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四郎》中的利己主义者原口的人物形象

2010-08-15 00:42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名作欣赏 2010年18期
关键词:留洋利己主义画作

□张 军(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广西 桂林541004)

浅析《三四郎》中的利己主义者原口的人物形象

□张 军(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广西 桂林541004)

《三四郎》 原口 利己主义 则天去私

夏目漱石晚年反思利己主义的危害,提出了“则天去私”的思想。漱石的个人经历与当时日本社会发展历程相仿佛,即经历了利他主义——西洋化——自我本位——个人主义的过程,个人主义进一步发展,有成为利己主义的危险。留洋归来的画家原口,以为美弥子画肖像画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欲借此画作来确定自己作为新潮画家的社会地位,同时企图获得美弥子的爱情。原口这一人物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利己主义者的形象。

夏目漱石(1867-1916)的小说《三四郎》①,讲述的是小川三四郎从九州来到东京求学的故事。描写的是三四郎从小山村来到大都会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其观念与追求也随之改变,由一心求学转变为憧憬大都会的时代新女性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时代的青春爱情小说。小说中的原口是留洋归来的画家。虽然作为配角人物出场,但是在作品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说以主人公三四郎为视觉人物,观察原口的人物形象。

一、留洋画家

三四郎初次见到原口是在广田先生的家里。在三四郎的眼里,原口像是个西方的绅士,穿戴比广田先生时髦。“他留着法兰西式的胡子,中分式的头发,胖胖的。看上去比野野宫大二三岁,穿在身上的和服可比广田先生的漂亮多了。”

原口是整个作品中唯一的留洋归来的画家。从年龄上看是三十二三岁的年纪。分析原口,用广田先生来比较更能说明问题。原口有留学西洋的经历。广田先生虽然没有,但是因为是高中的英文教师,阅读过许多西方的书籍和报纸杂志,对于西方的事物是比较熟悉的。

广田先生作为有学识的教师,其身边聚集了许多人。其中,既有其得意门生野野宫,也有如同食客一般的与次郎。广田先生还是美弥子已故兄长的友人,美弥子经常来广田家里学习英语。广田先生身边的这些人,令从乡下来到东京的三四郎兴奋不已。尤其是追求时尚的美弥子,更是把三四郎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是他所憧憬的世界。

在广田先生家里,三四郎听到了广田先生和原口的对话:“最近在做什么?”原口说打算为美弥子画一张肖像画拿到展览会上去展出。接着解释道:“一般来讲,日本女性的脸型只能画成日本画,画到油布上不大好看,可是美弥子的脸型可以,油画或日本画都行。她用团扇半遮着面部,站在树丛前,面向光线明亮的地方,我想把它画成等身大小的肖像画。西洋的扇子不妥,日本团扇才新鲜有趣。”

美弥子与原口存在着共同之处,那就是:美弥子追求时尚的东西,她要做一个现代的新女性,作为原口的模特,她是想把自己美丽的身姿和青春魅力永远地保留下来。而留洋归来的原口同样追求时尚,他想把上流社会的青春女性之美表现出来,在展览会上展出以确定自己作为新潮画家的社会地位。并且,通过与美弥子的接触,他希望同时能俘获美弥子的爱情。

二、《森林女郎》

《森林女郎》是这样的一幅画。美弥子“用团扇半遮着面部,站在树丛前,向光线明亮的地方眺望”,“肖像画与真人等身大小”。在小说的最终章,这幅画非常引人注目地被展示在丹青会的画展上。小说中这样写道:

这幅画被悬挂在一房间的正面墙上。前面摆放着一张长椅,或许是为了观赏人休息而准备的,或许是为了人们更好地欣赏画作而准备的,或许两者都有。在丹青会画展上这样布置,是为了更多的观赏者提供方便则是确定无疑的。这是特殊的待遇,证明画作也是经过特殊过程完成的,或者说是因为画作的标题太引人注目了。一些人会说那是因为画上的那个女人的缘故,也有一二会员辩解说那是因为画作太大的缘故。画确实很大,仅镶金边的画框就有五寸多,看起来大得有些让人产生错觉。

