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遭遇低温寒潮早春田间管理措施

2010-08-15 00:44董家行郑淑清赵增林魏世峰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死苗寒潮墒情

董家行,郑淑清,赵增林,魏世峰

(1静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静海 301600;2静海县农业局,天津 静海 301600)

2009年11月初,我国大范围降雪,气温骤降10℃以上。天津同样遭遇寒潮降雪天气,最低气温达到-15.7℃,11月中旬全市再次大范围降雪,使部分小麦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由于突然降温,小麦未经抗寒锻炼,部分麦苗叶片受冻,变黄、变干,停止地上部分生长,分蘖受到影响,小蘖未能伸出,致使冬前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小,多数麦田没能达到壮苗标准提前越冬。2010年1月份以来北方地区又遭遇特别严寒气候,北京出现近40 a来的最低气温,天津也出现-16℃以上的持续低温,对小麦能否安全越冬形成严峻的考验。

1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9年11月以来,几次大范围降雪,对补充小麦田间墒情和踏实土壤十分有利,一些秸秆还田未镇压的麦田或镇压不理想的麦田,通过降水,也可以得到进一步踏实土壤,避免或减少因土壤暄松、根际透风而造成的干旱死苗、死茎,可抵消一部分由于寒冷对小麦安全越冬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由于近几年天津小麦播期普遍后延,基本消灭了旺长苗,减轻了由于旺苗发育过快导致抗寒能力降低而造成的冻害死苗现象。但是,由于天津地区冬前气象条件较差,加之遭遇了寒潮低温天气,致使小麦生长量不足,分蘖偏少,三类苗增加。据统计,全市一类麦41 000 hm2、二类麦3 500 hm2、三类麦3 400 hm2,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二类麦所占比例各下降10%,三类麦所占比例增加20.3%。2009年11月15日停止生长,冬前小麦叶龄在3.5~5,比2008年少近1片叶,冬前弱苗的增加不利于越冬。由于近年来的暖冬现象,掩盖了一些品种抗寒性较差的弊端,一些人忽视了对小麦春化特性及适宜地区的选择,从南部地区引种了一些半冬性品种,加之部分麦田管理粗放,遭遇今年的暴雪寒潮,必将面临安全越冬的考验。

2 针对当前现状的主要应对措施

2.1 明确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立足早管,狠抓落实。

2.2 制定具体措施

根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的意见,应针对2009年天津市小麦苗情长势特点,早春要以突出抗旱保墒,强化防冻防灾,促弱转壮、增加群体为主攻目标,早抓早管,促苗早发,狠抓关键技术落实,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争取小麦再获丰收。

2.2.1 早春冻融交替期

各类麦田均应加强中耕松土(划锄),以提高地温,减少墒情损失,还可弥实麦田地表裂缝,减轻早春的寒风飕根造成的死苗、死茎现象。对部分播种质量差、土暄、浇蒙头水后土壤有裂缝的麦田,在天气稍回暖,表层土壤变干后,应在晴暖天气中午镇压,弥合土壤裂缝,保墒防寒,促苗早发稳长。加强宣传和看护,严禁麦田放牧。避免造成麦田绿叶面积减少,死苗率提高,返青慢,影响小麦产量。

2.2.2 返青期

已经出现死苗死茎、受冻较重的麦田,应改变正常年份延后浇返清水和不施返青肥的做法,在返青后适当灌水并施用化肥,促进小蘖生长,增加成穗群体。推荐施肥量尿素(5~10)kg/667 m2左右,缺磷麦田可追施磷酸二铵5 kg/667 m2左右,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要及早进行锄划,增温保墒,促进麦苗早返青、早长分蘖和新根。

2.2.3 起身期

群体适中或冻害较轻的麦田,不提倡肥水管理,仍把灌水追肥推迟到拔节期进行,对群体偏小、受冻较重或土壤墒情不足;或底肥施用量较少的麦田可适当进行灌水追肥,推荐施肥量为尿素(5~7)kg/667 m2。但各类麦田在起身期均应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尤其要注意监测纹枯病、锈病的发生并及时有效防治。

2.2.4 拔节期

各类麦田均应重点灌水追肥,巩固大蘖成穗、确保成穗群体、争取大穗大粒,春季未追过肥的麦田,推荐施肥量为施尿素(10~15)kg/667 m2,返青或起身期已追过肥的麦田施尿素(5~10)kg/667 m2。同时应注意监测白粉病、锈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防治。

2.2.5 扬花灌浆期

各类麦田均应重点做好小麦蚜虫、吸浆虫的有效防治,减少损失,确保籽粒灌浆饱满,同时应注意后期预防干热风危害,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收获,躲避烂场雨,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死苗寒潮墒情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
寒潮悄然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