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010-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幼教瑞士幼儿教师

杨 青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淄博 255100)

当前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极大重视,我国在今年也与时俱进的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有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规定,用以规范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在此举国学习贯彻新纲要精神之际,研究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学习别国先进学前教育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瑞士是世界上公认富有的国家,早在1973年开始其人均国民收入已经开始名列世界第一。其财富的来源应该归功于其教育和科研。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就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因此未受到任何国家的侵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态度让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发展经济和教育,特别是教育。瑞士从政府到民间都重视教育,对教育投入巨资,并且对教育实行宽严有度的轻松管理,形成了瑞士开放性的教育特色。相比其他国家,瑞士的开放式幼儿教育应该能够给我过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重要启示。

一、瑞士学前教育的特点

(一)瑞士学前教育的性质及其经费来源

瑞士的学前教育是非强制性的,家长可以选择孩子入学前教育机构或是在家庭接受教育。但瑞士政府鼓励家长送孩子入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从政策上为学前儿童提供条件,并从财政上给予扶持。瑞士政府规定,凡是满1500人的地区就可设置一个托儿所或幼儿园,并可向政府申请一定的资助。由此看来,瑞士幼儿园的设置相当普遍。例如德语区的苏黎世州,在70年代约有40万人口,共设有200个幼儿园,政府每年对每个幼儿园拨款4万瑞士法郎。[1]

因为是非强制的,所以幼儿也可在家庭接受教育。家长一般因为更为重视孩子家庭中与家人的沟通,因此愿意选择这种教育方式。据统计,1981年,在瑞士全国70万新生儿至6岁婴幼儿中,入幼儿园注册的只有12万多人。幼儿4岁幼儿入园率为16.2%,5岁为63.2%、6岁为94.3%。到1987—1988学年,4岁幼儿入园率增为18.9%,5岁儿童增至67.7%,入园率有明显的提高,但幼儿入园率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仍普遍存在一定差距。[2]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瑞士政府也在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调控,提高学前教育的义务性。20世纪60年代,瑞士法律规定,各州儿童至少享受1年以上的免费义务学前教育。尤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瑞士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是,通过州的立法改变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发展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要求家长为每个儿童至少提供l-2年学前教育机构所施的学前教育。社区和公共团体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各种自愿结合的社会组织,如各种基金会协会等。同时募集大批志愿人员(包括医生、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等)参加工作,建立各种咨询机构,组织父母小组,举办双亲讲座,发行婴幼儿保育和教育书刊,还在偏僻山区创建幼儿园,以推动少年儿童保教工作。

(二)瑞士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瑞士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活动(游戏活动、手工劳动、小组活动、自由活动、个人活动等)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儿童学会遵守纪律,帮助学前儿童完成由家庭到学校的自然过渡,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大纲规定幼儿园要完成七项教育内容:社会教育、感觉训练、智力教育、游戏和算术、技艺练习、音乐教育和体育。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幼儿教师把学前教育的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经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要求教师为儿童提供不同种类、不同水平的材料,让儿童自由选择、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前,瑞士学前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的“赞美”法,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教育方法开始向“拒绝”法转变,强调半权威式教育,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予以拒绝,对儿童的不正当行为予以批评。

(三)瑞士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

因为瑞士学前教育的非强制性、家长选择的开放性,政府丰富学前教育机构形式以保证本国幼儿都能受到更好的、更合适的学前教育。瑞士的学前教育机构有如下形式:

幼儿园,招收4-6岁幼儿,有的单独设立,有的附设小学。幼儿每周在园5天,每天在园4个小时(上、下午各2小时),每班幼儿限定在26-30之间。幼儿园内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多选用平房当活动室,并在园内设有大片花园,花园内设有各种游戏场所,如玩沙、荡秋千等。

“游戏小组”,招收3-5岁幼儿,不愿意送孩子入幼儿园的家长最好的选择。游戏小组一般设立在居民区附近,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养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游戏体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参加集体生活,缓解家庭的孤单感,父母如果喜欢也可以在那儿陪伴。

“摇篮”,招收6个月至6岁的儿童,为解放妇女、参与工作而由妇女组织、私人基金会或方福利部门建立。现在逐渐演变为外来打工人员子女的幼教场所。

“日间活动中心”,一般由小学附设,招收学龄前儿童。既为双职工父照顾幼儿,又能习得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等要求。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简单的教学,组织孩子做作业、做游戏,照顾幼儿的生活。

“日间妈妈”,是政府资助和监督的私人收托所。一般由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教育理念的母亲开设,把收托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放在一起照顾。

最后是为严重残缺儿童开设的特别幼儿园,据介绍,瑞士35%的残缺儿在3岁前就被发现,他们可以在特殊的幼儿园接受教育和矫治。瑞士各地区都有被早期发现的残障儿童治疗中心以及相应的巡治疗机构,其经费都政府出资。[1]

