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0-08-15 00:46周耀龙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长宁长宁区理论体系

周耀龙

(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 上海 200050)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社会状况会不断发展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会不断出现,新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的好经验,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必然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曲折过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回顾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这是一个创新、扬弃、积淀、升华的丰富过程。我们今天联系上海实际和长宁区实际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一个创新、扬弃、积淀、升华的丰富过程。

一、创新

创新,尤其是理论的创新,特别重要。过去常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现在的情况是,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推进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又要尊重和掌握认识的规律,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搞“急就篇。”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提出,要“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

联系长宁区实际,如土地批租,1988年,上海市第一块土地批租诞生在长宁,由此拉开了虹桥开发区的建设序幕。1988年7月8日,时任上海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夏克强向世人宣布:日本孙氏企业有限公司以投标当日上午10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汇率,以美元支付相当于人民币1.0416亿元的出让金,获得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6号地块50年土地使用权。这是新中国诞生以来,我国首次以国际招标方式向国际投资者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土地批租并不认同,有人认为此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违宪、违法的,与解放前的租界没有什么差别,并认为会出现新的治外法权。

经过讨论和实地考察调研,终于取得共识。通过批租土地,即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建设资金,是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通行的办法。事实上,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与“租界”和“治外法权”有着本质区别,在批租土地上,外商必须遵守并服从中国法律。

5年后,在虹桥开发区这块取得50年使用权的1.29万平方米土地上,命名为太阳广场的两座大楼拔地而起,6500平方米办公用房和5.2万平方米公寓早已出租或出售一空,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同时也有利于上海及长宁区的就业和税收。

又如“长宁效应”,1992年,区委区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先后十上中关村,吸引龙头企业来沪发展;创建芙蓉江路电子一条街,集聚了联想、四通、北大方正、希望公司等一批中关村排名前十位的企业,被誉为“北有中关村,南有长宁区”,形成了“长宁效应”。

再如,长宁区“拓展虹桥、提升功能、数字长宁、国际城区”的“十一五”发展方针是长宁区的理论创新。没有这样的理论创新,就不会有创建“数字长宁、国际城区”的工作实践,我们既充分认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又尊重和掌握认识的规律,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既有工作热情,又脚踏实地。

二、扬弃

扬弃,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发展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一些理论观点,要逐步放弃,如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工农业总产值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经常使用,以后逐渐抛弃不用了,改用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另一种是,虽然是改革开放后新创造的一些概念和观点,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情况的改变,已失去时效而不再使用了,如“乡镇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

联系长宁区实际:例如:当前我们“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扬弃了一些传统模式的体制内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如:行政命令式的工作要求,工作时间内开展党的组织活动等。党建工作要求还是要保留的,但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党的组织活动还是要开展的,但不是放在工作时间。

又如:长宁区“八五”抓适应、“九五”抓发展、“十五”抓优化、“十一五”抓全面提升。发展是适应基础上的发展,优化是发展基础上的优化,提升是优化基础上的提升,这就是逐步扬弃。

再如:2006年长宁区委提出,围绕“落实、聚焦、突破”六个字的工作基调。长宁区委书记在《长宁区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党员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2008年深入推进“四个走在前列”,重点要围绕“聚焦、攻坚、提升、细化”八个字的工作基调。两个工作基调之间是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发展的关系,这就是扬弃。

三、积淀

积淀,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是大量的,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些理论创造。这种积淀,是实践检验、历史筛选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这种积淀,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底蕴更加深厚。

联系长宁区实际,1993年以来长宁区华阳街道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关心群众入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凝聚力工程”已经走过了17个春秋,期间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凝聚力工程”主动对接、主动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紧紧围绕实践党的战略目标,工作内涵不断深化,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理念与时俱进,从华阳起步,逐步推向全区,走向全市,成为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典型,成为长宁党建创新的品牌工程。华阳街道创立的“凝聚力工程”,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历史的筛选,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种积淀,就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一份贡献。

四、升华

升华,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共同富裕,1955年,毛泽东表达了这个思想。后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继而又提升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又如,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升为以人为本。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提升为科学发展观。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联系长宁区实际,长宁区委把上海市委建设“四个中心”、“四个率先”的要求结合长宁区实际提升为“四个走在前列”,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走在前列,社会事业发展走在前列,城区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城区环境品质走在前列。长宁区在区域层面上对市委关于发展的理论观点,加深认识,丰富内涵,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这就是升华。

区委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更高境界的道路,但是更高境界的实现还要靠大家辛勤的工作。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某一方面的局部升华,无数个局部升华就是整体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就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当前全党同志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次都在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努力,上海各区县从国际大都市的区域层面出发,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贡献。大家的做法既有许多共同点,又各具特色。笔者的目的就是总结长宁区的经验,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长宁长宁区理论体系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赞长宁地震台
幸福成长从“三十件事”开始——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的“幸福课堂”
My Best Friend
娘子好生猛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一世长宁”全民大晒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