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案例研究

2010-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医学图书馆

刘 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一、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创新实践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14年,其前身是1892年始建的辽宁医学院图书馆和1911年创办的满洲医科大学图书馆。[1]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国内医学高校图书馆的“领头羊”。因为,该馆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原有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方式都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创新的要求迫在眉睫。以此同时,读者日益增长的医学信息需求与图书馆落后的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做好迎接新时期的信息服务工作,这是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果处理的好,这对医学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是因为,读者的需求是医学高校图书馆发展、创新的外在驱动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的日趋强大给医学高校图书馆实现飞跃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物力保障。

(一)创新观念

观念的创新是实现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将观念创新放在首位。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理念,由原来的“重藏轻用”转变为“以用为重”的思想,把强调“占有”的信息资源建设向强调“存取”转变,把管理模式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把满足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服务为工作的第一理念。该馆还积极对自身建设进行评价,从提供的服务是否令读者满意、采取的创新、改革措施是否产生成效、图书馆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举措使该馆在我国各高校图书馆中脱颖而出,首屈一指,在该馆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服务模式的新发展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积极开展创新工作,把创新观念变为现实。该馆以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嗅觉扑捉国内外图书馆建设中的各种先进做法、服务方式。经过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先进的服务方式与该馆工作实际相结合。经过不断地实践,富有该馆特色的新的服务模式逐渐形成。这个日渐完善的、新的服务模式正在、也将使该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从实地服务、点对点服务向远程服务、网络服务转变,使最终实现提供个性化、一站式服务成为可能。

1.网络服务与本地服务有机结合

实体图书馆是提供服务的有形基础,据有关人士分析,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分析,实体图书馆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必将继续存在并继续发展。实体图书馆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提供网络服务创造前提和条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在着手建立电子化图书馆的同时,对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给予了强化,不断改善馆风馆貌,增设上网计算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读者在馆时能快捷、方便、高效利用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该校还率先在图书馆主要区域提供无线网络接入服务,使服务更加人性化、多样化。

2.“主动”式服务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资源更新的速度超乎人们想象。网络页面、信息格式的不断更新,资源的不断拓展,使读者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其使用方法,这使读者利用网络资源产生了不便。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帮助读者在剧增的资源中,第一时间有效识别并充分利用可靠的、稳定的资源,并鼓励读者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

3.整合资源和“一站式”服务

读者都希望通过一次查询就能把自己需要的文献搜集完整。在实际当中,读者需要查询的内容来源众多,而且检索、下载、拿到原文等服务分段进行,时常产生脱节;同时一个馆的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需要到不同图书馆进行检索查询。这些都给读者带来极大不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以读者需要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特点,编制具有医学类特色的联合目录及医学信息导航数据库,研究先进的检索技术和国内图书馆馆际互借方式方法,整合资源,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人才队伍建设创新

一支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吸纳优秀人才,把人才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同等对待,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该馆重视发挥人才作用,特别是发挥业务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带头示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营造出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该馆还注重梯队建设,馆内现有在职职工5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人,讲师、馆员28人。[2]这形成了科学的队伍结构。在队伍建设中,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力量,为人才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再把能力运用于实践,带动整个业务团队,提升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还建立健全了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图书馆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

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创新实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是黑龙江省内唯一一所从事中医药信息服务的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为要求,按照服务读者,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新理念、实行科学管理、开拓服务领域,开展主动服务、特色服务等方面的探索,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以理念促管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学校扩大规模为契机,根据自身馆情的需要,以科学管理为依托不断调整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手段,逐步完善及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同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这套体系涵盖面广,包括图书馆业务工作,教学及管理工作,还有最为重要的读者服务工作。

体系的建立为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又将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

(二)拓展服务领域和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时时都在谋求发展。传统的工作模式及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图书馆的发展要求,所以该馆在实际服务工作中进行了根本、彻底的变革,重新明确定义了图书馆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和服务观。该馆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信息服务中,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加大服务力度,增加一部分服务内容,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服务。

1.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彻底摒弃传统的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思想,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贯穿图书馆整个服务之中。该馆定期召开馆内职工大会、会员座谈会,此外,还会定期派专门人员到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发放读者调查表及文献资源采购表等等。通过这一些列工作,该馆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也积极地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反馈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图书馆改进服务工作。近几年来,该馆不断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读者手册》补充和完善,通过这本手册向读者介绍有关图书馆基本知识、馆藏文献资源等等。同时,该馆还成立了读者协会,通过该协会帮助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开展网络创新服务

(1)专业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开发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掌握中医专业知识的读者,这就要求该馆在

构建数据库时要侧重医学数据平台的搭建,因此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建立馆藏文献数据库、医学视频资源数据库、专业书目数据库时十分注重对医学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构建具有该馆特色及风格的数字文献资源中心。

(2)网上咨询服务的开展

图书馆信息服务离不开信息咨询服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那种仅仅依靠有限馆藏的服务也已经被大众所否定。所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信息服务中,从而带动咨询手段、咨询方式、方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该馆除了进行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外,还利用网络邮件、通讯、客服留言等方式开展种类繁多的信息咨询服务。除此之外,该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在解答读者的问题时,通过该馆网站上的各种数据库获取读者需要的信息,使信息反馈的及时、有效。

(3)科技查新服务的开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中心是黑龙江省内唯一一个国家授权的医学信息检索中心。它每年要接待上万名需要进行课题查新的信息用户。因此,科技查新是该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人员主动、及时地与学校科研处及各系专业教师沟通、联系,以便了解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最新动向,并及时掌握自选题、计划选题的数量及内容,为教学科研人员主动提供检索、鉴定、查新等多种服务。

(4)网络信息导航服务的开展

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导航服务方面已有所开展。该馆构建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网络信息导航系统,在学校网站的图书馆主页上友情链接了多个国内医学高校图书馆网站,例如,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CALLS医学中心等等。其目的是为读者浏览其它中医高校图书馆网站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该馆构建了免费的医学信息资源数据库,该库涵盖了国内外著名医学高校站点,受欢迎度较高的医学相关数据资源等等。这一做法,不仅满足了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还有效地弥补了馆藏电子信息资源的不足。

三、两所医学高校图书馆创新启示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和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将服务创新理念运用到各自信息服务工作实践之中,在创新中求发展。两所医学高校图书馆正是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服务思想,将各自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服务育人的思想。从两所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案例,可以得出:第一,在信息服务工作中一定要彻底摒弃落后的服务理念及落后的管理模式。第二,建设信息资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情况,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使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第三,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服务,所以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并将服务重点放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化、开放性的服务。第四,提倡并逐步实现馆际合作服务方式,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资源共享。

[1]孙晓玲.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途径[J].现代情报,2006( 4):6-7.

[2]http://epub.cnki.net/grid2008/.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医学图书馆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图书馆
医学、生命科学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