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2010-08-15 00:49周建芬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周建芬

(长江大学图书馆,湖北 荆州 434023)

浅谈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周建芬

(长江大学图书馆,湖北 荆州 434023)

全球范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形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加快步伐,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分工协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发展

国外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始于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此后,“数字图书馆”一词迅速被全球计算机学界、图书馆学界及其他相关领域所使用。我国从1995年开始关注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动态,实质性研究和开发工作始于1998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立项。

一、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图书馆数字化工作已经起步,特别是一些条件好的高校图书馆为实现数字图书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位于北京大学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上与国家数据交换网、全国科技网相联,外与Internet网互联,内与中国科学院Casenet网、北京大学Punet网、清华大学Tunet网联接,终端连接到各所、局以及周边高等院校。该网络的建设将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上海交大多媒体网络子系统建立在ATM的网络环境下,可提供VCD、DVD等光盘服务,还可提供VOD(视频点播)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人们开始对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问题与技术加以讨论,主要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贮、压缩、组织、管理、检索、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等。目前国内图书情报单位正在积极建设各类型数字图书馆,其中既有国家级项目,也有地方省市级项目,还有单个数字图书馆项目。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国家级数字图书馆计划或项目主要包括: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CPDLP)项目、知识网络——数字图书馆系统工程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项目、国家教育部数字图书馆攻关计划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图书馆群软课题研究项目。影响较大的地方省市级数字图书馆有: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工程、江苏省数字图书馆计划以及台湾地区的“亚太智能信息服务中心”计划。其中,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工程是国内首家引进美国IBM公司数字图书馆系统,也是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首家启动数字图书馆工程,它把对古籍文献的加工整理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头戏,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采用先进技术,组建Internet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

在国外,目前世界上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在从面向技术的、有选择性的、以试验为目的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试验项目转向面向用户的、全面发展的、以实用为目的的建设工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一项发展计划,准备把国会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科研图书馆中的藏书和资料全部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起来,并将馆藏的图书、资料、绘画、手稿和照片都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数字化形式,使读者在屏幕上直接阅读原件。日本邮政省于1985年提出了电子图书馆构想。1985年11月,日本40家主要新闻机构和出版社发起成立“电子图书馆研究会”。1993年,日本政府由通产省信息技术促进会领导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进行“试验性电子图书馆项目”的研究。英国图书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国家图书馆之一。该馆于1993年7月提出了包括20个子项目在内的“存取启动”计划,用来研究图书馆数字化和上网所需的软硬件平台,确立数据存储标引、检索和传输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美、英、法、日等国家图书馆所完成的数字馆藏,其存储量最少的约500GB,最多的已超过3000GB。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基础方面,数字图书馆是以Interner/Intranet为平台,以网络为基础。目前我国的网络化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传输速率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网络方面差距相当大。发展阶段方面,我国数字图书馆尚处在最基础的馆藏文献数字化阶段,在数字化图像的数量和可检索性方面与国外相差甚远。研究内容方面,我国目前研究重点是数字图书馆有关技术,但国外已经转向文献信息数字化的研究。检索技术方面,我国还主要以主题词、关键词、作者、刊名、刊号等进行检索,而国外已能对文本、图像进行检索。资金投入方面,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有大量资金做后盾,国外在这方面要远远优于我们。各方协作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协作性,造成重复建设。而且,国内网络建设条块分割,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三、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注重国内外合作,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优势组合,分工协作,协同研究,联合攻关,在知识技术、人力、物力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密切跟踪最新的研究动态,适时地引进成熟的商品化技术系统;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一些高新尖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引进与开发,节省重复研究的资金,缩小与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差距。

总体规划,共建共享。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尚未真正实现的数字图书馆在我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数字图书馆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大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协调和大量的投入。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施以政府行为为主,以传统图书馆为主,以信息产业技术公司和数据库生产服务商为主。数字图书馆属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发挥规模效益,加快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实施的进程,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加强协作,发挥整体效用。数字图书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一方力量无法完成。为了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首先,要制定国家(地区)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互相协调与分工合作,发挥整体优势,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和资源浪费。其次,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坚力量之一的图书馆界,应在认清自身重要地位的同时,主动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信息技术界、企业界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广泛吸收资金、技术和人力,在政府支持和协调下,共同开发研制,确保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顺利实施。

[1]盛小平.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

[2]胡昌平,杨成明.论我国网络化信息服务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定位[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5).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book=5,ebook=78

G250.76

A

1673-1395(2010)05-0112-02

2010-06-1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Y176)

周建芬(1969—),女,湖北荆州人,主管技师,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