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0-08-15 00:49骆乐刘海为陈卫康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农业

骆乐,刘海为,陈卫康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对于现代农业园区的含义,有许多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以杨其长(2002)[1]、魏德功(2005)[2]、蒋和平(2000)[3]等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笔者认为现代农业园区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1)在一定的生产地域内;(2)以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为基础;(3)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4)以实施现代化经营管理体制、生物和工程技术推广、农业教育培训为途径,由多元投资主体兴建和企业化运作的融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于一体,集高效种养、加工配销、示范推广、研发孵化、聚集扩散、科普培训、信息交流及观光旅游于一身的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

1 现代农业园区的特征

现代农业园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益性,能获得传统农业难以谋求的高效益。它不仅仅体现在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上,也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促进效益的提高上。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使资源利用高效合理。园区的设计和运行应体现出高起点、高效益运行的基本特色[2]。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在园区内不仅选择有突出优势的农业高新项目,而且还要选配和组装农业产前、产后的相关项目,以便有利于形成市场、技术、资源一体化组织的整体优势,有效带动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效益性。(2)高科技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应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探索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品种新、技术新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特征,也是体现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的关键。农业技术的选择和采用必须适应园区的发展要求,以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许多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技术的方向性选择上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其战略调整为:从提高土地生产率转变为提高土地生产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相结合;从单纯高产型技术转变为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型技术;从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转变为技术集约、资金集约型技术;从单一技术转变为各种组装集成技术。其中,农业技术选择的途径主要包括动植物新品种和农业高新技术两个方面。具体有:(a)农业高新技术。选择高新技术已成为许多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现代联栋温室高效高产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和集约化畜禽饲养技术等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土程、细胞土程、胚胎土程、酶土程、发酵工程进行种苗快速繁殖和生物制品生产的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精确灌水、精确施肥和信息网络化的精确农业技术;绿色、蓝色和白色农业等多色农业技术[3]。(b)重大实用技术和传统优秀技术。以企业化运作的科技园区,在技术的选择中大多数都把农业实用技术作为优选内容。主要有设施高效栽培技术、高效适用养殖技术、农产品储贮保鲜与加工技术。(3)管理体制新。现代农业园区采取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使得管理主体的有效性得到保证,科研、生产、市场等要素得到紧密的结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现代农业园区的运作采用新的运行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已逐渐被现代农业园区采用。在资金筹措上,形成以业主和农民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为补充、政府投资为补助的多元化投资新机制。在经营管理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化运作。企业作为园区建设投资的主体,对园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有相应的自主权,并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农业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和产业化开发。(4)试验示范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广泛应用农业高新技术、代表着当代农业最先进的生产力,应该成为科技面向经济、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的结合体和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展示窗口。现代农业园区既是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的载体,又是融政策实验、科技实验、体制实验、管理实验及生态建设实验的结合体,能为增强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发展当地农业、农村经济起到重要的示范样板作用。

2 上海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园区功能及其区域特色不明显

上海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与上海市经济建设的结合不紧密,甚至脱节,具体主要表现如下。对上海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力度不够大[4]。目前上海在建的12个现代农业园区,在产业和产品、功能定位、市场定位的选择上有雷同现象发生,也存在经营特色不够鲜明、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部分园区在建设形式上没有特点,照抄照搬,没有考虑到园区的地理位置情况是否合适、资金有无保证和市场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因此导致园区展现出来的功能较为单一,层次亦不深,大多仅集中在展示、生产两项功能上,且停留在初级水平。服务、研发、生活等功能也较为薄弱,甚至是缺位。

2.2 园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创新不够

上海园区管理体制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部分现代农业园区都是按地方政府意图建立起来的,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基木是按照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和管理方式操作的,因而造成园区行政机构庞大,出现多重管理的现象。其次是部分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受到上级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缺乏应有的活力。再次是部分现代农业园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管理、劳动管理、人事管理等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园区尚未建立权威、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因此造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园区的项目与市场对接不够,存在产品结构雷同和产品滞销等问题[5]。

2.3 园区创新力度不够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农业,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域,现代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更需全面体现创新精神,为全国的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目前上海部分现代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提到了创新发展这个主题,但在具体的技术创新、开发建设创新、机制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创新方面只是点到为止而已,没有深入地探索创新的实质内容,同时创新的具体方案及对创新的可行性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2.4 园区农民发展

在园区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不停变换,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在具体的产业项目选择过程中,短期利益常常被强调,长期利益、尤其是园区内全体农民的利益往往被轻视,园区的项目选择和园区内农民就业能力和意愿往往被忽视,园区项目发展的长期利益难以被农民所分享。当前的土地产权与流转制度不利于保障农民利益,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较大缺陷,造成流转中问题突出。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农户承包经营集体土地,拥有土地使用权,而目前村民集体组织职能较弱,国家在法律上尚未明确各个集体土地权益人之间的产权关系,造成个体农民利益容易受到侵犯。

3 上海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模式对策研究

3.1 发展符合市情、区情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应立足于上海的市情,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不同的建设标准。绝不能盲目地贪大求洋,不切实际追求建设的高标准。目前园区科技综合实力不够强大,资金总量有限,因此只能采取“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一些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领域和产业寻求突破。重点发展转基因品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胚胎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3.2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当前现代农业园区内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缺乏有效组合,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吸收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建立土地使用流转机制,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园区引导支持农户将土地、资金联营、合作,组成家庭农场或股份合作制企业,明确农业主体的地位和权益,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市政府制订土地使用权租赁、入股、转包、抵押、联营、转让条款和章程,规范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并对剩余农业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其劳动技能,成为项目开发商优先招聘的对象。规范土地银行和土地要素市场,由市场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流转中的管理。

3.3 围绕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新事物,除了具有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外,关键还要有新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简单来概括就是十六个字: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具体工作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界定好政府的正确职能,这是今后园区发展的保障[7]。当前在部分园区,政府对园区的管理干预过度,有可能导致园区经济效益下降,使园区成为政府部门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是理顺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和农民4者之间的关系。

3.4 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园区投资体系

当前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购置农用机械、购买生产资料和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因此,在现代农业园区实施过程中,在己有成绩的基础上,把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首先,要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资机制。其次,允许地方银行参与,以股份制合作方式组建农业园区民间投资信托公司面向社会资金为农业项目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还应当鼓励农民成为园区建设和投资的主体。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生产设施、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快园区建设。

3.5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上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以上海本地的资源为优势,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通过种、加、养一体化开发、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实现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市场覆盖面广、创汇能力大、投入产出多的产品,尤其是发展名、优、稀、特产品,形成优势产品密集带。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三是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6 加强农业合作组织

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属新生事物,其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为增强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财税、金融、土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同时要理顺关系,明确农业行政部门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应明确登记办法,完善有关手续和程序,其他有关部门应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小结

总之,加快现代上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进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上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继续以运作管理机制创新为重点,特别是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途径;依据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原理,不断调整总体发展规划和布局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将农业园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及产业带建设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更快地推进上海市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1]杨其长.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农学会会讯,2002,(2):2-3.

[2]祝华军,周志宏.魏勤芳对农业园区规划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3,(5):18-19.

[3]王树进.农业科技园项目规划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2,(3):22-23.

[4]罗鉴宇,黄祖峰.士地适度规模经营浙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5]马岳.论现代集约经营持续农业[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孙世民,卢凤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战略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18-19.

[7]曾希柏.农业科技园区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探讨[J].中国农学会会讯,2002,(7):3-5.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