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综合能力提供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0-08-09 08:07华竹轩刘智琼
电信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电信功能服务

华竹轩,刘智琼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广州510630)

1 引言

2008年5月24日,电信行业重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具备了全业务运营的资质,自此,中国电信行业宣告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从2008年9月28日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率先启动C网IT割接工作,到2008年12月19日中国电信吉林分公司C网IT系统的割接工作完成,中国电信率先完成了移固业务的系统级整合,从而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全业务运营时代。

2 全业务运营时代面临的挑战

在全业务运营时代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运营的全网化。长期以来,传统的电信业务均是以本地网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各类业务需求产生于各省的本地网,即便在IT系统进行了省集中,但实际的需求产生方也均源于本地网,再由集中的系统来实现需求。在融合了移动业务后,随着移动业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业务采用集团统一管控的运营模式,全网业务比重越来越大,而各省承接业务需求的CRM系统对于全网需求的响应与实现能力展现参差不齐,全网业务的推广受到了掣肘。

与此同时,逐渐淡化地域限制的移动业务对于异地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高端客户对于提供异地服务的意愿也随之增强。但对于开展异地业务,传统的支撑系统架构成本高、联调周期长、实施效果差、客户感知不好。

此外,移动产品的研发与上线,增值业务快速、有效地接入与推出,既有产品的整合与丰富,都是全业务运营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企业必须尽快、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抢得先机。

3 NOGSS TNA提出更加广泛的集成构想

NGOSS一直致力于针对电信运营商的最佳运营实践进行研究,对于电信在全业务运营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在NGOSS的TNA(technology neutral architecture,技术中立架构)中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系统集成架构,强调技术无关性,以灵活的架构来应对多变的市场,并对比SOA架构提出了一个面向更广的DIOA(distributed interface-oriented architecture,分布式面向接口架构)的战略构想,进而对DIOA与SOA的聚合使用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如图1所示),从而在保护IT投资、降低支撑成本的情况下,更加全方位地利用既有资源,更加快捷地推出新型业务。

针对电信企业全业务运营时代所面临的挑战,结合NGOSS中的国际先进理论与经验,中国电信需要拥有一个具备松散架构,支持多样接入,能够综合提供企业能力的平台,以解决全业务运营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并推动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建设已具备了驱动条件。

4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

中国电信要将能力向外提供必然要经过业务能力封装和标准化过程。在企业具备技术实力的情况下,可由企业制订相应的标准,但需要各个供应商按照标准进行系统改造;若企业IT的发展尚处于上升期,也可采用国际通用的SOA架构,企业能力由服务的形式提供。基于目前中国电信IT系统的现状,采用通用的服务来提供能力的方式是企业的上佳之选。基于SOA架构以及核心系统的服务化改造工作,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建设应具备以下功能,如图2所示。

4.1 服务提供模块

服务提供模块提供平台和应用系统的连接功能。综合能力提供平台作为连接各种应用的核心平台,通过它的服务提供层来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通信,并访问这些系统的资源。模块内包含支持协议转换的协议适配功能,提供对服务的权限具有控制能力的认证鉴权功能和传输加密功能以及防止对目标服务造成过大压力,并可以控制目标服务请求数量的流量控制功能。

4.2 服务逻辑模块

服务逻辑模块是综合能力提供平台逻辑处理的具体实现模块,具体功能包括:支持多种寻址方式,基于一定规则的消息路由功能,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获取多个消息并将其合并为单个信息的消息组合功能,消息分发功能,屏蔽系统间数据的差异性,提供不同数据模型间转换能力的数据转换功能,服务重组与编排功能,支持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之间的交互所必需的服务虚拟化和面向服务的连接中介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目录查找所需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发现功能,将请求消息在平台上进行消息的丰富,构造新的符合服务提供者要求的消息,对丰富后的消息调用相应服务的服务丰富功能。

