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除湿和胃降逆法治疗胃脘痛 164例

2010-07-05 11:05兰仓锋赵小彬指导李德杰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铜川727000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乌药痞满香附

兰仓锋 赵小彬 指导 李德杰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铜川 727000)

10余年来笔者采用健脾除湿和胃降逆法治疗胃脘痛 164例 ,类似于西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合并出血等。临床收效满意,疗效确切。现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64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男性 76例,女性 88例;年龄 15岁~70岁,平均年龄 40岁;病程 2个月~10年,平均病程 5.6年±0.8年。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道系统专业委员会 2003年重庆制定的标准选择临床上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痞满、饱胀、纳食不佳、呃逆、胀痛,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并兼有嘈杂、吞酸、大便淌而不畅、或有大便黑而秘结,全部病例电子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64例,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 30例,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合并出血 24例。中医辨证(以 2003年重庆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标准)肝胃不和 75例,脾胃虚寒 54例,寒热错杂 35例。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健脾和胃汤:苏叶、苏叶梗、佩兰、陈皮、半夏、厚朴各 10g,香附 12g,乌药 20g,郁金、枳壳各 15g。加减湿重加薏米、白术、砂仁;热象明显加重黄芩、蒲公英、百合;胀甚加大乌药、枳壳、柴胡用量;泛酸加乌贼骨、瓦楞子;大便不畅加炙大黄;出血加白及、三七;痛甚加延胡索、佛手,寒象明显加高良姜;心情抑郁加川楝子。 1d1剂,水煎 2次,取汁400mL,早晚温服,2周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一切药物,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烟酒,并节制饮食,防止受寒及劳累,情绪波动。其中肥厚性萎缩性胃炎,延长治疗期限 3个月,最长 5个月。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 1年未复发,胃镜提示胃粘膜改变基本恢复正常者;好转: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减轻,胃镜提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均明显减轻,炎症范围缩小,腺体萎缩减轻者;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变,胃镜提示胃粘膜无明显改善者。

治疗结果 见附表。

附表 病种与疗效对比表

164例患者中,痊愈 138例,好转 18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 95.1%。疗程最短 1周,最长 5个月。平均45d。

典型病例 吴某,男,司机,以“反复性上腹部胀痛不适 5年,加重 7天”就诊。兼有痞满、呃逆、反酸、纳差乏力、消瘦、便黑不畅,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检查胃镜提示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属脾虚湿滞,中气阻滞型。给予健脾除湿、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为法辅以疏肝清热。方药为:苏叶、佩兰、陈皮、半夏、厚朴各 10g,黄芩、香附各 12g,乌药 20g,郁金、枳壳、神曲各 15g,蒲公英、百合、乌贼骨各 30g,炙大黄6g,5剂,水煎服,1d1剂。服药 10剂后,症状消失。现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未再出现胃脘部不适。

体 会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喜燥恶湿,宜升,胃喜润以通降为顺。脾虚湿困,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日久有寒化、热化之趋势。故可出现纳差、脘腹胀闷、痞满、呃逆、吞酸、嘈杂等。脾升胃降之功能失调,湿之热化,伤及胃体,故见吞酸、腹部灼热不适日久可出现伤及胃络而见吐血黑便。胃为水谷在之腑,以降为顺,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降为胃之生理特点。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不降则不通,气机壅滞而成病,脾胃升降失调,中虚积滞,湿滞热化,症见胃脘痞满、舌质红、苔厚黄腻。应予以健脾和胃,降逆除湿,舒畅气机缓解胃痛,降其呃逆,达到“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效。故采用寒温相适之药物,取其辛香和胃,故配苏梗、香附、乌药。香附疏肝理气,消积化滞[1],半夏和胃降逆,减少胃液滞留;兼有热盛伤阴可用百合,甚加黄芩、蒲公英;纳差明显加鸡内金、神曲、山楂;大便不畅或干结加枳实、炙大黄,以通腑化瘀,推陈致新,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而泄其结;泛酸加乌贼骨、瓦楞子,以制其酸;对有出血者加大黄炭、三七粉、白及研制成粉冲服或装胶囊服用。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蒲公英[2]有明显抑菌消炎作用,对 HP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黄芩[3]在 38种具有抑杀 HP的中药中作用最强,对 HP呈高敏感性。白及[4]作用是具有保护胃黏膜溃疡面,可使胃黏膜不受胃液侵蚀,消肿生肌,收敛止血,其效果迅速可靠。瓦楞子、乌贼骨有制酸作用。柴胡[5]既助升举脾气,又调达肝气,防木来乘土。升降调则脾胃和,饮食行则化机开。故所用药物不仅从中医角度配用合理,从现代药理学角度也有利于胃部疾患的恢复。

[1] 钟 毅 ,周 红,钟 灵.胃肠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2):1118-1119.

[2] 邵丽黎.血竭四逆散治疗消化道溃疡 50例 [J].陕西中医,2003,24(1):18.

[3] 王绪森,激稳玲,吕宇舜,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中药的初步筛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34-536.

[4] 郭建民.浅谈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体会 [J].陕西中医,2004,25(8):768-769.

[5] 施政康.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脘痛 183例 [J].陕西中医,1999,20(4):163.

猜你喜欢
乌药痞满香附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缩泉丸中益智、乌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行气止痛的乌药
治胃寒痛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研究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