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蕹菜白锈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2010-08-15 00:49撰文邹秀香周桂乐周坤生钟永来胡伟文
中国果菜 2010年5期
关键词:安福县蕹菜锈病

撰文/邹秀香 周桂乐 周坤生 钟永来* 胡伟文**

**江西省安福县农业执法大队

安福县地处赣中,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早春大棚蕹菜(空心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蕹菜白锈病由原来的零星少量发生转变成危害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0%以上,严重年份发病面积达60%,严重威胁我县的蔬菜生产。

1、发病症状

该病在我县从每年的4月份到1 0月份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蕹菜叶片,也危害茎。发病初叶正面产生黄色近圆形病斑,或不规则形重叠斑,1~2天后叶背生白色疱斑。侵染后如遇低温,叶面可产生无数深色小麻点,叶背少见白色疱斑,叶片畸形常呈新月形或拱形。白锈斑破裂散发出白色粉未(孢子囊)之后,病叶干枯脱落。茎基部或根部感染,产生淡黄褐色肿瘤,大小不一,无一定形状。病株叶背或肿茎产生白色疱斑,是本病最主要特征。

2、发病规律

本病由旋花白锈病菌侵染所致,为专性寄生菌。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厩肥或混杂在种子上越冬。来年温度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长出芽管从幼嫩叶片气孔侵入。田间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产生的孢子扩大再侵染。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为l 5—35℃,最适温度为25—30℃。一般植株叶面水膜保持只要5—6小时,夜间温度21℃,在病菌数量充足条件下可引起普遍发病。棚栽蕹菜常在灌水后开始发病。

3、综合防治

3.1 实行轮作。与非旋花作物间隔2年轮作或水淹大棚菜地数日,能有效切断下茬卵孢子侵染来源。

3.2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采取前轻后重追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夏秋季早晨 浇水,冲掉叶面露水,切断病菌侵染来源。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集中处理,每年收获结束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

3.3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白锈病的有效途径。如引进细叶通菜和柳叶菜等蕹菜品种,具有一定的形态抗病作用。

3.4 化学防治。掌握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粉剂700倍液。每7—9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安福县蕹菜锈病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南方奇蔬
——蕹菜
南方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多功能时空演变及协同与权衡研究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广州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安福县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小麦锈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