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表演中的情感理解

2010-08-15 00:42高子晴
戏剧之家 2010年11期
关键词:歌唱者演唱者作曲家

□高子晴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情感理解

□高子晴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最基本的内涵。声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唯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是表达情感最完美的方式之一。在声乐表演中,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一个核心工作。要做到正确理解作品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把握主题思想、注重内涵理解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除了必须具备的对作品的情感理解、风格把握、审美感受和使之转化为美妙歌喉的演唱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强烈的创作意识和创作激情。这种创作的意识与激情,能使演唱者获得美的音乐表现的基础,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情感积累,唤起真实的情感记忆,以演唱的热情去拨动听众的心弦。在声乐表演中只有达到渲泄激情与控制激情的辩证统一,才能使演唱者出现在舞台上时,创作的激情呼之即出,挥之即去,变化有序,收放自如,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拿到一首歌曲,首先应将歌词反复朗读几遍。以便了解作曲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等。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在演唱时表达则越准确、越完美。通过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在演唱中才能通过歌词与优美的旋律所展示的生动形象来深化主题,从而强化感情的抒发与表现,但决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歌词的表面,一定要深入挖掘它的潜在内涵,要对歌词内在潜语进行分析、感受和表现,因此歌唱者还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在表达的时候就会很真实和生动。因此,作为歌唱演员,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便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建立良好的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

高层次的声乐表演,准确到位的情感理解,需要有扎实深厚的文化修养,需要高度的音乐审美和高超的声乐表演技能。声乐也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各民族的语言本身存在差异,对声音美的认识、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民族文化的特征、各历史时期作品的风格、作曲家的思想个性等,都以文字的形式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清晰地显现出来。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语言部分的差异,而使声乐艺术风格表现更加复杂。歌唱演员文化修养的深浅、审美意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以及风格的把握,而风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只有不断地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学习了解历史,各时代思想政治文化特征,各时期作曲家的思想生活和艺术创作特征,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成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才能精确把握作品内涵,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作品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全部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要掌握歌曲所表达的风格韵味和情感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演唱的效果才会完美。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的情感基调,或深情赞颂、或庄严雄伟、或明朗欢快、或哀婉伤感……演唱者要在深入挖掘词义的同时,准确把握情感表现基调,才能更加有助于歌曲的内容表达和主题发挥。所以,歌唱者应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地分析和了解,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境界,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作曲家没有料想到的东西。

四、要培养极具个性的表演特点

表演者不仅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解释,并且还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重新去诠释作品。当然,这种个人风格的体现,决不能失去原作的风格色彩,掌握歌曲的地域、民族风格特点是十分必要的,谁也不应把延边地区的歌曲唱成西藏民歌,把群众歌曲唱成京戏;也不能把俄罗斯的浪漫曲唱得像德国的艺术歌曲。个人风格的体现是在忠实于原作艺术色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是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结合。技与艺,是相辅相成的。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到情感的表达,反之,脱离了情感的表达,歌唱的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价值。

总之,声乐表演是各种因素融合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它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情感表现,取决于情感深刻细致的表达。好的歌唱者要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歌唱技巧,还有对声乐事业的热爱,才能通过表演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完整地表现歌曲,以此来感染听众,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修林海,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王一亮

猜你喜欢
歌唱者演唱者作曲家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小小作曲家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