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改革方案

2010-08-15 00:46杨丽珂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五年制数学课程素质

杨丽珂

(许昌卫生学校 河南 许昌 461000)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这一重要特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论是对学生后继专业课知识的学习、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还是进一步升学考试,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源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很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总体上看,数学基础知识没有达到高职数学学习起点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高级中学和本科院校的扩招,导致五年制高职生源素质下降;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学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在这种情况下,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1.高职生数学教育现状

1.1 学生数学基础差

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比较低,数学基础薄弱,接受知识慢,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尝到的失败很多,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和信心。

1.2 数学教学学时相对不足

高职学校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实训上,再加上就业的压力,学生早早出去实习,课程前移,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就被不断压缩,数学教学课时也相对较少。致使数学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突出,影响了教学质量。

1.3 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广

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反映,原来花了大力气学的数学知识很多在专业课中从没用到。这样的话,既浪费了学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有鉴于此,我们认识到,高职高等数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2.五年制高职数学改革方向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把它作为一门工具课来上。我们应认识到数学不只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不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人的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因此,一方面教师应研究如何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个工具;另一方面课上要注意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数学素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得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3.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双边活动,师生情感交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2 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累积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真正“会学”的良好习惯。

3.3 尝试由学生讲解习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以往处理习题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到讲台前给全班学生讲解习题,主要是讲解解题思路。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讲解好的学生会有一种荣誉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教学时,传统的数学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的等不能再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内容、新的重点、新的课程设置等在高职数学上都有了重大改变这一挑战。

4.1 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有的学校的做法,打破了原有教材“以元为中心”内容体系的安排方式,遵循知识体系协调、有机衔接,解题过程向下兼容、学生建构知识的原则,把高等数学设计为:(1)极限模块(极限和连续性);(2)微分模块(一元和多元函数的微分);(3)积分模块(不定积分、定积分、重积分);(4)级数模块;(5)方程模块(微分方程、线性方程);(6)概率统计模块。

4.2 适度淡化理论,加强应用教育

对高职的数学课程而言,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的不是像传统的高等数学那样重视演绎及推理,重视对定理严格证明,而是以掌握基本概念、重在以应用为目的,注重结论的应用,淡化严格的数学论证,强化几何说明。

5.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形式的改革

由于五年制高职的生源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差异很大,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使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难以对学生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基础素质为目标,贯彻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多层次数学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

6.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改革

6.1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考试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贯彻现代数学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6.2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应发挥以下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评价功能,即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导教、导学的功能。考试不是教育学生的法宝,而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舞台,使各个数学基础层次的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得到锻炼、提高,学有所得。通过考试,教师要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出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找出问题症结,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6.3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改革不是对传统的考试形式的否定,而是观念的更新。因此,不能全盘摒弃传统的笔试统考形式,而要对其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考试的内涵,使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

6.4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形式要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的特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5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形式采用多方位全面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可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20%),包括作业、提出问题、上课发言、出勤率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30%),这部分考核可以以数学建模的形式进行,分组合作完成,学生根据题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以书面的形式上交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50%),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按传统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时间为100分钟。

笔者对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时间还短,许多方面缺少经验,因此,本文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请广大同事批评指正。

[1]周明中.高职数学改革的实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J].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02,(3).

[2]叶惠英.电大五年制大专数学课程新体系构想[J].教学理论,2001,(9).

[3]朱春浩,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1,(4).

[4]王翠霞.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2,(11).

[5]郭永发.工科《高等数学》模块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

[6]萧树铁.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J].数学通报,2002,(9).

猜你喜欢
五年制数学课程素质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