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发展及对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2010-08-15 00:51容振勤王喜德陈衍中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广东省中医药

容振勤,王喜德,陈衍中

(江门中医药学校,广东 江门 529000)

我校发展及对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容振勤,王喜德,陈衍中

(江门中医药学校,广东 江门 529000)

现以我校的发展为例,对我国中医药职业教育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在中医药学校的升格、“3+2”办学模式、农村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开发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

中医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思考;建议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形势下,作为长期工作在中医药基层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和管理者,我们就中医药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谈一点想法和思路。

1 我校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中医药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1.1 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以中医药教育为主的全日制中等中医药学校。自1992年由广东省江门卫生学校升格更名为广东江门中医药学校以来,我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地域优势,特别是在2006年以来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氛围下,我校在内涵建设中,把专业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办学模式创新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力争把我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及实践,现在我校已成为一所规模较大、专业相对齐全、办学较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校。

我校2004年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评估,2005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校验收。2008年通过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复评。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竞争力十强及广东省优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

目前我校共有专任教师1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7人,具有中级职称者4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1人,“双师型”教师59人。各类层次学生人数达8 224人。在专业建设上,以中医中药为骨干专业,带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开发和建设,构建以中医药为主,其他相关专业为辅的专业建设体系。目前我校在中医药方面的专业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药制药、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医护理、中药营销和中医康复。

1.2 近年来中医药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1.2.1 利用地缘优势,加快中医药专业建设步伐 广东省江门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情结和中医药文化底蕴,这是侨乡文化的一大特色。目前广东省只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以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的研究性大学,至今还没有一所中医药高职学校或普通专科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这个层次上,目前广东省有3所国家重点中医药学校。我校处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珠三角地区,这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根据广东省目前中医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走访了近邻的几省区,在充分借鉴外省办学经验的同时,根据广东省、江门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我校中医药专业建设的基本架构,就是以中西医结合和中药专业为2个支撑点,在重点建设好这2个专业的同时,不断拓宽相关专业的领域,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和中药为特色,中医药相关专业和方向为辅助的中医药专业体系。实践证明,我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学校的声誉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1.2.2 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力度 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对其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积极营造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中医药学校的办学特点,我校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祖国的中医药名人画像、广东省的常用中药图谱与校园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学生每到一处都可以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祖国,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把握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的热情。

1.2.3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联合办学 我校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已有十年。我校利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品牌,吸引学生。因此,多年来生源好,所开设专业符合我校的办学优势。我校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中药、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都是我校的优势专业,师资力量强,实验条件好,这是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能够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联合办学,使我校的办学层次有了大专和本科,办学形式有了业余与全日制,丰富了我校的办学实践,我校中医中药类学生的比例逐步增加了。

1.2.4 中医药师资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校特别注重引进具有高学历的中医药教师,目前我校已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中医药教师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已占到教师总数的3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0%。

2 对中医药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1 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专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卫生职业教育有别于一般职业教育,特别是在目前生源素质下降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符合卫生行业要求的技术人才,这已经成为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同行的共识。目前广东省3所国家重点中医药学校都把升格为高等中医药专科学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但与相邻省区相比,广东省至今还没有一所中医药高职学校,因此广东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是相对滞后的,也是与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不相适应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加强对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中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速对乡村医生和中药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培养与培训,积极推行以专业岗位技术、技能训练为主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试办、创办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要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提高对中医药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加强对中医药职业教育进行管理和指导,合理规划,为中医药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使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2.2 实行“3+2”办学模式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3+2”高职班办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笔者认为这一办学模式特别适合于卫生职业学校。一是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卫生类学校的生源问题;二是可以较好地解决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问题,使之适应卫生行业的发展需要;三是目前卫生类国家重点学校已完全具备这种办学能力;四是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中医药专业,也适用于其他卫生类专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应就这个问题达成共识,为卫生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提供一个新的办学模式。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升格问题持比较慎重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比较严峻。在卫生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升格以前,实行“3+2”办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将此作为升格以前的一个过渡。通过对“3+2”办学模式的实践,可以为卫生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积累更多的经验。

2.3 中医专业与农村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问题

除几个西部省份以外,教育部自2007年取消了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中医专业以后,对我国的中等中医药学校的影响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等中医药学校没有中医专业,学校已经变得不伦不类;二是为了加强中等中医药教师队伍建设而引进的一大批中医专业的教师无用武之地;三是大量中医实训设备的浪费;四是目前农村基层卫生院或是乡村医疗机构对中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缺医少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瓶颈,因此提高农村中医药人员素质,疏通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是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对此,中医药职业教育务必面向农村和社区,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培养一批掌握中西两法的乡村医生。另一方面通过招生制度的改革,在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开办面向农村的中医药教育,实行与卫生保健专业一样的招生政策,为农村基层卫生院或乡村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实用型人才。就广东省而言,中医人才的断层和缺乏十分严重,没有正规学历的中医医生仍是基层卫生院的主力。因此我们强烈盼望国家重新审视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这2个专业的招生问题。如果这2个专业采用“3+2”的办学模式会更好。

2.4 教育体制与教育改革的问题

教育体制与教育改革的问题是目前我们这类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改革必须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中医药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医药学校与医疗、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医、教、研联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医、教、研力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要加强校际交流活动,突破单一学校办学的局限性,推进校际之间联合办学、社会参与办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联合办学关系。中医药学校应与企业、医院联合办学,共建中医药类专业。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要组织力量对现有中医药学科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科学地划分学科领域,加强专业和学科内涵建设,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发展新兴学科。逐步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为课程建设奠定基础。中医药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的改革,要根据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特点,注重研究中医药课程体系,吸收学科的新进展,充分体现现代中医药临床、生产、科研的新成果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新成就。

2.5 中医药新专业开发的问题

广东省作为全国中医药建设的“排头兵”,其中医药职业教育任重道远,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职业教育在建设中医药强省中的作用,在专业建设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进一步繁荣中医药文化事业,始终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对开发新专业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我们认为,中医美容、中药营销、中药制剂和中药药膳这4个专业在本地区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我校重点开发了这4个新专业,以进一步构建我校完整的中医药专业体系,下一步我校还准备开发中药鉴定与栽培技术等新专业。

G630

A

1671-1246(2010)06-0005-0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广东省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