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演唱中声音力度与音色的变化

2010-08-15 00:42郭云楠
戏剧之家 2010年11期
关键词:混声强音音色

□郭云楠

谈演唱中声音力度与音色的变化

□郭云楠

声乐,就是指用人声表现的音乐。人声表现音乐不可缺少的要素是语言,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就是歌唱。发出具有音乐表现性能的美妙歌声需要方法。声乐演唱发展至今,歌唱发声技巧与表演的实践经验已不再是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代代相传,而是从发声生理科学的理论出发,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歌唱发声方法,用以指导歌唱实践和声乐教学。

一、声音力度变化

声音力度变化的演唱技巧,有以下几种发声要领:

⑴弱音控制(mp、p、pp、ppp)

歌唱发声时,对弱音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对气息的控制。音量越小控制呼吸的力量越大,用较强的“吸着唱”的感觉增加吸气肌肉群同呼吸肌肉群的对抗力,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轻气息时声门的压力,使声带产生最轻的振动。弱音是以集中成“小共鸣点”的音响形态出现的。沈湘先生说:“用较大的共鸣腔拢住一个小共鸣点儿,并把这个小共鸣点儿轻轻‘吸住’,就能把弱音控制住。”音越高,“大共鸣腔中有个小共鸣点儿”的心理表相越清晰。在高音区进行弱音控制时声带应变成轻机能振动,因此,在真、假混声的感觉中需要掺入大量的假声成分。

⑵强音控制(m f、f、ff、fff)

具有一定响亮度能引起空间共振的声音就是强音。强音分为中强(m f)、强(f)、很强(ff)、最强(fff)的几个档次。

把强音控制在一定的力度时,首先,心理上要对强音力度的强度有个计划,按照计划的要求在方法上要做适度调整。首先要“打开喉底”,根据所需音量的大小,以“又吸又呼”的感觉向咽腔供气,声音则从“嗓子眼儿”出来,贴着咽壁向鼻咽腔“呼送”(或“吹送”)。声音的力度小,则“呼送”的气量少,声音的力度大,则“呼送”的气量大。到了高音区,加强“又吸又呼”的感觉,对呼气的量给予更巧妙的控制,使声音的力度变化随心所欲的表现。

⑶音量渐强的演唱(Crescendo,简写cresc.)

声音由弱渐强时,歌唱者首先要找到弱起音的正确感觉: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打开喉底”,感到一股很轻的声音从喉底下方的“小嗓子眼儿”贴着咽壁向上唱出来,这时的声音是在共鸣腔里集中成“点儿”状。当音量渐强时,加强“又吸又呼”的感觉向共鸣点逐渐增强呼气的量。在整个腔体中加强舒展、通畅、放松、兴奋的感觉,于是,自己能“听到、看到”音量由小到大,声音由“小点儿”膨胀成满腔灌得声音。当然,音区不同,自我感觉共鸣腔的位置也有变化:低音区的共鸣主要在胸腔;中音区的共鸣主要在口咽腔、口腔;高音区的共鸣主要在鼻咽腔和头腔。

在高音区里声音由弱渐强,在演唱方法上存在着“换声区唱法”和变化真、假混声比例调整的特殊技巧,因此,难度很大。在高音区要想唱好渐强、渐弱,首先是心理状态要好,感觉高音不高,这是唱好高音的前提。在高音上渐强时,先要在头腔的某个位置上用半真半假的喊声感觉轻轻地起音,把声音起在共鸣点上,这个共鸣点是被一个‘倒扣的小瓶子’拢住、罩住的感觉。在起音的一瞬间,鼻咽腔有一种吸气扩张的感觉,仿佛把这个小共鸣点给‘吸’住了。从后半扇儿来看,整身儿都是松弛打开的状态,于是,就给高音的弱起音一种有力的支持。然后,从后半扇儿以‘气行于背’的感觉往头腔里的小共鸣点儿上送气,这时,声音就从小点逐渐变大,变成在头腔里能震响自己的大块的声音。当然,‘换声区’唱法掌握得好,才能自如地唱好渐强、渐弱,这绝非一日之功。

⑷音量渐弱的演唱(Dim inuendo,简写dim.)

当声音由强渐弱时,要在‘吸着唱’的感觉中控制气息,让声音向后倒并且逐渐变暗、气越多声儿越少,由原来一大块儿的共鸣音响渐渐转变为集中的小共鸣点。在高音区里渐强、渐弱,有个真、假混声比例调整的问题:渐强时,在混声的感觉中逐渐增加真声的成分;渐弱时,在混声的感觉中逐渐增加假声的成分。特别注意的是:声音由强渐弱时,自我感觉不应该是声音变小了,而是声音变远了(向后方远去)。特别注重在单音上对学生进行渐强、渐弱和“弱强弱”声音训练。这种训练大量的是在中声区里进行的,以便在中声区就能使学生获得真、假混声的歌唱发声感觉。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学习,掌握渐强渐弱的演唱技巧,获得演唱的自如感,同时,也丰富了音乐艺术方面的表现力。

二、声音音色变化

歌唱者凭借演唱技巧来随意变化人声的音色,就如同画家使用不同颜料的油彩一样,用不同音色来描绘绚丽多彩的声乐艺术的画面。不仅如此,在歌声中变化音色还可以表现人的感情色彩。由此可见,声音音色变化的演唱技巧,是歌唱艺术表现必不可少的方法。歌唱者在掌握声音音色变化的演唱技巧时,应体验和掌握以下两种感觉:音色由亮变暗时,应该感到用共鸣腔“拢住”的结实、明亮的一大块儿声音在“吸着唱”的状态中逐渐向后倒,由亮转暗,由实变空、变虚。

学习声乐的愿望总是想唱好歌曲,对演唱中声音力度与音色的变化的关注能有助于尽快地掌握歌唱方法。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技能和知识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以便面对受教育者“授业传道”。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王一亮

猜你喜欢
混声强音音色
桃棚红谷荡强音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前辈栉风沐雨奏会计强音 吾辈继往开来谱时代新曲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创新实干促发展 开放崛起奏强音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名”师“嘉”音聚甘陕,“长江钢琴”奏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