这幅“经过特殊过程完成的”画作,有着“引人注目的画题”、“镶嵌着五寸有余的金边”、“大得有些让人产生错觉”等特征。可以想象,原口为了这幅画作倾注了多大的心血。

在画这幅作品之初,原口向熟悉美弥子的人进行了打探,因为不知道美弥子是否与野野宫确立了恋爱关系。再则,要了解美弥子,也必须通过野野宫和广田先生。所以,接触野野宫是他的首要任务。

原口和野野宫同时登场的场面有两次。一次是“丹青会的展示会”,另一次是“精养轩聚会”。实际上,这两次的二人同时出现,原口的目的都是为了美弥子的缘故。

在原口眼里,三四郎虽然对美弥子颇有好感,二人接触的也比较频繁,但是,三四郎只是个来自于乡下的学生,即使对美弥子有想法,那也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野野宫却不一样。野野宫可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必须想办法接近野野宫,弄清楚他和美弥子的关系,才能找到机会。

从整篇作品来看,原口每次登场都与美弥子有关。或者说是作者为了强调美弥子追求时代新女性的性格使然,特意塑造了留洋归来的追求时尚的原口这一人物。试想,如果没有原口这一人物作陪衬,美弥子周围只是埋头钻研学问的广田先生、野野宫,或者是乡下来的三四郎,那就会不协调,美弥子的新时代女性特征也不会突出。

《森林女郎》不仅展示了原口的画技,也倾注了他的心血,更有他的爱恋和梦想。他虽然没有追求到美弥子,但是,这幅肖像画,也使得原口达到了他的成为新潮画家的目的。

三、三四郎眼里的竞争者

刚从乡下来到东京的三四郎被美弥子迷住了。留学过西洋的绅士一样的原口一接近美弥子,就让三四郎感到不安。在广田先生的家里,三四郎听到了原口和广田先生的对话:“你娶了她怎么样?”“我吗?我娶她不是不可以,可是她是个不可靠的女人。”

原口所说的美弥子“不可靠”,是他觉察到美弥子对自己除了画像之外,其他方面并不感兴趣。还应该说,他在广田先生面前这么说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可是,三四郎因为正处于对美弥子的单相思中,因此,对提及美弥子的事情都非常敏感。“三四郎抱着极大的兴趣听着原口讲话。特别是当他讲到美弥子用团扇遮着脸的构图时非常感动。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缘故,两个人的想法是如此的接近。”

原口在自己的工作室为美弥子画像时,对美弥子说道:“……所以结婚是思考出来的东西,离合聚散,不能随随便便。你看广田先生、野野宫,你看里间恭助君,再者你看看我。我们都没有结婚。女人一伟大起来,独身的男人就会增多,所以就社会发展规则来说,独身的人不能太多,所以女人不能太伟大了。”“可是,我哥哥(指里间恭助)马上就要结婚了呀”,“啊,是吗?那你什么时候结婚呢?”“不知道。”

美弥子真的不知道原口在诱导自己吗?不是,她有自己的想法。比较一下美弥子身边的这些人,我们就会知道美弥子的想法:三四郎不过是个未成熟的乡下青年;原口只是个留洋的画家而已;野野宫是个埋头搞学问的苦行僧,与美弥子追求的华彩世界格格不入。小说的结局,美弥子和一个“帅哥”结了婚。不得不说美弥子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走入了连她自己都不能说清楚的境地。

就在原口为美弥子画像之时,三四郎来到了原口的工作室,他是为了向美弥子还钱而来的。其实“还钱”不过是个借口,他为什么一定要在美弥子作模特时来呢?实际上三四郎担心美弥子和原口在一起。对于原口,他是既羡慕又嫉妒。他担心的是,原口以画像为借口,实际上在追求着美弥子。在三四郎的眼里,原口是他潜在的竞争对手。而美弥子对三四郎此时追到这里还钱,表现出不满的态度,这也说明了美弥子根本就没有把三四郎当做自己的恋爱对象。

四、文明人种

一次,原口来拜访广田先生,邀请他参加近期举行的“精养轩聚会”。他解释道:“这次聚会并不是按会员名字来邀请的那么正规,被邀请的人大多是文学家、艺术家、大学教授之类的,人数有限。并且,大都是熟识的人,没有必要走形式,目的只是大家聚到一起吃顿晚餐,在文艺方面做一些有益的交流。”原口以聚会发起人的身份四处周旋着。他本人也想通过这次活动来展示自己的交际能力,增加自己的影响。的确,精养轩聚会时原口的表现,让人感到原口不仅是个画家,还是个交际家。

