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视野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10-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全球化经济

章 燕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实质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济全球化。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科技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也错综交织、相互影响,从而全球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是生产和商品跨国界后经过长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问题,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问题,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又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实质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二战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赢得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繁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资本主义通过自我更新、调节和变革,实现了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大发展,在所有制、宏观调控、分配形式、阶级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在所有制方面,当代资本主义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和体制模式,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股权分散化,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不断发展,资本占有形式日益社会化。在宏观调控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那种“守夜人”角色,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国家经济职能大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运行的无序状态。在分配形式方面,社会福利制度趋于普遍化,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阶级结构方面,随着股权分散化、法人持股普遍化以及工人阶级知识化,工人阶级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管理阶层地位提高,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所谓的“中产阶级化”,阶级结构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和较大易变性的特点。

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各国以跨国公司为尖兵,以空前的规模推进生产、资本、金融、贸易和技术的全球化,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了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经济的控制,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

3.在社会关系层面上,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实施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为经济在社会稳定条件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确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但它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危机,相反,由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一个过程”,其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局限性和弊端也全球化了。

1.经济全球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私有化程度在加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和深化,并且阻碍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国家所有制和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结构。

2.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白领工人的比例不断增加,工人的工资有所增长,职工持股现象等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实质。首先,劳资矛盾依然存在,工人受剥削的程度日益加深。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价值冲突比较严重。再次,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弱劳工、强资本的格局。

3.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种种变化不仅没有改变帝国主义的本性,没有推翻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基本原理,反而使帝国主义的罪恶本质及其给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造成的危害更加充分地暴露在世人的前面,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提供着新的证明。

三、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为克服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重矛盾,当代资本主义企图通过“不断变革”来缓解矛盾,“延长”自己的“寿命”。虽然“不断变革”能使资本主义仍有一定的生命力,但资本主义终究不能把人类社会引向“大同世界”,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将成为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前奏。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交往”的不断扩展,为社会主义价值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90年代后,微电子、信息、生物、航天术、激光、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8大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契合性,新科技革命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必将带动社会生产力朝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方向迈进。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必将推进着人们交往的“全球化”,从而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进而有助于全球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形成全球绝大多数人都受益的而不只是少数资本家“享受”的“全球大市场”,这正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推进中不断扬弃资本主义“弊端”,使资本主义内部发生某些“变化”,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经济全球化在不断扬弃资本主义的同时孕育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当今资本的全球化已引起一系列复杂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随着资本的“扩张”将继续深化和发展,最终导致资本将突破它制度的外壳而异化,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现在一些企业在管理中不但吸收职工代表参加,而且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承包制,新班组制等新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文化在发展。

(2)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了最低工资限额、低收入补贴、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金、家庭补贴、教育补贴等等。

(3)三大差别的消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这些国家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大大缩小,甚至消失。

(4)社区服务机构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服务机构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使政府的许多职能被转换到社区。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的发展局限,给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另一方面,它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已接近极限。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正如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通过深刻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剖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时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P263因为“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P263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靳辉明.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前景(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全球化经济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全球化陷阱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