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外实践平台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0-08-15 00:44郑学良胡永良章美仁陈荣钦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课外竞赛应用型

郑学良,胡永良,章美仁,陈荣钦

(台州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构建课外实践平台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郑学良,胡永良,章美仁,陈荣钦

(台州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院追求的办学特色。特色的培育与彰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外(或自修)时间的利用,构建有效的课外实践平台,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构建;实践平台;应用型人才

根据台州学院“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我们理清了我院的办学思路:以社

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保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品质与应用能力,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们追求的办学特色。围绕特色培育,我们首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优化,突出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增加了实践性课程和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其次,选好优秀教材,特别重视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性、应用型教材;构建实践教学方案,强调三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训与科研相结合,校外与校内相结合,同时加强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特色培育初见成效。

我们认为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多年以来,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重要呼应和补充,我们考虑构建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引导和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到相关实践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1 课外实践平台的构建

根据我院专业情况,我们主要构建了以下一些课外实践平台。

1.1 学科竞赛训练平台

我院承担了多项学科竞赛组织和指导工作,主要有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程序设计竞赛,另外还有多媒体作品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众所周知,学科竞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参赛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竞赛留有充分余地给参赛者发挥其聪明的才智和创新精神。训练和参赛是一个不断指导、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科竞赛是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训练途径,学科竞赛是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最好载体之一。因此,学科竞赛的训练和竞赛成绩一直备受用人单位关注和认同,往往被作为录用人才的重要条件。多年来,我院在学科竞赛工作中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参赛学生毕竟少数,且集训时间较短,绝大部分参赛学生并未从中受益。

我们认为,这有如体育比赛,依靠训练使少数运动员摘取金牌固然是重要的,但全民健身运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才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多年以来,我们在重视学科竞赛的同时,更注重训练。考虑到不同学科竞赛的相关性,我们将师资、场地、设备和参赛学生加以整合。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训练,创造条件,让学生课外时间随时可参加训练,效果是明显的。例如,我们搭建了程序设计竞赛的成绩评判体系,学生可随时参赛,目前注册学生2000多人。

1.2 IT设计工作室

学院成立了“IT设计工作室”,形成了指导教师团队,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工作室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实践平台,工作室内容包括:网站设计与开发、课件制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支撑与咨询、数据优化与维护、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逐步展开。我们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外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践问题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服务能力。

1.3 引进专业培训机构,设立培训点

多年以来,我们集中走访了一些企业,同时访问了一批毕业生,就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作过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还比较旺盛,但学生要想顺利应聘到较高职位,在学校人才出口与企业人才进口之间需要一个有效的对接。根据一些兄弟院校的经验,我们与达内(Tarena)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心)联系,拟在我校设计Sun Java软件实训基地。加拿大达内,其课程设计引入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需要,自进驻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学生高薪就业解决方案的研究,并与国际知名厂商Sun携手Java人才的培育,与全国数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人才输送通道。我们希望专业水平较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能积极参加培训,争取顺利应聘代较高技术或管理职位。

1.4 建立全面或全程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

我院一直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工作,在杭州、宁波、台州等地选择了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作为专业实习基地,几年来对于学生的实习内容、要求、评价等方面作过调整和改革,专业实习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如果能够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经常性实践场所,则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将十分重要。多年以来,我们在专业实践基地中,选择伟星集团作为全面和全程合作的实习基地。在人才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来校指导、上课、讲座逐步成为常态。根据教学内容,毕业论文需要等,学生可利用课外实践,到企业参加相关实践,使学生能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1.5 拓广和深化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学生的调研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学院精心组织实施,学生积极参与,坚持不懈,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学生的思想觉悟,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多年以来围绕办学特色培育,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这一主题,我们拓广和充实了学生调研活动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例如,我们从今年开始,安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暑假系列调研活动,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使用情况调研、企业信息化使用情况调研、IT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等。让学生在校期间,从大一到大三,每年暑假完成一项调研,从而使学生了解企业,贴近社会,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较快适应社会环境,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若干体会与思考

2.1 课外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

为使课外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首先,我们要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特别是自身的应用能力水平。学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加短期的应用性能力培训,例如数据库应用培训、网络工程培训、嵌入式系统培训等。我们号召和提倡教师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又在岗位聘任和教师业绩考核中对在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倾斜。其次,做好学生的引导和组织工作,学院将课外实践作为学生课外学分获得的主要途径以及作为暑假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其作为就业推荐条件。

2.2 课外实践活动的目标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实践活动,是对教学计划中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补充。其次,将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引导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真正以学习为中心,全面提高素质与能力;对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对于促进师生交流、互动、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工。最后,我们希望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推进就业率提高,提升就业质量与水平。

2.3 处理好特色培育工作中的两个关系

首先,培育办学特色的最后落脚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要为特色而特色,更不要伪特色。把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能力作为特色培育的重点。另一方面,办学特色的培育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课外实践平台的搭建,课外实践活动的展开,内容的设计、考核、评价都应该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它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或补充,特色的培育或形成,应该建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落实,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否则,就可能本末倒置,功亏一篑。

[1]蒋开东.地方高校学科特色的培育及其实现——以宁波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1).

[2]曾飞熊.深化课改实验,培育办学特色[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05).

[3]杨怀恩.传承晋商精神,彰显办学特色,培育商科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07).

[4]孔晓红.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地方化背景下的特色培育策略[J].浙江学刊,2008(02).

[5]盛世高.培育和凝炼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7(03).

Building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Platform and Strengthening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Talents

ZHENG Xue-liang,HU Yong-liang,ZHANG Mei-ren,CHEN Rong-qi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China)

Taizhou University is characterized by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of innovative ability.The cultiv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need long-term cumulative process,and should be permeated with all aspects of teaching,including the using of spare(or self-study)time,the building of effective practice platform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on practice, all of which will play strong roles in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talents

building;practice platform;practical talents

耿继祥)

TG146.4

A

1672-3708(2010)03-0062-03

2009-09-11;

2009-12-01

台州学院教学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郑学良(1954- ),男,浙江临海人,教授,主要从事复分析及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外竞赛应用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满课外班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看竞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思维竞赛(3)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