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特征分析

2010-08-15 00:49吴靖静勇新华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

吴靖静勇新华

(1.长江大学学校办公室,湖北 荆州 434023;2.南阳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河南 南阳 473068)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特征分析

吴靖静1勇新华2

(1.长江大学学校办公室,湖北 荆州 434023;2.南阳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河南 南阳 473068)

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政务并非简单地把政府信息搬到网上,而是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彻底转变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提高政府的职能水平。目前,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仍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业务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各部门发展很不平衡。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策略

随着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应用和普及,政府信息化已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执政水平和效率的主要途径。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本系统内的信息化建设,诸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在部分地市级政府部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政府、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然而,电子政务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级别的政府组织以及不同的部门都有不同的职能内涵,如何有效地规划适合自身需求的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我们既不能盲目追求时尚,也不要照搬别人的系统,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好系统的规划。笔者就我国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一般策略进行探讨,供有关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参考。

一、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分析

总的来看,现有系统中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信息与业务流程衔接不紧密,各类信息系统相对孤立,信息汇总与实时处理能力弱,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8月出台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试行)》。该技术指南是在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的前提下,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为基础,对不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和整合,形成新的基于共享的信息系统的行为指南。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标准规范信息管理支撑体系,明确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技术方向,来统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技术框架它从技术角度和应用层面展开,内容涉及网络建设安全策略、管理制度、运作机制、法律环境等方面,重点阐述技术框架标准和规范,解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国家制定《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试行)》是以需求为导向,从全局出发,利用国际先进的、符合主流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一定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的一体化。它适用于政府部门与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是指导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建设的技术依据但是,政府部门通过该指南并不能得到具体的系统,因为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级别组织开展电子政务对系统的要求不同,如何有效地规划适合自身需求的电子政务系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政府地域分布与系统特色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政府部门所处地理位置和行政辖区有关,因为这些因素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在一般的区域经济研究中,通常把我国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域,即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从整体上看,经济区域布局呈东、中、西梯度分布,其中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凭借自身地理、经济、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已形成一定规模;相比之下,中部和西部发展明显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此,我们可以按不同区域划分来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现状和特色。

东北地区以工业经济为主,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东北地区逐步实施依靠科技进步,完成企业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该区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可以考虑:第一,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建立科技中介技术信息平台,为工业部门提供信息发布、信息整合、网络互动和专家智能化等服务;第三,建立政府采购系统,加强政企合作;第四,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产销网络一体化。

华北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内陆和沿海两大资源优势。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国最大的信息产出、集散和周转地,同时具备信息、技术、人才、资金和市场优势。该区域电子政务发展可以考虑“跨越式”发展,即避开电子政务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建立政府网站,为一些企业和公民提供基本信息”,而直接进入第二阶段“电子政务系统已经具备基础架构,向公民提供广泛的服务”;或者是由电子政务发展的第一阶段直接跨越到第三阶段“政府改变运作方式,充分考虑服务大众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重塑政府的服务,即以公民为主导的阶段”。

华东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支持下,该区域一些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已卓见成效,如上海市。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政府内网已建成了宽带光纤网络高速平台,完成了共享资料库、视频会议、公文收发和电子邮件四项通用应用项目。然而,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并非没有困难,突出表现为管理、标准和信息法律等问题。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可以考虑:第一,将重点从技术转移到管理和应用层面;第二,积极制定相关标准和法律来完善约束机制;第三,利用电子政务解决城市固有的交通、能源、环境等问题;第四,周边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网络互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强辐射作用;第五,进一步实现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服务,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并开展社区信息化服务。

华中地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产业结构多样,但经济总体发展滞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目前该区域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体现在通信网络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两方面,如长沙市已经建成了以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多媒体综合接入网等为主体的现代化信息通信网络,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也初见成效。然而,总体上讲,该区域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缺乏,电子政务进展缓慢。基于以上情况,华中地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可以考虑:第一,遵循“四统一分”原则,即统一规划管理、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政务软件、统一安全策略,分级负责;第二,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减少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第三,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信息化认识;第四,充分利用华中地区众多的高校资源,突显人才优势;第五,要把农业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地区经济产业还停留在传统产业阶段,产业结构明显滞后,信息产业刚刚起步,总体经济欠发达。基于种种制约因素,西部地区开展电子政务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加快信息的开发、传递和利用;再次,系统建设以实用性为重点,不重技术重内容;最后,政府要加大对公众信息教育的力度,如建立远程教育平台。

三、政府职能定位与系统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今天,决定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已不仅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优惠政策,而是政府的管理职能与管理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时不我待,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又非电子政务莫属。如今,电子政务已并非简单地把政府信息搬到网上,而是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彻底转变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提高政府的职能水平。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仍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业务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各部门发展很不平衡。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

第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第二,运用“中间件”来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问题。常用的中间件包括应用集成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它们起到沟通的作用。第三,打通政府业务系统的整个经脉,使业务流程达到统一、协同,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避免非技术原因造成的信息孤岛。第四,标准问题不要摆在电子政务发展的首要位置,因为到目前为止,统一标准依然只是一种理想,由于政府尚处于职能改革的过程之中,各项业务还在摸索前进,即使同一部门管理体系下也很难形成统一的业务标准,更不用说不同部门的不同体系了。

四、政府组织层次与系统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体系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其中纵向是根据同一部门不同的组织层次来划分的。电子政务系统纵向体系复杂多样,同一部门不同级别组织的电子政务系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系统规划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层次规划和管理。同一部门不同级别组织建设电子政务系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自身内部网络建设,这将成为数据和应用共享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二,统一平台,但又不失开放性;第三,统一技术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第四,解决安全和保密问题;第五,尽量采用商业化的软件开发,其特点是开发周期短,但此类软件需求可能与具体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需做客户化处理。

五、系统有效性与投资

在政府大量资金的支持下,全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势头良好,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正根据自身需求来建设适宜的电子政务系统。然而,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系统建设要考虑投入和回报问题,即首先要明确建设目的,选择适宜的部门牵头,切忌“上马一个项目,就上资金、上硬件、上人员”;其次要保护投资,尽可能在原有基础或平台上进行新的改造,但是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很快,如果对一些旧系统的整合与改造的难度比建设一套新系统还要大的话,放弃原有基础或平台反而是明智之举;最后要考虑安全、成本和效率三者之间的平衡,根据不同权重,求得适度平衡。另一方面,因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涉及人、财、物等多种资源,而国家的资金投入毕竟有限,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投入也不均衡,因此,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项长远策略。

六、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根据政府的地域分布得出系统特色,根据职能定位明确系统功能,根据组织层次优化系统管理,根据系统的有效性决定系统投资。但是,这些仅仅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纲要性策略,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仍需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姚国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J].信息网络,2004(7).

[2]陈波,王烷尘.电子政务系统经络模式[J].科技与管理,2002(3).

[3]姚国章.电子政务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book=5,ebook=103

C931.9

A

1673-1395(2010)05-0128-03

2010-07-10

吴靖静(1974—),女,湖北荆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订阅信息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展会信息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