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和创新

2010-08-15 00:48党玲曲少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发展

党玲,曲少杰

(1.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天水741001;2.天水职业技术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和创新

党玲1,曲少杰2

(1.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天水741001;2.天水职业技术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执政党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丰富发展和继承创新,再到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一过程,深化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历史演进;创新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执政党的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些列基本问题,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努力。随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并最终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初步形成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尽快摆脱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力求认识和掌握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初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认识。

第一,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建国初期,强国意识一直主导着开国领袖们的思想和实践,实现国家强盛便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国目标中的应有之义。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强国之路在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日本为什么敢于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就需要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老百姓为什么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工业,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1]第3卷,147他认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第3卷,1080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新中国建立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明确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向全国人民宣告:“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第6卷,350与此同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这是我们党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的开幕词中都再次强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第7卷,241956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模式和发展目标。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宣告:一定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宏伟目标,并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体现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致力要建设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而且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毛泽东提出和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第7卷,23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重申了这一方针,进一步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第7卷,228的方针,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具体化。这一方针是毛泽东把群众路线的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体现。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制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初步解决和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什么,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对于共和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其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其一切行动的宗旨是代表好、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第3卷,1004“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第3卷,1096他强调我们党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他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建国以后,党章和宪法都确立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表明了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目标,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为谁发展的问题。

第三,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自己缺乏经验,对于如何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一开始我们党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建设道路,完全照搬了苏联模式。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也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显现,毛泽东认识到必须搞清楚学习与照抄照搬、学习与借鉴的区别。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第7卷,41毛泽东对苏联经验和我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在《论十大关系》中阐明了一个基本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借鉴别国经验,走自己的路,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基本思想为即将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解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发展的问题。

第四,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斯大林提出“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他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的事实,突出了同一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由于他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把动力论建立在了无矛盾的基础上,使其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与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无疑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一次揭示和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整体上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围绕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发展的目的和价值追求是什么、依靠谁来发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和观点,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得以初步形成。它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3]192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再加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还很短暂,导致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错误认识,没有能够找到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途径。然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系统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总结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作出了重大调整和发展,在理论上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在实践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第一,邓小平继承并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内涵。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但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目标存在着只限于物质层面的局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党对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上,他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4]第2卷,250中共十三大确立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性,弥补了“四个现代化”只限于物质层面的不足,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统一体,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符合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的发展目标。

第二,确定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文革”结束后,如何从过去僵化的思想和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任务,成为当时党必须解决的问题。强国与富民是迄今最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但不论强国还是富民都必须靠发展才能实现,发展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真分析了二战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论断。在这一时代主题下,发展对我国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明确提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4]第3卷,377从而深刻阐明了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依据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三大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从而在回答了要不要发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什么的问题。

第三,找到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创造性地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面对十年浩劫后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严峻困难,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较快的速度。他说:“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4]第3卷,255当然,邓小平主张的快速发展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是“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4]第3卷,377

要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虽然毛泽东从理论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他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没有正确解决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邓小平坚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但又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4]第2卷,182他认为,这些基本矛盾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就是发展生产力与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其他方面体制的矛盾,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国之路。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坚持和继承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观中的正确思想,不断解放思想,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问题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同时,把人民的实际利益和愿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改革发展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历史表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在这些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继承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观点,而且在应对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新挑战、新问题中对发展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观点。

第一,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第3卷,1079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则从党担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第3卷,538-539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党对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的清醒认识,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丰富发展了党关于发展重要性的思想。

第二,提出并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逐渐突出,我们党也开始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5]第3卷,295他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5]第3卷,276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新时期,江泽民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质量的发展路子;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核心是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两个转变”;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关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思考,它奠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基调。

四、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6]1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15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贡献,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党对发展内涵的科学认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以致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使发展过程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这一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正是对这一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7]396这里的发展“就是要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7]850这里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7]850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理念,实现了党在发展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和根本方法。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我国发展的主要方式。进入新世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发展方式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对教育、精品文化、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不断上升。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这一整套发展要求和根本方法,是党在如何发展问题上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确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突破了过去人们从物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那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的局限,强调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确定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我国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了党在发展的价值目标即为谁发展问题上认识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对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有过论述,但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总概念,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发展理论上的一大创新。科学发展观以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系统的理论说明和论证,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这一科学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独创性贡献。

[1]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张万余〕

A8

A

1671-1351(2010)06-0076-05

2010-10-05

党玲(1964-),女,甘肃武威人,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