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文化初探

2010-08-15 00:49白敬科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导向铁路

白敬科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职院校就业文化初探

白敬科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在校园文化形态表现上的主要区别。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在打造富有本校个性的校园文化基础上,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就业文化,形成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就业文化;和谐健康

一、打造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她既有高校共有的文化特点,即区别于一般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形态、区别于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特点,还有区别于普通高校的自身文化特点。

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应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类型来决定。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育人模式、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具有差异性。因其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所以其校园文化必须带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表征及内涵要能够体现企业、行业文化的特色。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职业”两个字作文章,构建体现高职院校特点、适合高职学生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

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不同,每一所高职的校园文化都应该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要坚持用个性化原则建设校园文化,将构建有个性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各校的校园文化个性应该从自己的办学历史中提炼,从师生员工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发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创造和实现,对于那些已被实践检验的有益的校园文化成果要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升华,进而构建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时间还不长,目前其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文化为精神之物,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需要积累,需要积淀。文化的发展有继承、有创新,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必须继承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

二、高职院校的就业文化

所谓就业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积极追求自身价值、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就业理念总和。构建和谐健康的高职就业文化,旨在为大学生点亮进军职场的航标,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就业心态走向社会,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实现自身价值。高职就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也是广大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文明的熏陶、知识的吸纳、道德的升华、人格的完善、就业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和谐健康的高职就业文化,是繁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需求,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发挥就业导向作用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大学生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形式。

构建和谐健康的高职院校就业文化,首先要注重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就业文化氛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方向,要求高职校园文化要体现职教特色,使师生员工把“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认同为高职院校的群体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核心,丰富、拓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熏陶、职业性格塑造、职业道德养成。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就业的需要。其次要树立全员共建就业文化意识,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在思想、心理、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充分做好从业准备。第三要开展就业文化交流,促进校企文化互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内涵和途径,给学生架立起从学校到企业的桥梁。

三、有关院校的实践探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着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铁路特色校园文化,体现“举校企合作旗、走工学结合路”,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位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凝炼校训,突出砺能。在该校“厚德、砺能、笃行、通达”的校训中,“砺能”即培养能力、磨砺技能。学院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校园文化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活动内容体系,坚持在相关活动实践中磨砺学生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二是校园文化突出素质的培养。推出了以引导学生讲究文明,强化体育锻炼,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系列活动,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及专项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在比赛活动过程中磨砺技能。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开展如“藏龙之星”、“藏龙知音”、“藏龙之秋”等系列活动。广大学生融入多彩文化中,砥砺锋锐,提升素质。

三是坚持特色办学,打造就业品牌。学院抓住国家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走“跟着铁路转,联合铁路办,帮助铁路干,乘势谋发展”办学特色之路,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与武汉铁路局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培养模式,学生到铁路现场顶岗实习不少于一年。这一模式随后被多家铁路企业“拷贝”,学生就业上岗后呈“零适应期”。近三年来,全路18个铁路局及其他多家大型企业的订单遍布学院各年级,订单分布广、数量大、企业优。特别是4个高速铁路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是“供不应求”,甚至大一学生刚报到,企业就到学院“抢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过了96%。

[1] 周济. 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就业导向作为主要办学方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04,6.

[2] 郑纯,凌辉剑. 加强就业文化建设提升就业竞争力[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3] 葛道凯.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改革[N]. 上海证券报,2004-7-19.

G71

A

1008-7427(2010)11-0027-01

2010-08-2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导向铁路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