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英语教学中情感缺失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0-08-15 00:49史先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面授师生交流

史先平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嘉兴 314001)

开放英语教学中情感缺失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史先平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嘉兴 314001)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由于情感交流机会少、情感抑制因素多等原因而导致的情感缺失一直是困扰开放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而情感又是语言学习的原动力,如何寻找应对策略,因势利导,突出以人为本,重视语言教学中情感交流,利用情感因素为教学服务,值得开放教育工作者重视和研究。

开放英语教学;情感缺失;归因分析;应对策略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由于师生之间在空间上的准永久性分离,给开放英语教学带来的一个局限性是:师生、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间离与缺失。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开放教育提供了双向交互的技术平台支持,然而这种支持毕竟有限,远远无法达到传统面授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语言类依赖情感交流的课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真实情感的体验与交流,必将会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和缺乏活力。虽然语言学习主要是通过认知过程来实现,然而,情感作为认知活动的驱动器,对认知活动起着推动和组织作用[1]255。如何因势利导,突出以人为本,重视语言教学中情感交流,利用情感因素为教学服务,值得开放教育工作者重视和研究。

一、开放教育环境下情感缺失的归因分析

(一)情感交流机会较少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强调学员“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非同小可。在语言类教学中,当借助媒体(基于文本的)工具进行远程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时,很难传达像重度、语音、语调或情感变化等类的重要标记,虽然网络视频工具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减轻这类困难,但也缺乏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传递,如面部表情、手势或姿态等。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师生、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往往更多地局限于在网络环境下完成,这种间接化、符号化、数字化的人--机对话的交流方式,很大程度上漠视了人的存在。由于缺少人际关系之间真实的情感与交流,必然会使师生之间彼此难以进行心灵沟通,建立真诚的信任,而且学员在这种网络虚拟环境中学习极易产生孤独、焦虑的心理。虽然面授辅导课提供了师生面对面接触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但是由于开放英语属于公共课程,多数学校往往采用大班制教学模式,班级人数多,加大了面授辅导老师了解学员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难度。辅导老师(特别是一些外聘教师)为了在有限的面授辅导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往往只侧重重难点系统的语言点讲解,而给学员进行语言操练、互动交流的机会却相对较少,使得教学沟通缺失;另外,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又多为退休外聘或兼职教师担任,他们往往只重行政式管理,而疏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情感沟通,缺少为教学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从而使得师生之间“情感空白”逐步增大。

(二)情感抑制因素较多

克拉申(S D.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指出,若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很大,自信心很强,对于第二语言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学习情绪始终稳定,那么对语言的输入的刺激的过滤作用就小,因而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2]171。参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年龄、背景、经历差异较大,因此,学习动机也各不相同。虽然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或者获得更好的职位,但是,对于开放英语这门语言类课程的学习而言,部分学员普遍存在着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不注重语言能力的点滴积累和培养,学习目的工具性外在动机非常显著。学习者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又无法克服时,学习情绪便会容易出现波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严重的会引发紧张、不安、失意、自我否定等焦虑心理。另外,多数学员由于以往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还很不熟悉或不习惯,仍然将面授辅导课看作是发展技能和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其存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不强,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不求甚解是绝大多数学员的做法。虽然面授辅导课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较好的交流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员的到课率却不尽人意;即使部分学员能够克服困难参加了面授辅导课,但由于课前未完成对课文的自学(课前预习),为了避免犯错误会产生一种保护自我的抑制心理,往往不愿意或不敢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加上个别学员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往往跟不上辅导老师的教学进程和节奏,久而久之情感受到抑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消除情感缺失的应对策略

在开放英语教学中,由于情感交流机会较少,情感抑制因素较多等因素而导致的情感缺失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认知与情感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已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同。随着从认知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情感对语言学习影响不容忽视[3]40。如何积极寻找消除情感缺失的应对策略,便是每一位开放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教学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教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和制度。一方面要多选派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老师担任面授辅导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要抽调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担任班级教育管理者。成人教育同样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发展为本,强调学员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相统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变知识的单纯传授为知情并重,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互动和启发协商式教学,甚至变单一的应试教育的评价为重视学生知识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全面评价,增强学员的学习原动力、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4]63。通过情感教学,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通过情感交流互动,不断帮助学员调控和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进而为学员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激发动机、提高自主意识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情感因素,它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学员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员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因素。不可否认在开放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学员的学习动机就是为了通过英语课程考试拿到毕业文凭。这种过于工具型外在学习动机可能会使学员忽视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语言交际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还会使学员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动机就会明显减弱,从而造成情感障碍,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并正视这一事实,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学员想通过考试这一愿望,激发他们真正学好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要通过淡化考试,克服焦虑情绪和心理,使学员摆脱考试的阴影,帮忙学员确立长远的英语学习目标。其次,要让学员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激发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为远程开放教育构建的教学基础是“以学生为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离开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一切都将形同虚设。

(三)倡导合作,降低学习焦虑

针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在空间上的准永久性分离,师生面对面直接接触交流机会较少的现实,教师和学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通过建立师生QQ群、短信群发平台、公共电子邮箱等加强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并建立学习小组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设计的执行者和活动的组织者,要定期组织学员开展网上讨论,及时解答学员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通过学员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和情感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员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习空间、活跃思维、促进学员共同发展,而且通过小组成员经常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还可以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合作精神,增进师生、学员之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由于个别化自主学习带来的孤独感,化解学习者个人的消极情绪,并且随着认同感和成功愉悦感体验的增多,学员会逐步增强自信,降低学习紧张、焦虑等不利因素,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与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四)合理评价,树立学习信心

在开放英语教学中,许多学员由于英语基础较差,为了避免犯错误会产生一种保护自我的抑制心理,往往不愿意或不敢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久而久之情感便会受到抑制。究其根源是担心被人嘲笑、担心受到批评、担心考试不及格等等负评价。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种重视学员知识与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从情感上着手对教学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学员的学习评价,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学员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让学员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整个评价过程,以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主意识;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记忆、重复技能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包括创新思维、问题意识、感悟能力、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针对开放教育学员个体差异大的事实,对学员评价的反馈要具有针对性、完善性、激励性与发展性导向,让每个学员都能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唤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员,让不同水平的学员在面授辅导课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尽力为学员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要善于发现学员取得的进步,肯定学员的劳动成果和学习过程,避免对学员的语言学习行为给予负评价,多给予正面评价和赏识教育,使其“亲其人,信其言”,使每个学员产生一种真正被信任与尊重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在外语教学中,情感是语言学习的原动力,积极的情感能加快和提高语言习得的速度与效率,消极的情感则阻碍语言习得[5]237。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教师不能忽视情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要利用情感因素为教学服务,重视情感交流,只有在情感充分交流基础上的教学,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高越,张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因素定量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 刘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学[M].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张剑波. 论情感因素及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1.

[4] 谈慧娟. 情感因素与成人英语教学[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8,6.

[5] 孔玛丽,楚建伟. 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成人语言习得[J]. 西北医学教育 ,2000,4.

The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Affective Deficiency and its Coping Strategies in Open English Teaching

SHI Xian-ping

In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pen English teaching has been troubled by affective deficiency which resulted from such factors as the less opportunities to affective interaction and the more factors of emotional restrain. Affec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language learning. How to fi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capitalize on the trend, highlight people-oriented, value affective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use the affective factors as a teaching service is worth th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open education,

Open English Teaching; Affective Deficiency; Attribution Analysis; Coping Strategies

G72

A

1008-7427(2010)11-0019-02

2010-08-27

作者系嘉兴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面授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自学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