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建设的探讨

2010-08-15 00:51余先纯李湘苏易雪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医用化学医学院校医用

余先纯,李湘苏,易雪静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2.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2)

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建设的探讨

余先纯1,李湘苏2,易雪静1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2.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2)

现分析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的现状,探讨教材建设和改革的原则,提出通过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强调内容的启发性、注重图文并茂、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等多种途径来完善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的教材建设。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建设

在高职教育中,教材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材要充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教学大纲又是依据高职院校的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制订的,因此,评价一部教材好坏的标准应该是它的实用价值的高低[1]。

医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它既涉及化学知识,又包含医学方面的内容,是联系化学和医学的纽带,所以《医用化学》教材的内容应该是既为学生补充化学知识,又为其学好基础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高职医学院校所使用的《医用化学》教材来看,其往往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因此,如何创新《医用化学》教材的内容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应该是《医用化学》教材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1 《医用化学》教材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医用化学》教材的种类繁多,其中也不乏精品教材,但更多教材内容的交叉、同质化现象严重[1]。由于许多教材仍然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过于重视化学原理,使得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低,医用化学的系统性内容与基础医学本身的需要存在冲突,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个目标相违背。而《医用化学》教材中较多的纯化学理论和概念又让学生觉得生疏难懂,如:有效碰撞理论、马氏规则、能量最低原理、洪德规则、缓冲作用原理等内容对一般高职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难以掌握。因此,课堂上讲述过多的理论将导致学生对医用化学课程的兴趣不高、重视不够,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 《医用化学》教材建设的原则

高职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对学生不一定要求其成为未来学术发展的带头人,但必须是具有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能够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所以,《医用化学》教材的改革必须遵循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2.1 实用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化学靠近医学”改为“医学需要化学”[2],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实用和够用为基本原则,注意反映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讲授医学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化结构理论,删除深奥的化学反应机理,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2]”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和情感出发,适当淡化学科意识,降低知识的难度和深度,着力于讲授满足卫生职业教育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努力实现教学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创新性。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章节顺序,把日常生活实例与基础化学、基础医学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例如讲授蛋白质的性质及用途时,可首先提问:(1)人体内有哪些氨基酸?哪些是必需氨基酸?在哪些食物中可获得丰富的蛋白质[3]?(2)误服重金属盐后,可用什么方法减少重金属盐对人体的危害[3]?(3)烫发时头发中蛋白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加酶洗衣粉应如何正确使用[4]?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例引出所要讲解的基础医用化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结合医学实践、当前社会热点、临床医学实际来讲解,例如讲解“溶液的渗透和溶液的渗透压”这一章节时,就可以结合临床实际介绍临床上的血液透析,结合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的原理说明如何利用人造的半透膜做成的封套或微小的空心纤维(人工肾脏),使患者的血液流经其间,封套或微小的空心纤维外面有透析液流过,使血液中的废物如尿素、尿酸、肌氨酸酐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离子、醋酸盐等电解质和碱基进入到血液中,以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要物质的目的,从而使患者血液中的废物扩散到灌入的透析液中,然后使之流出体外,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这样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运用化学知识和基础医学理论的能力。

2.2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当代教育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专门的规定,高职医学院校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选用《医用化学》教材时不仅要注重于现在,还要着眼于未来,教学目标应该具有长远规划,应能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性原则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强对技能的掌握以及改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故应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摆脱传统教材的模式限制,走出本科教材“压缩版”的阴影,实现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的目标,注重技能培养,淡化理论,以专业需要为主线,实验教材为主体,实验技能为目标,以实现实验理论教材一体化[5]。这样不仅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为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可能性。如现在课程改革中所采用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就是发展性原则的具体体现[6],也适合《医用化学》教材的改革,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能够为学生的择业、转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医用化学》教材建设的途径

通过对上述状况的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建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3.1 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化学到底要解决医学中的什么问题?化学能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认识人体有何种帮助?这些问题均是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医学中存在的化学问题确定教材内容,构建化学和医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知识结构体系。