瑞士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在瑞士的幼教机构一向主张给孩子自由,以鼓励和培养自主能力为主。从细节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1]

(1)吃饭从来不喂

(四)瑞士学前教育的理念

每到吃饭时间都由老师来给孩子们分配食物。这里的老师不会“强行摊派”,而是根据孩子的情况有选择的多给或是少给,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吃就不给。除非孩子身体不允许的情况,教师坚决不喂饭,老师只会比划着用勺的动作,启发孩子吃饭。在瑞士,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认为只有让孩子自己主动吃才能吃得多吃得好。

(2)午觉睡不睡,自己说了算

午睡是孩子每天的必修课。国内关于幼儿园午睡的问题一般坚持集体行动集体要求,对于不愿午睡的孩子通过哄也要达到集体一致的目标。但在瑞士,是不是睡午觉,由孩子说了算。某些孩子精力充沛,不愿午休,老师也不强求。他们会让孩子到另外的教室独自玩耍,只要保证不影响其他孩子休息就可以了。

(3)在幼儿园的活动自主性较大

在集体游戏时,对孩子们不准确的动作老师不多纠正。老师们认为:同一种游戏在一段时期内反复多次,这样孩子们就能从不会到会、从不准确到比较准确了。若是过多地为孩子纠正,就养成了依赖心理,什么事做不好都会求助于人,而不愿自己努力了。瑞士的幼儿园为孩子们设立了许多不同的游戏角,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游戏的时间和要求教师也不作具体要求,比如绘画活动,只要求孩子们在一周内自觉完成,这样就给了孩子们学习自己安排事情的机会。

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呼吁全社会关注学前教育

在瑞士,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大大加快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保证了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高消费的局面,家庭最大的负担就是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这种学前教育的高消费成为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这不可否认,但同时严重影响到了全社会学前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学前教育地域性质量的差异。在一些偏远农村学前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师资情况差,加上家庭经济负担重,导致一些适龄儿童不能接受到相应教育或接受的教育质量差,严重影响到这些孩子的发展。

2010年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特别是提到“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3]从以上文件精神可以看到国家在关注学前教育、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上的决心和举措。

国家虽然从文件到政策都把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作为新时期发展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政策的提出到实施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途径,更需要国家相应监督机制的参与。

(二)树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

学前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态度,为将来生活学习打好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仗幼儿教师来完成。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责任,更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水平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重要性。

瑞士幼儿教师心目中的开放性教育理念,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与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传统教育不论幼儿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受封建教育的影响,崇尚教师至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导致幼儿教育的结果偏离学前教育的目标。这种长久的错误观念应该尽快并彻底的发生转变,一切以幼儿为中心,围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态度,为将来生活学习打好基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幼儿教育才是值得称颂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3]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国家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我国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认定制度已经基本完善,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需要加强在校期间的学习,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训练,缩短幼儿教师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时间。这正是目前幼教师资方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建立人性化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

瑞士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用“细致入微”来形容。每个城市按人口数量设立幼儿园。通常情况下,无论城市还是偏远山区,每1500人的居民区可设一个幼儿园,国家巨大的投资保证了幼儿园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另外,丰富的幼教机构形式,为家长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保证了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实际上从瑞士政府的上述做法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和政府在从各方面为学前儿童接受教育提供条件,让适龄儿童和家长都能随意选择到更适合的学前教育。

相比之下,我国的幼教机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托儿所主要招收3岁前的幼儿。幼儿园有公办的和私立之分,主要招收3-6的幼儿,学前班主要招收6-7岁的幼儿。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基本上没有幼教机构。很多幼儿因为没有便利的入园条件而放弃接受学前教育。即使有的农村地区设有幼教机构,其教育质量与城市地区也相差甚远。针对我国现存的学前教育硬件方面的弱势,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建立人性化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应当成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3]我们应该在国家大好政策形势下,着力执行国家相应举措,通过国家允许的各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形式,保证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等幼儿都能接受的水平大致一致的学前教育。

另外,为了便于家长为适龄幼儿选择合适的幼教机构,还应加强学前教育事业的公开化程度,把一切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事情都公之于众。比如大到这个地区幼儿园的分布图,小到幼儿园园所动态、班级管理、卫生保健、营养食谱、家园互动、育儿知识等的详细材料,都要介绍得清清楚楚,方便家长分享交流。此外,我国幼教政策法规、幼教动态、本地区发展现状、前沿教育交流等内容都应该能让家长和相关幼儿教育工作者方便的查询到,并要适时更新这些内容,以体现政府的权威性、引领性、时效性;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在根本上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态度,只有主动服务,重视细节,并持之以恒,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1]杨焕兰.瑞士幼儿教育对我国幼教发展的启示[J].青年教师,2008(10).

[2]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2010.

猜你喜欢
幼教瑞士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2019中国玩具、婴童、幼教和授权四展图集
2019 CPE中国幼教展盛大举行 聚合全球资源引领幼教趋势
瑞士镇迷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一起游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