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征、发展历程与未来建构

2010-08-15 00:46李玉萍张曾祥马春如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建构特色

李玉萍 张曾祥 马春如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在今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由我们中国的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规定了的事情;这也规定了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塑造我们的未来历史。深入分析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征、发展历程及其对未来建构,能使我们深入理解这种历史的规定性。

一、理论特征: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理论创造、思想基础、路径选择、指导方针等等的理论体系。它的一次次创新和发展,所指向和解决的,是我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自己的认识错误所造成的问题;它所包含和展示的,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建构和追求。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征,不像“行星三定律”和“元素周期律”那样,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它们所揭示和所适用的事物,是一成不变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揭示和所适用的事物,也就是我们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文革”结束以后、再到今天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亦即这些活动的当下条件与当下欲求,则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反映这个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更深层的区别则是,“行星三定律和元素周期律”只是解释世界而没有改造世界、只有揭示规律而没有人的目的在其中的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的理论,是包含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也包含着我们的目的和欲求的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所揭示和适用的事物变化了,这个理论就要跟着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这个事物之变化的理解,以及由这种理解所建构的目的和为这种目的所设想的政策等等,也会推动这个理论发生变化;而且,如果事物的变化,是其理论变化的根本性或决定性因素,那么,人们对这个变化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其理论变化的直接性或现实性因素,并且大多数的理论建构、理论模式与理论发展上的分歧,都发生在这后一个领域当中。

综上可见,我们的错误与创新,都发生在认识领域,由认识错误和理论创新所造成的社会灾难和历史飞跃,也都源自这一领域。这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所有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突出特征。

另外,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社会规律往往是违犯它的时候被发现的。因为顺应了规律,人们会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自然而然,人们会是不知不觉的;而违犯了规律,人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使自己的辛苦努力付之东流,乃至酿成不堪忍受的灾祸。此时,求上求进的人们,就会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技术手段,反思自己的目标指向,最后从反思自己的手段与目的当中,发现社会实践与社会发展有其不可违背的规律;进而,经过一定的理论建构,人们就会从认识和尊重社会规律的高度,来建构自己的目的和规划自己的手段了。大家知道,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也是在这样的历史契机和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开始的。

二、发展历程:前期探索与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前后的引进,即那时的先进分子以中国文化为体、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用的学理性阐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史前时期”;此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也就把解决中国问题与完善思想武器交织起来,“历史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历程;随后,经由“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了两次历史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经历了它的“史前”探索时期和两次历史飞跃。

1.“史前”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到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念之前,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史前时期”。此时,依靠革命胜利带来的高昂的民族精神,凭借传统文化当中的大同思想及近代以来的屈辱记忆,比照资本主义暴露出来的弊病和苏联模式显示出来的优势,我们对自己着手建设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明确的,这就是:私有制会导致两极分化,所以实行公有制;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会导致经济危机,所以实行计划经济;允许资本参与分配就有剥削,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但“实行”这些原则的做法和程度,不能凭良好的愿望,要看现实的可能来决定。

其实,这只是一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明确界定,只是一种借助概念的理解,而实际上的探索和领悟,却是从分析我们包括苏联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开始的,即从经验开始的。这种探索和领悟,最初表现为毛泽东在1956-1957年的一些讲话,其典型文本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有:不能像斯大林那样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矛盾,实际情况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它可以表现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表现为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不能像苏联那样搞得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应当以农、轻、重为序来安排国民经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无疑,这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探索,但是,这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念,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尚有很远的距离,就是说,它对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仅仅具有“史前”探索的意义,仅仅是这种观念的“萌芽”。但是,事物在“史前”或“萌芽”时期的特点,是亦有亦无、亦是亦非。所以,这种“史前”意义的探索或“萌芽”状态的观念,因其“有”与“是”的特性,可以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也可以因其“无”与“非”的特性,而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

如今,人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争论,正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这种“史前”探索的意义:主张包括的,是强调其“有”与“是”的特性,而反对其“无”与“非”的特性;主张不包括的,是强调其“无”与“非”的特性,反对其“有”与“是”的特性。比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它“特别”于改革之前的发展战略,“特别”于毛泽东时期的理论设计,“特别”于苏联的发展模式,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发展战略”的视域看,就不能包括毛泽东思想(这还不包括它后来演化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引向了歧途)。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自己的道路”的建设路线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它指引的道路,内在地包涵着实事求是的道路、独立自主的道路、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发展道路”的视域看,就不能不包括毛泽东思想(2)。

2.第一次历史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历史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它是从反思与改正“文革”的错误当中完善起来的,是救错纠偏式的飞跃。

