一罐燃气(或油炉)、一个最简单可靠的炉头、一个压力锅或许也会帮到你。运输时气罐一定要固定好。另外切记行李不要过重。

注意事项:

1.在途中要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不喝生水和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尊重当地风土人情,绝对服从组织人员的指挥。

2.可可西里大气含氧量只占内地的七成左右,如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病、严重肥胖症等患者,切勿出行!

3.出发前应充分休息,做好准备。避免感冒、避免剧烈运动。若遇上高原反应,要多注意休息,服用红景天中药,行动不可过急,保持睡眠的充足,放松心情,一般一两天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严重者可选择吸氧疗法。

2009年2月,可可西里正式对游人开放,为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可可西里生态旅游每年游客数量将限制在1000人以内。

关于开放可可西里的忧思

作为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可可西里是无数“猎奇”者的梦想之地。尤其在陆川拍摄《可可西里》之后,不仅唤起了人们对藏羚羊的保护,也让可可西里引起世人关注。现在,可可西里终于开禁,但反对之声亦起。虽说可可西里每年限游客1000人,每批团队限15人以内,游客在五六天的行程中只能沿巡山路线观赏雄浑神秘的雪山草原,了解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并且开展各种环保活动。但游客的脚步仍会打破可可西里的宁静,弄脏那里的环境,影响那里的动物生存,最终毁了可可西里。

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惨痛的教训。敦煌鸣沙山奇就奇在“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成为一大自然奇观。以往,因游玩人数有限,白天从山上淌下来的沙子,夜间会被回旋风又刮上去。所以多少年来鸣沙山一直是壁如刀刃。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管理部门把专家“必须限制人数”的告诫抛至九霄云外,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沙漠奇观,使得大量的沙子滑落山下,使本来壁如刀削般的山体显得臃肿延长,鸣沙山几乎就要变成一座普通的大沙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别开放为好!

猜你喜欢
羌塘罗布泊无人区
羌塘:大美圣境
羌塘禁区
合一打造《七十七天》
罗布泊之咒
溯溪:溯源之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
《无人区》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