4.3 服务配置模块

服务配置模块是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对于服务的管理模块,具体功能包括:系统运行参数、业务功能参数的服务配置功能,方便服务查找、发布、注册和管理的服务注册功能,服务的权限管理功能,对数据转换、路由规则的配置功能,针对不同服务请求者提供不同质量服务响应能力的服务质量管理配置功能,服务编排的配置功能。

4.4 监控管理模块

监控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服务监控、容器监控、日志审计的功能。平台可以支持以一定间隔向监控系统提供告警与监控指标数据。服务告警信息、监控指标可以支持JMS、SNMP或者E-mail等手段。服务监控信息可以提供给统一监控平台。

4.5 文件交换模块

文件交换模块主要包括文件目录的管理功能及批量文件的交换功能,对于批量文件的交换要具备高性能、可监控的功能,该模块可考虑独立部署,减少运行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

5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应用研究

针对全业务运营时代面临的诸多挑战,通过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不同应用支撑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全业务运营的IT支撑难题,促进业务的灵活发展,加快电信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步伐。

5.1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对全网业务的应用支撑

通过综合能力提供平台连接各省的业务支撑系统,省平台通过集团CRM枢纽进行互联,省业务支撑系统通过平台以标准化的能力向集团层面提供,系统的逻辑部署如图3所示。

对于集团新的全网业务的需求,要具有统一的需求执行与能力提供。省综合能力提供平台与集团CRM枢纽采用标准的协议(CEP)交互,具备稳定的接口。由集团层面发起的全网业务需求的执行通过省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个性化解析后,传递给对应的省业务支撑系统,屏蔽了各省业务支撑系统之间能力的差异,加快了全网业务的上线与联调速度,有效地支撑了全网业务的开展。

5.2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对跨省业务的应用支撑

利用综合能力提供平台标准化能力的提供以及与集团枢纽建立的稳定连接,可构建出一个省与省之间的虚拟连接通道,随着跨省异地业务(如异地补换卡、异地投诉、异地积分兑换、异地业务受理)的逐步开展,该模式的应用逐步广泛。利用虚拟通道实现异地补换卡如图4所示。

漫游省与归属省CRM利用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建立的虚拟通道,进行客户资料与补换卡业务订单的传递;漫游省RPS(远程写卡系统)与归属省RPS同样通过该虚拟通道传递写卡的数据与写卡结果等信息。该支撑模式可以屏蔽各省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性,降低异地业务的联调和开发成本,迅速实现各类业务。

5.3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对基地业务的应用支撑

为加大产品的多样性,中国电信除了在集团层面的多个业务平台之外,选择有实力的省份建立了“产品基地”,由基地产品的归属省负责产品的维护、运营等工作。利用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可以迅速地支撑基地业务的开展与推广,确保各基地业务的系统发展。基地业务支撑架构如图5所示。

省基地业务平台与集团的业务平台通过综合能力提供平台进行协同运营。针对客户实现一点受理、一点计费及全网服务的统一客户感知,同时,基地业务与集团业务也可通过省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向各省提供各类相应的业务能力,供其他省灵活使用。该支撑模式是全网支撑模式与通道式支撑模式的结合使用,使得业务的开展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4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采用“云模式”对业务融合的应用支撑

为加快中国电信从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企业可将传统、自有、成熟的业务能力向外提供,综合能力提供平台是实现这一构想的核心系统。同时,综合能力提供平台也可以将成熟、应用范围广、具有发展潜力的外部应用、服务、能力接入到电信的运营网络中,结合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编排与组装,实现业务的融合交付,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图6所示。

实现业务融合的业务交付平台(servicedelivery platform,SDP)构想是在2004年由法国Morian Group公司提出的,是一种独立于底层网络技术的业务环境或业务网架构的战略性解决方案,提供业务开发、部署、配置、执行,个性化业务,计费及业务管理等功能,其本质是固定和移动业务提供者所采纳的、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下一代语音和数据增值业务的IT解决方案。

