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标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①

2010-08-15 00:49李文芳
关键词:课程设计工程专业

李文芳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基于职业标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①

李文芳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目前,长江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优化;缺乏“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对基于职业标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加强基于执业要求的“双师”队伍建设,能培养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具备主动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工程管理;综合素质;整合;职业标准

一、现状分析

工程管理涉及学科面广,学生不仅需要有工程教育的背景,还需要有管理、经济、法律的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背景。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长江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构建了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搭设了“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平台,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的知识模块,实现了以工程技术为依托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工程管理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按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四类平台课程知识。课程学习时,通常以理论传授和知识讲解为主。如果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联系实际不够的现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读书本、死记硬背理论,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二)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优化

课程设计内容重复。在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排工程进度,这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编制进度计划工作重叠;毕业设计投标书的编制还是重复这些内容。

时间安排跨度大。2003年以后我国的工程计价模式发生了变化,企业自主报价、合理低价中标成为投标报价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人对如何完成投标项目的总体规划,代表着投标人生产能力的高低。同时,施工组织设计决定着采取何种施工方法,采取何种技术措施,相应也就决定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单价以及措施项目清单的报价。但是在教学安排上,工程估价综合实践与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时间跨度大,且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安排在工程估价综合实践之后,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计算机技术没有很好地应用。随着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利用传统手工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进度,已不能满足复杂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目前部分课程设计仍局限于手工操作,不能较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

(三)缺乏“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十分广泛,除了从事科研、教学及相关政府部门工作外,可在项目全过程任一阶段执业。同时,工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工程管理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土木建设工程管理,而应该包括范围更广的其他工程。但我国高等教育沿袭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使学生缺乏“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应聘工作时对土木工程之外的领域信心不足,出现就业面相对较窄的局面。

二、基于职业标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方法

(一)对教学计划进行整体优化

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该面对社会,着眼于人才市场的需要,这也是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重要依据。在教学安排上,妥善处理德智体诸方面、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等各方面的关系,并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及课程之间的衔接。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以建筑管理为核心向建筑安装、道路、桥梁、市政管网、电器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扩展,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专业才能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课程交叉的知识加以整合,比如,《工程经济学》和《工程概预算与造价管理》课程中都涉及到资金的时间价值知识点,以《工程经济学》为主;《施工组织学》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都涉及到进度计划的编制等内容,以《施工组织学》为主。总之,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避免内容重复。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及时增加最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学术动态和课程发展前沿。比如自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原《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同时废止。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做动态调整。

(三)加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有机联系

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巩固和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在确定课程设计的内容时要兼顾各类课程设计的内涵,根据基本建设的程序,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以前面的设计成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依据。注重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性和递进性,让学生系统领会,掌握课程精髓,以便循序渐进地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以房屋建筑学的设计内容作为工程结构设计的依据,这两部分的设计内容又作为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估价综合实践的任务要求。这样,以项目建设过程为线索,以同一项目为背景,循序渐进地使各门课程设计在内容上紧密衔接,围绕着项目运作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随着课程设计的完成,学生对所学课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有了一个清晰的、整体的认识。

由于项目的集成化和规模化,大量繁杂的业务和数据的处理离不开计算机,这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利用相应的专业软件,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其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需要,为下一阶段的课程设计保留电子文档。

三、基于执业要求的“双师”队伍建设

要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拓宽专业教育、扩大教育规模,师资力量是关键。长江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教师100%为研究生以上学历,66.7%具有高级职称,66.7%从事过专业工作。为了构筑应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还应加强学科交叉互融,使教师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优势互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与实践水平,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

综上,面对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我们的教育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具备主动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方法的能力,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1]袁世鹰,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3(3).

[2]马成松,许成祥,刘昌明.实施“工学交替”探索育人新路[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1).

[3]赵世强,程亚鹏.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1(4).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Courses Based on the Occupation Standards

LI Wen-fang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434023)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acticality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Courses,which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management,economics,laws and regulations of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will be integrated in solving concrete problems.The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ing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will be put forward,which aimed at achiev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conduct.

engineering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quality;integration;occupation standard

book=5,ebook=52

TU723.3-4

A

1673-1395(2010)05-0030-02

2010-07-02

李文芳(1966—),女,江苏沛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① 本文属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 Y2009032)产出论文。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