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研究

2010-08-15 00:43苏亚丁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政治

苏亚丁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研究

苏亚丁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大量参考文献资料,访谈领导、专家、辅导员和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经验,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者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面临学校、自身、学生、社会等因素的困境.同时研究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研究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基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才基地,对我国教育的开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高校的发展,并通过多种途径保证高等教育的开展.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招生数量急剧增加,高校规模越来越大,“万人大学”已屡见不鲜,甚至部分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5万人以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战斗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较多的困境,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科学的认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促使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化,特此进行了研究.

1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困境

1.1 高校辅导员相关政策缺乏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一系列政策的保障,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国家相继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各高校也相应的制定了结合本校实际的辅导员工作条例等文件,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制度保障.但是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的变化,辅导员所面临的学生、领导等人员的更替,学校职称晋升、科研、奖金分配等制度的变化,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等客观问题的存在,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还必须有其他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作为依据,仅仅依靠现存的文件和制度不能够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完善的保障,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进行政策的完善和制度的修改是促使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1.2 学校辅导员管理存在缺陷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中一支特殊的工作队伍,与其他专业教师传授专业知识不同,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辅导员工作队伍相比较专业教师队伍而言较小,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主要以院系管理为主,学校有关部门(学生工作处等)管理为辅的形式进行,院系中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带领辅导员进行工作,而学校中由分管学生工作处的校长带领学工处处长对辅导员进行管理,通过这种管理形式可以看出,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和院系的管理都是有专门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中没有分管教学的领导的参与,在无形中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割裂了.由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学生管理、劳动实践等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能够有效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目前现存的管理模式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利.

1.3 高校辅导员待遇存在问题

待遇是指高校辅导员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职称晋升等.待遇状况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待遇状况能够对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的待遇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访谈部分辅导员发现,多数辅导员对目前的待遇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足有的回报,对自己所得的报酬有所抱怨.辅导员工作是纷繁芜杂的一项工作,需要渗入到学生中去,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需要不厌其烦的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及时的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协调学生中的各种矛盾,同时需要和院系老师、学校其他部门做好配合工作,辅导员的工作量之大、工作之繁琐可想而知,高校必须科学的评估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做好待遇的衡定工作.

2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困境

2.1 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困境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教师,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是学生品德修养的引导着,是学生综合素质完善的辅导者.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为前沿的工作力量,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必须具备多样的工作方法,必须具备强大的思想工作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和廉洁自律的能力.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很大数量的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和途径,需要不断的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需要提高时刻严格自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自身保障.

2.2 高辅导员工作态度困境

工作态度是辅导员对本质工作的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可包括责任度、认真度、努力程度等.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科学性,而不好的工作态度将会大大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工作态度相对消极,工作投入度不够,责任感和认真程度也不够,对个别辅导员访谈发现,参加做之初,他们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劲头大,工作积极性高,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的态度也出现了不端正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辅导员工作待遇的不公正,二是辅导员工作的繁琐,三是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同较低.

2.3 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困境

学历是指辅导员在教育机构中学习的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1]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是指辅导员队伍中不同辅导员学历的构成,是衡量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尤其是刚升级为本科的高校、合并的高校最为明显.辅导员队伍以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为主,部分高校还存在中专学历的辅导员,而硕士学历的辅导员大多是近几年新引进的.同时分析辅导员工作队伍的行政结构发现,团总支书记多数为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还存在很大比例的中专学历的团总支书记,不可否认工作时间长的学历较低的辅导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在知识储备,尤其是新颖知识的掌握上存在很大的不足,适应学生变化的能力相对较低,因此目前的高校辅导员学历结构相对降低,应努力的完善辅导员职称结构.同时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也存在失衡的现象,辅导员年龄结构相对较大,年轻的辅导员比例较少,团总支书记的年龄一般在33岁以上,部分学校还存在40岁以上的团总支书记,辅导员队伍梯队结构不合理.同时辅导员性别呈现男多女少的局面,尤其在女生较多的院系,比如外语、历史、教育等院系应该配备足够数量的女性辅导员.

3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困境

3.1 高校学生数量剧增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的增强等多种因素的出现,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每年招生数量在5000以上的高校数不胜数,在校生达到3万余人的高校很多.学生数量的增加是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更多经济社会建设者的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学生群体变大,学生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复杂,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难以协调,同时每位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量变大,对辅导员的精力是很大的挑战,加之部分高校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一位辅导员管理400名以上学生的现象客观存在.因此,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3.2 高校学生背景差异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的在校大学生的区域分布较广,全国各地的生源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背景,他们具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具有不同的区域特色,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经济水平,将不同背景的学生柔和成为一个集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辅导员必须面对不同差异学生的事实,因此辅导员必须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并将背景特殊的学生进行特殊管理和服务.在此情况下,辅导员的工作量大大加大,对辅导员的耐心、精力是很大的考验.

3.3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加重

心理问题的凸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也前所未有的增加.由于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娇生惯养,尤其是城市长大的学生,形成了依赖性强、懒惰、自私、意志不坚强的个性特征,进入到大学后,在面对新的生活、新的伙伴、新的环境时,往往不能够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孤独、抑郁、自卑、自私等的心理,不利于成长.辅导员要积极的帮助这一部分学生,对此部分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疏导,对此部分学生倾注于更多的精力和关系,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因此,心理问题的严重也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之一.

4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困境

4.1 不良思潮对学生产生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水平得到了大力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各种不良的思想和思潮在社会上泛滥,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时间较短,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评估能力较差,对是非的把握和判断能力不高,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因此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一就是要防止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4.2 高校辅导员社会认同感低

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工作力量,是高校教职工的重要一员,然而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同感较低,认为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不如专业教师,以为辅导员只做了些可有可无的事情,辅导员的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太大的作用,这种偏激的、不科学的社会观点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极大的打击了辅导员工作的信心,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5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策分析

5.1 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相关政策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辅导员工作顺利的开展,高校必须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客观、科学的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理性的审视辅导员的工作,使全校上下全面的认识辅导员的工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认知保障.同时高校要加大政策建设,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全国环境和辅导员工作的客观现实,不断的修改已存的有关辅导员工作的政策,及时的制定新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5.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辅导员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辅导员的知识储备、专业修养、职业道德都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因此必须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对在职的辅导员进行职后教育,让他们掌握更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的途径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能力人才的方法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

5.3 严把招生关,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背景的差异、学生心理的变化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减少这种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严把招生关,科学的制定招生计划和生源地,严格的审查考生的档案,做好保证生源质量的第一关,同时要加大新生入学的资格审查力度,对新生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审查,做好保证生源质量的第二关.

5.4 加强教育管理,正确对待各种冲击

绝大多数大学生虽然都已是成年人,但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还较差,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能力还较差,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还较差,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力度,培养大学生自立、自主能力,提高大学生认识、判断能力,教育大学生要正确的对待各种冲击,理性的处理学习、生活等各种事物.

〔1〕http://baike.baidu.com/view/749.htm?fr=ala0_1_1.

〔2〕霍雪莲.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2):53-54.

〔3〕王虹,张箴.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56-58.

〔4〕黄继春.湖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45-146.

〔5〕高玉梅.大学生心理问题工作方法探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5(6):117-118.

G 641

A

1673-260X(2010)12-0200-03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