高职医学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而医学教育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和连续性强的特点,“掌握会学的方法,培养会学的能力”应该是医用化学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7],因此,教材建设改革就必须围绕这个目的来实施,适当注意化学本身的系统性,同时重视化学与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满足当前医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实际需要,而非“本科压缩式”的教学模式[7]。

3.2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现代医学的发展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从主要研究人体自身的变化扩展到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健康的影响。医学教育应当适应医学模式的这种转变,作为基础课的医用化学的教学也不例外。

根据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高职医学院校的具体情况,在医用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合理地阐述理论知识、注意与中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增补部分实用性内容,使高职医用化学教学向临床医学实践倾斜。目前的《医用化学》教材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两部分内容,内容丰富、系统性强,但所涉及的理论也很多,如化学平衡理论、诱导效应对马氏规则的解释、对应异构和构象异构、费歇尔投影和亲电反应与亲核反应等,高职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否有深入学习与掌握这些知识的必要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又如农药中毒的防治是农村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教材中对此又涉及甚少。

3.3 强调内容的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可以说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所推崇的优秀教学模式之一,而启发式教学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并加以强调。因此在《医用化学》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中要有特别的体现。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精心设计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着重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着重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编写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能力,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而启发性教材和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优秀教材都十分重视体现启发性教学的特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仅注重重要内容的编排和取舍,强调“知其然”,还要强调“知其所以然”,而且对有些重要内容还可以进行重点强调和提示,如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在适当的位置表示出来。这样,在加深学生印象和记忆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将知识学活,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

此外,还可以设计内容精彩的医学和化学知识链接及思考与讨论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掌握学习医学基础课、专业课所必备的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其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3.4 注重图文并茂

图片和图像具有直观的特点,有时候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而高职学生的平均年龄要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小,图片和图像可能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材编排和教学的安排上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将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和演示实验结果以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叙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以通俗的形式来说明难懂的化学概念、医学理论,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从图片中就能领会知识的精要,加深印象,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暗室中的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溶液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胶体溶液中有一道明亮的光柱的精美图片就能加深学生对丁铎尔现象的理解;又如,银镜现象、斐林反应等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并配以文字说明比只用文字说明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

3.5 努力创新实验教学

临床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实验教学是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教材中的实验缺乏设计性、综合性、探索性内容。因此,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应创新实验教学,可以增设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小结、教师总结的互动式教学内容。同时,在创新实验内容的过程中,还可以在调整、合并传统实验项目或单元操作的基础上,推出模拟科研过程的大型综合实验。例如制备解热镇痛的常用药阿司匹林时,在教材中可设计实验:取少量粗制品和精制品药物分别溶于乙醇中,各加入2滴1%三氯化铁溶液,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并比较纯度,最后用分光光度法对Fe3+进行测定,这种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当然,开放实验室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可增设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性实验的一些主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未知。例如,化学中溶液的稀释就能与医院里最为常见的消毒酒精和生理盐水的配制相联系,在教材的编写与设计中就可以增设走访医院有关科室的内容,通过了解消毒酒精与生理盐水的规格、配制方法,并对所配制的溶液进行验证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将基础化学和基础医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笔者针对目前教学中的一些制约因素,提出了通过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强调内容的启发性、注重图文并茂和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等多种途径来完善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向社会输出更好、更多的具有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1]刘铁生,吴飓,肖伟杰.基于校本教材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23):61~62.

[2]殷慧.高职化学教材改革的几点看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24):51~52.

[3]余先纯,赵笑虹.医学化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湘苏,赵笑虹.医用化学基础[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5]姜炜,曹海燕,苗靖.《医用化学实验》教材编写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5,6(3):51~52.

[6]郭辉,李楠.教材改革与创新教育[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8):155~156.

[7]余先纯.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9):50~52.

[8]黄姝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3(23):29~30.

G423.3

A

1671-1246(2010)06-0138-03

猜你喜欢
医用化学医学院校医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PBL与TBL联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留学生医用化学全英文授课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