这时客人基本上到齐了,差不多有三十人。广田先生来了,野野宫也来了。——他虽然是学理学的,但是因为他也爱好美术、文学,所以原口就把他强拉进来了。原口当然少不了,他来得最早。他又是招呼客人、献殷勤,又是撮着法兰西式小胡子左顾右盼,忙得不亦乐乎。

原口把野野宫“强拉进来”,并且解释为野野宫爱好文学美术,其实不然,他另有目的。与会的人大都是名人或是有身份地位者,在有学问的广田先生、大学文科教授之类的人物面前,原口的身份低了很多,当然会有自卑感。在这些人面前,原口怎能有出色的表现呢?另外,与次郎、三四郎等大学生与原口相比也不在同一个档次。因此,野野宫是原口唯一的在各方面都相近的人物。两人年龄差距不大,野野宫是学理学的,原口是搞美术的,作为有前途的年轻学者,二人地位相同,身份对等,所以原口才会把野野宫“强拉进来”以扩充自己的阵营。进一步讲,原口把野野宫“强拉进来”,还有其他目的。表面上是为了野野宫提供广泛交际的机会,而实际上,原口是想通过野野宫进一步了解美弥子。

广田先生对三四郎说:“进入二十世纪,世上流行着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原有的利他主义思想中充斥着利己主义思想,这么说比较抽象,可是,你见到过这样的人吗?”广田先生向三四郎解释道:“过去的人伪善,他们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先深思熟虑,可是从反面来看,他们为了掩盖对人们的危害,故意伪装起来。从侧面看,他们对对方来说只是虚伪而已,当然对方对此是厌恶的。他们因此而达到个人目的。将伪善放在一边而以直截了当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正直的表现是露恶家的特点,而且其表面上的言语行动说到底也不是善——就像是所谓的二位集中于一体,近来将此方法巧妙地运用的人好像在大量增加。神经极为敏锐的文明人种要想成为优美的露恶家,这是最好的办法。”

根据广田先生的理论,过去“利他主义”的伪善者较多,而现在“利己主义”的露恶者在增加,这样的发展与转换对社会来讲并不是坏事,社会随之发展而进步。广田先生将美弥子、与次郎等人定性为露恶者,认为他们这样的人虽然在增多但是不会对社会构成危害,相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集伪善与露恶二位于一体的、具有这种双重性格的人,就是所为“文明人种”的人多了,对社会来说不是好事。广田先生以英国为例说:“英国的两主义平衡得好,社会虽不动荡,但是也没有进步”。

原口想通过野野宫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通过野野宫来加强自己的阵营势力,以提高自己的自信与知名度;确定野野宫与美弥子的关系,通过与野野宫的对比来赢得美弥子的好感。其行为正是所谓“文明人种”的具体表现。

正如广田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原口有着日本传统的“伪善”和留洋所带来的西方的“露恶”的双重性格,即具有“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双重性格,是现代的“文明人种”。原口在表面上表现为“利他主义者”形象,而在实际上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他为美弥子画肖像画有其自己的目的。结果,他虽然追求美弥子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完成了一幅使其成名的作品,并且借此画作确定了自己作为新潮画家的社会地位。

[1]《漱石全集》,全十七卷,别卷一[M].岩波书店,1965,12-1976,4.

[2]内田道雄.论《三四郎》——进京的青年[J].国文学语言和文艺(75期),1970,3.

[3]秋山公男.《三四郎》小考——“露恶者”美弥子及其婚姻的真意[J].日本近代文学(24期),1975,10.

[4]角田旅人.《三四郎》笔记——美弥子和三四郎[J].文学年志(4期),1978,12.

[5]村田好哉.《三四郎》的世界——论“森林女郎”美弥子[J].日本文艺研究,1985,7.

(责任编辑:范晶晶)

E-mail:wing07003@sina.com

张 军,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文学。

① 文中翻译为作者所译。

猜你喜欢
留洋利己主义画作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中国足球留洋路艰辛曲折
运动员留洋对足球发展的影响研究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
浅析李箱小说《翅膀》中映射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