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异化
——汤姆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主题探析

2010-08-15 00:42陈海峰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开封475001
名作欣赏 2010年18期
关键词:尤金沃尔夫海伦

□陈海峰(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河南 开封475001)

孤独与异化
——汤姆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主题探析

□陈海峰(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河南 开封475001)

《天使,望故乡》 孤独 异化

《天使,望故乡》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小说家汤姆斯·沃尔夫的处女作,也是他最成功、最出名的一部。作者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孤独与异化的主题。从主人公尤金的父母W.O.甘特和伊莉莎,到主人公本人,再到其家中的所有成员,每一个人无不被这种阴郁的感觉所笼罩。本文逐个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孤独与异化感,从而使这部小说的主题更为突出。

曾被赫赫有名的小说家、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赞誉为“虎虎有生气的巨人”的汤姆斯·沃尔夫虽英年早逝,但文学成就极高。他的第一部小说《天使,望故乡》(以下简称《故乡》)就得到了《纽约时报》书评这样的评价,以小城沉闷的生活题材,写得如此生动有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故乡》是一部自传小说,书中的许多人物都能在作者的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沃尔夫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远离社会的孤独人物,就像他在《故乡》中所描述的一样:“实际上,甘特一家在周围的邻居中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亲戚和邻居都知道他们,但从不来看望他们。他们没有朋友,却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孤独。”①美国“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威廉·福克纳曾把沃尔夫列为美国当代五位小说家之首,他解释说:“我敬佩沃尔夫,因为他全力以赴,想把话全都说了,甚至情愿把文体、连贯性以及所有精确的原则加以扬弃,而希望把人类心灵的所有经验,原原本本地放在一个针头上。”②在历经一战的浩劫,科学和理性失去信仰空间的背景下,沃尔夫把人们的孤独苦闷、精神空虚在《故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卷首语中作者写道:“我们中间,有谁真正了解他的兄弟?有谁曾探查过他父亲内心的深处?谁不是关在牢狱里过了一生?又有谁不是一辈子过着孤独的异乡人的生活?”《故乡》这一题目取自弥尔顿的《利西达斯》,此诗是为悼念其亡友爱德华·金而作,沃尔夫借此试图告诉读者:“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是生而孤独,一世孤独,至死孤独,我们彼此都是陌生人,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办法认识。”③黑格尔认为,孤独和异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也指出,我们被抛到一个充满偶然性的世界里,世界的冷漠使每个人充满了异化感。“异化是人类生存不可避免的产物,人之为人,就不可避免地同大自然分离,同其他人分离,甚至同他自己分离。异化是一种破裂,一种不在家的感觉。”④

1.形同陌路人的一对夫妇——甘特和伊莉莎

尤金的父亲W.O.甘特15岁就学习雕刻墓碑,他想把“自己心中那个深沉而莫名的东西用石雕给表现出来,他最想雕一个天使的头像”。但最终他能雕刻很多东西,就是雕不出天使来。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甘特只身来到了北卡罗纳州的阿特蒙小镇,并在他店铺门前的台阶上摆放了一座用石头雕刻的天使。每次当他喝醉酒之后,他就会跪在她的面前哭泣,诉说他心中的苦闷。

和妻子伊莉莎的结合没有给孤独的甘特以慰藉。他用自己的双手为伊莉莎盖了一座大房子,这房子犹如自己心灵的写照,但对于伊莉莎来说,房子却是一块难得的产业。在甘特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伊莉莎不顾他的反对将房子卖了一个好价钱。伊莉莎购买迪西兰旅馆之后,她带着小儿子尤金毅然决然地搬了进去,把甘特和他们的二女儿海伦留在老房子里,甘特气急败坏。他觉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可是,这一切都随着伊莉莎的离去而化作泡影。伊莉莎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她的旅馆和房地产上,对家人不管不问,即使在甘特病得很重的时候,她不但不照顾他,反而在他面前大肆宣扬自己身体上小小的不适。甘特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眼泪,他借酒浇愁,对伊莉沙动辄大骂。他们形同陌路人,他从来没有直接喊过伊莉莎的名字,而是叫她“女人”、“该死的”;伊莉莎从来不敢直接叫他的名字,而是和大家一样管他叫“甘特先生”。特别是在世纪之交的1900年,甘特过了50岁的生日,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感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那份陌生和孤单,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看清了,自己是生活在异邦的一名异客,他与周围的这一群人是格格不入的。而那个女人(伊莉莎),却是那么遥不可及,让他无法认识。”甘特所过的生活和他期待的大相径庭,他和伊莉莎之间没有沟通,没有理解,没有爱。