我们知道,“文革”虽然叫“文化大革命”,实际却涉及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外交各个领域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其完整的观念形态,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从1966~1976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政治大革命”。这个指导理论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革命时期的思想观念和成功作法,总结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反右斗争、1958年大跃进、1959年庐山会议和苏共20大以后的波匈事件、中苏关系等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用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观念,是“革命”的观念,也就是以革命的政治诉求和成功作法,来领导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理论。

由于这个理论承袭了革命诉求的正当性和成功作法的信誉性,而我们却没有防范“正当的诉求和成功的作法也会出错误”的思维习惯,所以对这个理论本身的任何怀疑,都会被看作离经叛道而严加惩治。于是,直到粉碎“四人帮”即实际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之后,人们也不敢对这个理论本身、只是对它所造成的结果,给予旁敲侧击地批评和小心翼翼地改正,这就是提出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观念和主张。

“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意思,是不批评以前的政策而改变以前的做法,着眼于办好当前的事情。可不批评不等于不思考。当人们遵照“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一步步地改变原来的做法、政策、理论、思想的时候,人们也不能不想到,以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生活,之所以政治运动不断、经济发展停滞、生活长期贫困、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显出明显的比较劣势等等,实际是我们自己的一套做法造成的,比如是批判物质刺激、割资本主义尾巴、狠斗私字一闪念以及大跃进、穷过渡、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宁左勿右等等的政策和做法造成的,而这些都导源于这样一个基本理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3)。这样,人们就反思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理论,实际上,也逻辑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可是,历史不是按照它的理论逻辑直线发展的。因为有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当时动辄得咎的历史境遇,也因为人们所处的利益格局及其所造成的历史惯性,要深刻反思和根本改变以前的做法,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而“以前的做法”造成的政治运动不断、经济发展停滞、生活长期贫困等等,则是人们已经厌恶和希望改变的。于是,我们又历史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理论法宝。

有了这个法宝,任何“正当的诉求和成功的作法”都失去了吓人的力量,任何思想和做法上的创新都不能因为触犯教条而被扼杀了,于是我们可以批评也可以建设了。比如,我们可以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加快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进而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比如,我们可以说“大跃进”、“穷过渡”是超越历史阶段的激进行为,所以要从根本上避免这种错误,就要承认和理解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是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如,根据初级阶段的历史特点和发展任务,就要建立与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要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合作共存,并用市场经济体制促使它们共同发展。当然,这只是思想探索的逻辑进程。

我们知道,这种思想上的进步在实践领域的贯彻,就是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与举世瞩目的一系列成就、社会面貌的一系列改变的不断涌现,这二者相互激荡,就促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等的创生和完善,即促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创生和完善。

而有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就同以前大为不同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建设成就、发展速度、公民生活即实际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面貌,也较以前大为改观了。所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历史飞跃,也是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次历史飞跃。

3.第二次历史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次历史飞跃,是从加强执政党建设到确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它是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逻辑的探索和把握,是理论创新型的飞跃。

大家知道,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时,就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经济总量从世界第8位提到了第6位,人民生活从不足温饱提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在这个令我们骄傲、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之下,是深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化,诸如农民工成了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中的比率快速增长,党和政府不能像以前那样用行政命令统辖一切事物、用“丢卒保车”处置一切矛盾,人们也不用以前的方式参加劳动谋取自己的利益、他们对权利的要求和政府的要求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此时,由于新旧矛盾的交互作用,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比如: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分配关系还没完全理顺,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而贫富差别和地区差别却发展过快,个人失业过多和社会保障乏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耗尽了激励的动力,一部分没有富起来的人成了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加上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法治漏洞迭出、官本位没有消退、一些官员过渡地追求G D P增长、一些地方社会治安混乱和权力的大面积腐败等等,使社会主义应有的优越性和公平性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而且,这些问题的性质,已经不像改革初期的拨乱反正,是道理很简单而事情很难办,原因是思想僵化或思想禁锢造成的,只要冲破思想禁锢事情就好办了;而现在的情形是,事情很难办道理也很复杂,复杂的原因是,我们只能用执政党而不能用革命党的方式来解决了,只能用协调与平衡各方利益的方式来解决、而不能用维护一些人而剥夺另一些人的方式来解决了。就是说,历史已经进入了这样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我们党执政的特点、建设的任务和协调各方利益的历史要求凸显出来,我们要处理的社会基本矛盾,已经不是“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矛盾,而是“政党、政府、法律、公民”之间的矛盾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提出了“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并以党的“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确定了它的任务是: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④。这是邓小平理论演化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后,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和新成果,也是发展着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同发展着的中国的实际问题又一次新的结合。由此,还演化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

