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2010-08-15 00:47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汉语电路民族

徐 兵 刘 红

(昌吉学院物理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徐 兵1刘 红2

(昌吉学院物理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民族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民族教育水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大事。影响民族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充分注意这些因素,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民族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民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如何面对、如何解决,是每一个工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大事。

1 民族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

1.1 汉语水平

由于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大部分授课教师是汉族教师,因此,民族学生掌握汉语的程度直接影响听课和学习的效果。民族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虽然要经过一年预科的时间学习汉语,但是汉语水平还是较低,说、写的能力与听、看的能力相比更偏低。他们平时的交流仍然用本民族的语言,很少用汉语。有近一半的学生较难做到清楚、完整、有条理地表述一件事情或提出、回答一个问题。这将导致民族学生在听课时,很多专业术语和词汇的含义不能领会,专业问题的描述不能理解。

1.2 学习目的和动力

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将来能够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同时也希望将来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加之对所选择的专业尚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强,学习比较刻苦努力。少数学生还能够自己参加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对实用技能的掌握水平。

1.3 学习现状和基本学习特点

来自大、中城市的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相对较高,文化基础稍好。而来自边远地区城镇、乡村的民族学生,由于当地文化教育水平偏低,语言环境较差,这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很差,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另外,民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计算能力也显得不能满足专业课程学习的要求。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非常努力,他们认真听讲,刻苦用功,尽量独立完成作业,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民族学生在学习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模仿,不论是理论计算,还是实验操作,他们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似的任务。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这一点对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来说影响很大。另外,他们不善于向老师请教,主要是怕表述不清,与老师交流困难。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是大学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最先接触到的技术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都具有以下特点:

①电路种类多,分析方法多,知识应用很灵活。由于电路各异,分析研究的方法就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电路,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选用,需比较选择,确定合适的方法。

②电路分析、计算时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单位换算多,表示方法多。同一电量经常要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进行分析和处理。

③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

由于以上特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课程之一,对于民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只有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才有可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思考、研究,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1]

3 教学方法探索及具体实践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特点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把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繁杂的、高深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实用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实践如下。

3.1 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由于汉语水平较低,民族学生在听汉族教师讲课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焦虑。汉语水平越高,焦虑程度越低,而汉语水平越低,焦虑程度就越高。[2]因此,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这一点,授课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授课前,应对授课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做一个了解。教师在授课时,对专业词汇的解释、讲授节奏、语速快慢、板书的多少,就可以适度控制,从而减轻学生的焦虑。教师授课过程中,应态度和蔼、教态轻松,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在提问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切不可中途打断或进行批评。另外,若汉族教师能够学习一点简单的民族语言,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应用一下,即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亲情感增强。

3.2 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根据可选用教材的实际情况,为民族学生选用的教材基本上与汉族学生一样。因此,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取舍,合理地把握深度和广度,保证学生能够学到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比如在讲授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时,避开推理过程,直接告知电流、电压相量形式与瞬时值表达式的对应关系,学生就不会觉得抽象、困难,而且很快就掌握了。又如,在讲授一阶暂态电路的分析时,要涉及到一阶微分方程求解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写出相关电路的一阶微分方程后,避开方程的求解过程,直接告知最终结果,然后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一阶暂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明确地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应用最终结果。又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时,对于基本电器 (交流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等)每一部分与实际控制线路中的图形符号如何对应、各部分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通过单向运行控制线路和正反转控制线路对照实物仔细讲解,然后进行实际接线练习,帮助认识和理解。而其它更为复杂的控制电路就不再讲授,避免控制过程分析的繁琐而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对于少数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外辅导时给他们多讲一些深入的知识,分析较复杂的电路,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通过类似的处理和取舍,使得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够学到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不会因为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困难或电路分析过程的繁杂而感到专业知识难学,从而避免了畏难、厌学情绪的产生。

3.3 授课用语尽量通俗化、形象化

大部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水平较低,对很多专业词汇和术语更是不懂含义、不能理解。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和词汇,势必导致学生几乎什么都听不懂,无法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因此,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讲起来确实不容易。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于民族学生授课用语一定要通俗易懂,尽量减少专业术语和词汇的使用量。必须在使用时,通过形象的比喻,解释其含义,让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之后再使用。如在讲授相位差的概念时,用下面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两人跑步速度一样,但是起跑位置不同,那么,在同向跑动期间,两人之间的差距是不会变的,这个差距就是他们二人的位置差。然后转移到交流电的相位差概念上,学生就非常容易地理解了。又如在讲授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时,用下面的例子形象比喻:两个人原先站在同一级台阶上,同时向上走一级,则两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差距变化。这种关系就相当于在共模输入信号的作用下,虽然单端输出电位对地而言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相对电位之差仍然为零,共模输入电压信号没有放大,被抑制了。学生很轻松地准确理解了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讲解,绝大部分学生感到不仅能够听得懂,而且还能够正确理解物理意义,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这种讲授方式深受民族学生的欢迎,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很显著。

3.4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化提高

民族学生的知识底子相对比较薄弱,高中的物理、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但是很多内容他们并不是完全陌生。因此,在授课中,若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他们对一些知识的记忆和印象,对于新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时,结合力学中的“几个力共同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看成是几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的功之和”这个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叠加定理”。又如在讲解“等效电路”的概念时,结合中学“力的合成”的知识点,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等效”的含义。

在讲解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及其与频率的关系时,结合学生还有印象的“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的知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感抗的定义式及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与频率的关系。在讲解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时,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可能看到、接触到的实际设备及具体应用实例。这样,他们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有意思,他们会自觉地把课堂上讲的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去琢磨,思考。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新概念进行讲解和提升,一方面使学生们感到大学的知识并不深奥难懂,很多概念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联想能力,使得学习兴趣得以保护和提高,这对学生来说,将受益终生。

4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要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只要我们热爱边疆、热爱学生,用心研究教学,就一定能够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探索出更多适合民族学生教学的好方法,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1]王千一.“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实践[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10,(1):86-87.

[2]孙明霞.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焦虑状况调查[J].语言教学研究,2009,(5):115-117.

2010-08-30

徐兵(1956-),女,甘肃民勤人,昌吉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

G642.0

A

1671-6469(2010)06-0114-03

(责任编辑:马海燕)

猜你喜欢
汉语电路民族
学汉语
电路的保护
我们的民族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多元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