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8年丹东市振兴区出生缺陷原因分析

2010-07-27 17:02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孕母生儿顺位

关 颖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与保健中心妇科,辽宁丹东 118000)

通过对2004~2008年本辖区发生的出生缺陷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及现状,从而制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8年本辖区各地段和助产机构上报180例常住本辖区出生缺陷儿报告卡、病历、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保健年报表、出生缺陷情况年报表。

1.2 方法

根据《中国出生缺陷工作手册》制订的23类主要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出生缺陷发生的基本情况

本辖区5年来围生儿9076例,上报出生缺陷180例,其中围生期出生缺陷156例,<28周出生缺陷2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1.88/万,其中单发畸形164例,多发畸形16例。2004~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见表1。

2.2 出生缺陷的种类及顺位

见表 2、3。

由表2、3可见,5年来排在出生缺陷首位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而神经管畸形下降为第6位。

2.3 出生缺陷与围生儿死亡

围生期156例出生缺陷儿中,致死缺陷36例,其中死胎19例,产后7天内死亡13例,产后28天后死亡4例,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率为205.13‰;非出生缺陷围生儿8920例,围生儿死亡47例,非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率为5.27‰。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86,P<0.05)。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占围生儿死亡的40.51%,致死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是先天性心脏病8例,总唇腭裂7例,神经管畸形5例,脑积水5例,腹裂3例。

表1 2004~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表2 2004~2008年出生缺陷顺位

表3 各年份出生缺陷顺位

2.4 出生缺陷与诊断时间关系

180例出生缺陷中在产前确诊51例,占28.33%,在孕28周前确诊27例,占15%,产后确诊129例,占71.67%。产前确诊前5位顺位是总唇腭裂、脑积水、神经管畸形、腹裂、先天性心脏病;产后确诊前5位顺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梅毒、多指并指畸形、总唇腭裂。

2.5 出生缺陷发生与相关因素关系

2.5.1 出生缺陷与地区关系 5年来城镇围生儿8240例,出生缺陷13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2.62/万;农村围生儿836例,出生缺陷2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63.16/万。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7,P<0.05)。

2.5.2 出生缺陷与性别关系 5年来男性围生儿4755例,出生缺陷8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2.45/万;女性围生儿4321例,出生缺陷7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1.26/万。不同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01,P<0.05)。

2.5.3 出生缺陷与产妇年龄关系 孕母年龄<35岁所生围生儿数890例,出生缺陷14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4.56/万;孕母年龄≥35岁所生围生儿数386例,出生缺陷1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36.79/万。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

3 讨论

3.1 出生缺陷现状及分析

3.1.1 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出生缺陷是构成围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4年的109.09/万上升至2008年的195.10/万。出生缺陷的上升一方面说明辖区内各保健部门和助产机构更注重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使得更多的出生缺陷能够更好地被发现,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婚检被取消后出生缺陷发生的真实情况。

3.1.2 出生缺陷的顺位变化 5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居于出生缺陷首位,占出生缺陷22.22%,其后是总唇腭裂、外耳畸形,而神经管畸形位于第6位。先天性心脏病是构成围生儿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与遗传因素、妊娠期感染、环境污染、理化因素接触增加都有关。

3.1.3 出生缺陷发生与相关因素 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这可能与农村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较差,不能有效地服用叶酸,对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和不好的生活方式不能很好地回避有关;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这可能与年龄大卵子老化、染色体畸变机会增加有关。

3.1.4 出生缺陷的产前确诊情况 出生缺陷的产前确诊率,尤其是严重畸形的产前确诊率并不高,如先天性心脏病。这可能与各保健部门和助产机构B超医师的诊断水平和产前诊断没有很好开展有关。

3.2 干预措施

3.2.1 加大保健力度,增强保健意识 大力提倡自愿婚检,做好婚前宣教,积极投放叶酸,对影响婚育的疾病提出合理指导意见,并给予积极治疗,对形成出生缺陷的好发因素做好宣传;加大孕前、孕期保健力度,增强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3.2.2 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三级干预体系,建立以一级干预(婚前检查与孕前保健)为主体,二级干预(孕期检查和保健)为重点,三级干预(新生儿疾病筛查与治疗)为补充的三级干预体系。

3.2.3 提高产前确诊水平和产前诊断水平 目前有些严重畸形的产前确诊率并不高,这需要加强B超及相关科室医师的培训工作,规范产前诊断技术,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早发现缺陷儿,适时终止妊娠。

3.2.4 宣传优生优育 生育年龄最好在32岁以下,同时应加强高龄孕妇的管理工作,做好产前诊断,提高高龄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1]郑玉仁,姚梅坤,沈志鸿.2003~2006年莆田市出生缺陷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16):2240-2242.

[2]安小东.婴幼儿心力衰竭时相关心肌酶谱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58-59.

[3]郑莉娟,刘传勇,戴磊.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14):1979-1980.

[4]李淑颖.宜昌市2004年169例新生儿出生缺陷原因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6):26.

[5]顾恒伟,李新琳,熊若嵋.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学刊,2007,8(9):34-35.

[6]刘小毓,曾维钦,刘建平.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8,2(8B):91-92.

[7]蒲滨.钦州市48738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6):76-77.

[8]黄永青,刘桂荣,张坚锐.小儿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44.

[9]江寒冰.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24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89.

猜你喜欢
孕母生儿顺位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孕母和新生儿糖代谢的影响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海事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位问题分析
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婴儿智能发育影响的多因素探析
浅析抵押权顺位相关问题
2006-2010年上虞市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2010年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