随着思想理论与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日渐显现,我们旧有的制度性缺陷、结构性矛盾和人的转变跟不上客观发展的弊病也日益显现,诸如环境和资源消耗严重,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继续拉大,房产、医疗、教育不能惠及普通民众的弊病不见改善,以及这些矛盾不时在一些地方引发群体事件等等。此时,沿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

大家知道,“加强执政党建设”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仍然没有超出初级阶段论、市场体制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统摄与引导,但是,它已经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有了这个思想理论以后,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比起相对抽象的邓小平理论来说,已经具体得多和明晰得多了。所以我们说,从加强执政党建设到确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此外,十七大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范畴,它将沿着邓小平理论的思想逻辑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向前进。

三、未来建构:法律制度建构与人的价值建构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一个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一门科学产生了新的范畴,标志着该学科有了重大突破或重大发展;随后,人们将用这个新概念、新范畴提供的观念图景和解释框架,来整理已有的思维材料,推广自己的理论解释,从而把人们的认识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新概念或新范畴的提出,即为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解释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种贡献,主要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整合起来,放在一个总的框架内来观察,如同“元素周期律”把所有化学元素放到一个框架内来观察、“生物进化论”把各个生物物种放到一个框架内来观察,会凸显出旧观念所没有的新的理论视野,开拓出新观念所特有的解释框架。

比如,它使我们看到,这诸多的理论成果历史地汇集到一起,决定了这个理论体系必定是开放的,必定是继续发展的;而它们之所以能够汇集到一起,是它们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都在历史的关键时期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而所谓“中国的实际问题”,不仅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斗争和条件,还包括我们关于这些斗争和条件的正确观念与错误观念。

把它们综合起来,我们就看到,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理论创造、思想基础、路径选择、指导方针等等的理论体系,它一次次创新和发展所解决的,是我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自己的认识错误所造成的问题;它所包含和展示的,是我们对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的重新建构和不懈追求;它所汲取的思想资源,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现代文明成果,也包含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中国传统文明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这样的理论意义,即对新中国以来的建设实践提供了这样的理论视野和解释框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原则,贯彻到今后的历史当中去,继续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领导和塑造中国的未来。

1.法律制度建构

当前,这种“领导和塑造未来”的任务,在实践操作方面,主要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原则,由人们的思想认识变成人们的行为方式,唯此,才能变人们的希望为人们的行动,才能变观念的力量为现实的力量;而“领导和塑造”这一转变的先导性工作或决定性基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原则,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成制度设置,即把它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原则,变成相应的工作机制和法定程序,使人们在想事的时候依其精神,在办事的时候依其程序。当然,这里要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甚至是反复建构的过程。

现实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原则,为各行各业的人们所理解,是各行各业的指导思想,但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违背其精神原则的事情比比皆是,而且违背者主要是滥用职权;尤其严重的是,在人们的心中,违背原则不以为耻,滥用职权尤以为荣,并且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在事物的表面,则是积重难返、诚信缺失、道义不彰,连法院的判决也因为“执行难”而威信扫地。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不仅破坏了法律和公共权力的信誉,把人们推入了依照潜规则办事、凭借人托人维护利益的境地,时间长了会形成人对人的依附关系,而且在人托人不能济事的时候,即在双方的人托人或双方所托的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酿成暴力事件或群体事件。我们知道,暴力或群体事件,很容易被其他势力说成是政治或民意事件,来破坏我们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也能想到,不在权力运作上找原因,不从法律角度做弥补,不使人们由法律权威的彰显而摆脱依靠人托人来办事的境遇,一句话,不能确立契约精神与法治社会,这种情况是不能避免的。

历史地看,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经由革命时期的政治诉求、改革初期的经济诉求,到现在,已经转变成追求社会和谐的法治诉求。

革命时期的政治诉求,核心问题是夺取政权反对压迫,它要求每一个革命者,放弃或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以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力量,实现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改革初期的经济诉求,核心问题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它要求每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过多地纠缠过去的事情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拿来为我所用,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法治诉求,核心问题是以法治国,它要求每一个公民,有契约精神和法制观念,即在实现自己权利和意志的时候,不妨碍别人实现自己的权利和意志,以实现全民族的和谐发展和每一个公民的全面发展。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适应这种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要领导和塑造中国的未来发展,就要把我们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原则,落实成党和国家的制度设置,用坚持制度的方式来坚持我们的原则,来推动我们的事业。

2.人的价值建构

国家的法治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自己的精神原则与塑造中国未来社会的实践活动,人的价值建构,则是它发展自己的精神原则与建构人们的生活意义的理论活动。