而母亲伊莉莎悲惨的童年经历导致她对贫穷有着本能的恐惧,她抓住一切机会积累财富,她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发财,根本无暇顾及她的家人,家中没有一个人理解她。儿子本的死曾经让她审视她所做的一切,她后悔没有给儿子一个像样的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积累财富的欲望又在她的身体里活跃起来,失去儿子的伤痛也慢慢地被她所遗忘。伊莉莎不顾一切地追求财富,导致了儿子葛罗夫和本的死以及尤金永远地离开她,她最终有所悔悟,但为时已晚。

2.精神被扭曲的孩子们

生活在这样一个吵吵闹闹的家中,孩子们享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亲情呵护。小尤金被母亲伊莉莎带到迪西兰旅馆之后,心中充满无尽的怨恨与孤独。尤金从来不和房客说话,认为他们无聊、猥亵。家里没有一块秘密的地方,他感到孤独、寂寞、羞愧、沮丧,而这一切他又不敢向任何人去诉说。在参加礼拜日教堂的时间里,尤金不去和他们其中任何一个孩子说话,他害怕会被他们嘲笑。至于家中的其他成员,尤金同样把他们视为陌生人:哥哥史蒂夫的畏畏缩缩令他作呕;姐姐海伦的反复无常令他感到很不安……他视自己为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

姐姐海伦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父亲甘特,除非是卧床不起,她是绝对不会离开她的父亲半步的。但是海伦却经常骂他“你这个该死的老家伙”、“你这个自私的老家伙”。她给尤金吃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使劲地亲吻他的小脸蛋。但是,一旦她的脾气上来,她就会使劲地打他,诅咒他,嘲笑他那张经常沉思的脸。她一方面乐于奉献而且非常投入;另一方面,她又是个很自私的人。她照顾别人是想得到别人对她的大肆赞扬;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什么地方,她想发脾气就发脾气,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性格不同的两面使海伦非常痛苦。她时而精神抖擞,时而精疲力竭,时而歇斯底里,时而厌倦不堪。此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海伦把别人当成了实现她目的的工具。随着本的死,这个家也接近了崩溃的边缘。

一家人当中,好像只有卢克过得快乐,周围的人非常喜欢卢克,他给自己树立了“好青年”、“大方的卢克”等好名声。但是“他最渴望的就是得到这个世界的尊重和喜爱,而家庭的温暖与尊重则是他心理上最基本的要求”。卢克给尤金零花钱,并非真正地关心他,而是想得到他的几句感谢而已。卢克对孤独有着本能的恐惧,他很在乎周围人对他的看法并把公众奉若神明。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公众什么都不是,人们可以以公众的名义来谈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公众依然轻于一个单个的人。公众通过欺骗的手段制造出来的所谓的价值观念似乎对个人有巨大的吸引力,相比较起来,实实在在的现实却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哲学家海德格尔也鄙视以公众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人。海德格尔认为,人有三种属性,一是人是被放逐到这个世界上的,二是人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第三种属性是人的丧失。而丧失是人的最基本的属性,“人的日常模式就是要成为一个公众的人,因为公众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难所,在这个避难所里,人就可以不再去想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了。”海德格尔认为,让自己沉迷于公众就是不想成为真正的自己,如果一个人退回到公众的圈子里就使得他免于为自己的行为以及思想负责任了。这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精神的扭曲。

克尔凯郭尔认为:“如果像那样理解精神的话,通向自我的道路就无法在精神上达到高峰,而必然会使自我与他者短暂分离······要想达到精神上的存在就必须成为孤独的个体;孤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⑤克尔凯郭尔哲学核心就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这种个体性是由自身决定的,而不是由外部施加的,孤独是人类无法摆脱的锁链。个体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其孤独性。由于受到现代哲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沃尔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独特的视角讲述着“对个体与人生的哲学性思考与理解”。他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是荒谬的,我们不知道它源自何时,也不知道它要通向哪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是被异化的。《故乡》中每个人都感到莫名的孤独与异化。沃尔夫的小说中,家庭关系占了很大分量,当人们阅读他的小说时,往往会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无处不在的孤独。

① 汤姆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②Robin,LouisD.TheWeather of His Youth[M].Louisian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1973.

③C.Human&.Sue Field Roseed.The Letters of Thomas Wolfe,1968.

④Raymond,Diane.Existentialism and th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London:Evans Brothers,1983.

⑤B,Connell&C,Stephen Evans.Foundations of Kierkegaard’s Vision of Community:Religion,Ethics,and Politics in Kierkegaard[M].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1992.

(责任编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陈海峰,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小说。

猜你喜欢
尤金沃尔夫海伦
我的妈妈是狼王
作家死亡之谜
“焦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的一部分”:《大闪蝶尤金妮娅》中的动物叙事与身份焦虑
喜欢收集各种八卦这位作者就像“墙上的苍蝇”
烛光晚餐
每天努力一点点
海伦·凯勒的故事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
一场完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