采用SDP的设计思想,运用业务能力封装技术,将成熟、易用的企业各种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如语音、宽带、短信、管线等),IT能力(CRM、计费、统一认证、ERP、资源管理等)以及电信自有的业务能力(移动OA、企业总机、移动支付等)进行能力封装,由综合能力提供平台提供。

这些标准化能力可供内部不同的业务平台和系统调用,也可以将成熟的能力进行封装,向外部客户提供。此外,还可以将外部合作伙伴、CP/SP的能力与企业自身的能力进行灵活组合,迅速推出多样性的业务给客户使用。同时,客户在基于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电信的门户渠道自己订制综合能力提供平台提供出来的能力,并进行个性化编排。

通过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实现SDP模式的能力复用,具有以下优点:

·业务快速上线,从需求发现、提出到正式推出业务的周期短;

·能力复用、能力资源灵活组合;

·数据、信息整合,用户、行业信息等资源统一管理、灵活调用组合。

上述的SDP应用支撑模式其实质就是云计算最高层次(SaaS)的应用,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技术、IT系统、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SaaS的广泛应用也会将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中国电信的业务、产品将步入海量增长期,达到空前的丰富与繁荣。

6 结束语

通过各省的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和集团的CRM枢纽,可初步构建一个大的企业级的CON(CRM operation net,CRM运营网),快速、有效地解决电信企业全业务运营时代所面临的各项挑战。随着技术与业务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功能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能力接入逐步向全面的SaaS应用模式演进,从而构建出一个基于企业的FCPN(full-capability provider net,全能力供给网),实现企业IT能力的战略性升级。

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应用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平台自身,除了支撑系统的服务化改造是影响平台应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外,更多的在于是否有多样的能力接入与提供。在建设初期,企业的各种能力缺乏有效的能力包装,接入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能力屈指可数,平台的立足点还是面向全网业务、异地业务以及基地业务的支撑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成熟的能力可以被有效封装,充分复用时,更多的能力接入会给企业带来几何级增长的业务创新。因此,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将是企业的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平台。

通过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的实施与发展,可促进企业IT系统由传统“垂直式”建设模式向“水平式”架构演进,支持业务快速上线,实现业务功能融合和资源灵活调配,同时,可实现管理核心业务成本的降低。这也是中国电信实现价值链的重定位,在新的竞争格局和生态链中极大发挥自身优势的有力策略。

1 NGOSSTNA Suite-TMF053-Release_6-3

2 NGOSSTNA TMF053b_v5-1

3李康华.通过有效的服务交付平台SDP实现 “融合”.上海信息化,2010(3)

4李晋.中国移动基于SDP架构的建设策略.电信技术,2010(2)

5中国电信CTG-MBOSSCRM2.0:CSB分册,2010

6胡虹.业务能力封装支撑方式初探.电信科学,2010,26(1)

7冯苗,邱艳娟,鲁春丛.多视角分析模型在网络运营分析中的应用.电信科学,2008,24(1)

8赵崇明.中国移动本地管道网规划.电信科学,2008,24(1)

9苏更殊,陈世昊.新一代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的技术分析、评价和决策方法研究.电信科学,2008,24(3)

10李洪,朱挺,杜民.电信企业转型中电子运维建设模式的探讨.电信科学,2008,24(11)

11段勇,朱源.业务服务管理在中国电信IT运营支撑中的应用研究.电信科学,2009,25(9)

12卢捍华,王亚石,闵丽娟等.基于NGOSS的OSS/BSS框架.电信科学,2009,25(10)

13李蓉蓉,李丽,周荣生.面向全业务运营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优化探讨.电信科学,2009,25(11)

14李洪,杨雁武.中国电信集团电子运维系统整合研究.电信科学,2009,25(11)

15周荣生,许杰翰,赵淑荣.全业务运营下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对IT支撑系统的需求探讨.电信科学,2009,25(12)

猜你喜欢
中国电信功能服务
也谈诗的“功能”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中国电信载波聚合终端技术发展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