中国人民在近现代以来,对自身意义的建构与追求,由于所处境遇的发展变化,其追求与建构的活动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0多年间,是中华民族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民族尊严屡遭打击和备受屈辱的时期。那时,代表民族主导价值观念的统治阶级,由于对外屡遭惨败与卑躬屈膝,对内压制新的思想与新的变革,使人们对统治阶级和他们代表的价值观念,逐渐采取了激愤、背叛和打倒的态度。

人们对自己的价值理论,同对待工具理论一样,没有新的之前,旧的再破也不会丢掉。我们建立新的价值理论,是从学习西方的能使船坚炮利的“科学”与“民主”开始的。但吊诡的是,西方在“科学”与“民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坚船利炮,却是他们用来屈辱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直到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带着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和她们关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解放全人类与解放被压迫民族、被压迫阶级的理论来到中国,我们才找到了其工具意义同价值意义相一致的、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历史任务的思想理论。

但是,当时的历史情境是国难当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已经使民族处于破败羸弱的境地,如同遭遇了洪水围困一样,必须以集体的力量才能抵御集体的灾难。所以这时,对人们最具价值意义的理论,是救亡图存的理论即阶级革命的理论,最具工具意义的精神,是革命的精神即斗争的精神。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马列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形成了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个人保存组织、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价值观念,以及摸索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知道,这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下的更具工具意义的观念。

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其中当然包含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聪明智慧;但是,这些价值观念和聪明智慧,并没有经过深入的理论批判,并没有到位的理论澄明,大多是凭经验或直觉来运用的,甚至是“日用而不知”的;因为那时的基本观念,依然是“传统文化是我们落后挨打的根源”。

就是说,那时候虽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但所着眼的主要是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问题,即在表现形式上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问题,而对于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执两”、“用中”,“和谐”、“中庸”,“仁义”、“道德”等等的价值观念,基本是排斥的,甚至认为同“三纲五常”一样是反动的,是有害于革命的。正是这种“没有理论澄明”的原因,在“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又成了革除的对象,又演化出了“破四旧”的狂风暴雨,又使人们关于正常生活的价值观念,遭到了严重的扭曲。

所以,总起来看,我们追求和建构自己的价值意义的活动,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在治标的时候,偏重于工具意义的建构,而在治本的时候,则偏重于价值意义的建构。但是,从治标过渡到治本的时候,既要改变治标时期的基本思路,又对治标时期的经验及经验人有所依赖,所以这种转换是复杂而艰难的。

从价值建构的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在改革初期用“实事求是”批判思想僵化,后来借助“三个有利于”清除附加在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认识,都是做这种转换的工作,直到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理论,才进入了正常的“建构人的生活意义”的思想建设时期。

我们知道,进入这样的思想建设时期,是由一系列“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有重大冲击的事件”造成的。这些事件包括,我们自己: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同世界各国紧密相连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考验快速发展,中国道路初步具有了“模式”的意义;国际人文领域:“增长的极限”被确认,“文明的冲突”被反思,世界佛教论坛提出的“世界和谐,从心开始”广泛传播;国际技术领域:关乎人们虚拟生活的网络空间伸向世界各个角落,关乎人的生命形态的基因技术总想一试身手,关乎人类整体命运的环境技术和军事技术依然被各国自为其利地使用着;等等、等等。

这种种情况,对我们焕发了新生的古老民族来说,对我们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不能不从历史的深处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目标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能不从终极关怀的高度为我们的行为立法和为我们的心灵立法。

那么,我们做这些事情靠什么呢?只能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与理论原则,只能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继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续完善。如果进一步追问,如何实现这已有的思想工具的发展和完善呢?那么,除了“温故知新”,除了“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在我们看来,“批旧”,就是在我们没有达到目的的实践中,找到达到目的的方法;“温故”,就是分析、把握与综合中西方文化的思维差异,只有这种差异及其综合而不是别的什么,蕴含着我们解决问题的智慧。粗略地说这些差异有:西方思维以主客分离为基础、以概念界定与逻辑证明的方式来推理,中国思维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直觉感悟与取类比象的方式来推理;西方文化主要以性恶论为基础、个人权利为中心、以法律保障为手段来建立理想社会,中国文化主要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人际关系为中心、以心性修养为手段来建立理想社会;在形上本体观方面,西方以对立统一为核心,中国以因缘和合为核心。当前,这种综合其差异的建构任务,主要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吸取中国与西方的智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我们的价值目标和生活意义,做出令人认可的理论界定与令人信服的科学阐释。

由此也可以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未来的建构,即其法律制度建构与人的价值建构,不是将要完成的事情而是将要开始的事情;但是,前者的发展路径、科学精神、理论原则,规定了后者的大致方向,同时,后者也向前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注释: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年6月16日。

(2)张曾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与科学认识[J].晋阳学刊,2009,(6)。

(3)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8年06月19日。

(4)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52-953页。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建构特色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