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亲历“无人区”

2010-07-04 03:07康妮
电影 2010年4期
关键词:陆川刘烨无人区

文/康妮

刘烨:无人区本身并不可怕,心态变化最让人害怕

外表看起来不是那么阳刚的刘烨却与与可可西里有着不解之缘。虽然早前因为种种原因,两次与那里擦肩而过,却因为《铁人》,让刘烨真正接触了一次无人区。谈到对无人区的感受,刘烨说:“无人区其实并不可怕。”

导演陆川早在筹拍《可可西里》曾准备让刘烨出演日泰队长,最终因为档期问题错过了。在小说《血色浪漫》中,钟跃民最后也到了可可西里,可是在电视剧中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呈现。两次与可可西里失之交臂,最后终于因为《铁人》得以亲临沙漠,感受了真正的无人区。如果说之前与《可可西里》的错过让刘烨后悔至今的话,那《铁人》的拍摄就成了他一生难忘的经历。刘烨说无人区本身并不可怕,是指那里的自然环境都是可以忍受的,然而人长期处于那种环境下,心态的变化让人害怕。他在沙漠里待了一个多月,患上了“沙漠综合症”。所谓沙漠综合症,它的表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表现为自己跟自己说话;有些人通过唱歌发泄;而他就是一个人对着沙漠发呆。在那见不到人,见不到树,除了黄沙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加上他扮演的角色本身内心一直处在矛盾纠结中,时间长了,整个人就开始忧郁起来。好在状况都是暂时的,靠着自我调节,让刘烨的症状缓解了很多,特别是离开沙漠的时候看到沿途的大树绿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比较起这些天所受的苦,这一切还是值得的!当听说在藏北无人区,还可以体验到与藏野驴、藏羚羊赛跑的时候,立刻表示,如果有机会去西藏,他觉得自驾穿越藏北无人区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人区,并不是探险家与“驴友”们的专属,在那些普通人无法轻易到达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就是因为工作需要而亲历无人区的演员导演们。在那里,他们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门外汉,但是为了拍摄需要,每一个人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扎下去,扎下去,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凶险。

《可可西里》

《铁人》

陆川:惊魂可可西里

陆川的《可可西里》让世人见证了藏羚羊的美丽与哀愁,也撼动了每一个观众。而当导演陆川率领摄制组初次踏上可可西里这片茫茫戈壁时,还是一位刚学会开车、完全没有车感的新手。当电影《可可西里》经过近两年艰难的拍摄,圆满封镜的时候,他已成为剧组公认的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一流的驾驶员。在可可西里的日子里,他感受最多的便是觉得生命在那里是如此的脆弱。

来青海之前就听人讲,在可可西里开车很危险,稍有疏忽就出大事,对这陆川早有心理准备。然而,一幕幕险情、惨剧这么频繁的在他身边降临,是他绝对始料不及的,最不能让他接受的,就是他的一位好友,专程来剧组探班的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前亚洲区宣传总监葛路明先生,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可可西里。那天夜里,剧组的制片、监制等一行三人接上刚下飞机的葛路明从西宁直奔格尔木。就在几十公里外的戈壁深处,有辆故障车停放在道路一侧的黑幕里,既没开双闪灯,也没在后边安放警示牌,只是在离故障车几米远的地上摆放了几块石头。当他们的车在快速行进中发现故障车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司机下意识地猛向左打轮,一半车身还是撞了上去。随着巨响,玻璃全部粉碎,车身严重变形,一根角铁直穿车内。那起事故造成一死三伤,葛路明当场死亡。在影片《可可西里》正式公映的时候,他在全片结尾加了一条字幕:“献给我们特别的朋友葛路明”。

在可可西里开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尽可能沿着前车留下的辙走。因为可可西里的生态非常脆弱,稀少的植物一旦被车轮碾轧,要一百年后才能恢复。而且,在那里,看似平静的戈壁往往危机四伏。虽说剧组租用的都是勘探石油的六轮驱动大越野车,也不敢大意。一次到青海湖选外景,陆川沿着湖岸寻找最佳角度。湖的四周是一层结得很硬的白色盐碱,为了更接近湖面,他一加油,将车开了过去,就听“咔嚓”一声,车下的盐碱壳被轧破,车子往前一栽,两个前轮齐刷刷陷进了下边的烂泥。他们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把车弄出来。陆川抬头看着天空渐渐泛红的晚霞,心里一阵紧张,在可可西里曾发生过志愿者因为晚上车子抛锚,被活活冻死在车里的事故。要是不赶紧把这车弄出来,他们几个恐怕就要葬身在这茫茫戈壁了。幸运的是,徒步几公里翻过一道山梁后,他们意外地找到一个放羊的老头,开着拖拉机帮着把车拉出了泥潭。

走出可可西里后,同样也曾青睐过奔驰、宝马、法拉利的陆川对车的选择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认为车不一定豪华,但一定要结实、环保。而对那些向他提问,徒步去可可西里哪里比较好玩的大学生们,陆川非常认真肯定地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徒步去,肯定会死人的。另外可可西里现在还不允许任何人徒步进入禁区。”

猜你喜欢
陆川刘烨无人区
『制服』CP
刘烨:安娜拯救了我
溯溪:溯源之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无人区》
下一部会更好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