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共音乐课课程网络化体系的构建*

2010-08-15 00:52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欣赏课学习者资源

岳 雷

(菏泽学院音乐系,山东菏泽274000)

论高校公共音乐课课程网络化体系的构建*

岳 雷

(菏泽学院音乐系,山东菏泽274000)

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基本手段,更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其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探索的问题。我们应根据教育实际,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的网络化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今后建设信息时代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体系;网络化;构建

在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根本优势在于拓展人的形象思维。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美妙的音乐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欢乐,而且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创造美好的明天。学校音乐欣赏课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基本常识,提高音乐文化审美能力,加强音乐审美修养,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激发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寻找以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校园网上尝试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办法进行课程整合,即从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逐步过渡到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最后实现全方位的课程整合。这一尝试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把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从而改进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逐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在高校的音乐欣赏课中,大多以中外古典音乐作品欣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外国古典音乐,占的比重较大。上课的形式也比较枯燥,基本是老师将欣赏的内容作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给学生听。在整个欣赏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必要的参与意识,对稍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品只听一下就算了事;对那些较早期的古典音乐,则更缺乏兴趣。

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实践告诉我们,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对待音乐的认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过的音乐教育相当有限。

在我国的中小学的音乐课上,课堂教学大多以唱歌综合课和音乐欣赏课为主。而就是这样的课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时也以教材为主,很少对音乐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对音乐的表达;乐思的内涵以及整曲的交响音乐所表达的主题意境缺乏形象生动的概括。特别是对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介绍得不甚详细,或者对其代表作品的风格,成就以及在世界音乐史上产生的影响叙述得不完整。上述种种原因造成非音乐专业的同学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不大,特别是对古典音乐。很多人甚至不识简谱、五线谱,对音乐的节奏、曲式更是一知半解,来上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学分。

2、相当一部分同学确实对音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爱,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对流行音乐的狂热追求者。

很多同学对流行歌曲以及各大唱片公司的偶像派歌星如数家珍;对摇滚乐的毫无保留的接受和模仿等等。但是事实上这些同学普遍缺乏系统的音乐教育,对严肃音乐和古典音乐缺乏了解和热情。在课堂上,你放音乐,他玩手机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当然,对流行音乐的爱好我们无可非议,但流行音乐毕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要真正了解音乐,感悟音乐,就必须尝试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表现形式,使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欣赏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不仅要对授课形式、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更要对欣赏课的质量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欣赏课的教学,真正体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宗旨,有针对性地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二、《音乐欣赏》课程网络化的教学优势

(一)一定程度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网络课程的内容能反映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能体现对年轻一代教育问题上的共同价值理念。如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因此,网络教学包含众多有实际价值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理解教育,强调相互依存、重视和谐合作的实践态度的培养;环境教育,增强对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美学教育,补充贫乏的美学观念,培养对于美学的鉴赏与批评的能力等等。教育的多功能作用,都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得以同时实现。

(二)为学生营造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个性

在新世纪中,知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创新与创造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基调。把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反思与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是一个优秀的教育递送媒介,教育信息贮存媒介,在提供创新环境与创造性学习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进行《音乐欣赏》网络课程中,通过网络提供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首先可以就某一感兴趣的音乐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其次,学生可在网上与同学、教师相互探讨,着手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创新观念、想法,为《音乐欣赏》网络课程增添有利的新资源。这样,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协作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并使之具有面对新问题的勇气和自信,从而使个性得以全面的发展。

(三)体现课程自身的开放性、动态性

网络动态和开放的特点必然影响到网络课程的动态和开放,这个特征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网络课程将不是合格的网络课程。动态、开放可以使网络课程得到不断地充实、完善,能随时作出调整来满足各方面需求。课程自身的动态和开放是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的开放,还表现在: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动态及开放性组织;学习过程组织中的平衡。这种开放、动态性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征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将知识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新的组合或分类,构建网络课程结构,体现课程间的关联性,充分表达教学过程中人的活动,使网络课程体系走向有序化和人性化。

三、《音乐欣赏》课程网络化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资源库的设计

能否提供一个组织良好的教学资源库以及提供灵活选取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师备课时利用组装工具方便地组装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效率,并且能够影响学生使用本教学软件的效果。

1、《音乐欣赏》资源库信息特征

信息资源由信息、人、符号、载体四种最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源泉,但信息并非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换言之,只有经过人类开发和组织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基于网络的《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信息资源则是以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美学素质为宗旨,由教育者和参与教学设计的技术人员采集与共同开发,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系统中使用的信息。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库则根据网络赋予的优势和网络学习者与教育者使用网络的需要而建构。我们把基于Internet网络的《音乐欣赏》教学信息资源划分为三大部分:为传播者提供的素材资源;为受传者提供的教材资源;为通过超链接实观远程登录共享资源而提供的信息检索资源

2、目标学习者的了解与调查

目标学习者的了解、调查主要为了设定课件制作的总体方向。课件为什么人设计?学习者对本课程的基础?学习者的计算机使用技术?学习者使用什么类型设备进行学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网络课件制作之前所需要调查、了解的。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更加适应于学习者。

《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技术;具有通过网络独立获取和筛选资源库中信息的水平;并使用普通的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学习。

3、《音乐欣赏》资源库的素材获取

在建构《音乐欣赏》资源库过程中,主要结合了平面印刷资料与Internet上丰富的电影资源。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本网站素材库构建的主体内容,而一些著名音乐网站,如中国网络音乐资源中心资源网站;音乐网站资源,http://www.5566.org/music1. htm-资源网站;内含140多个音乐网站网址均可提供超链接则成为本素材库构建的有益补充。

4、资源库的构建中所使用的工具

网页中图形、动画、声音文件的生成、链接、反馈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网页框架及内容编辑使用Dreamweaver 4.0生成;图片的制作、处理,主要通过PhotoShop6.0生成,并存为网络要求的“jpg”格式;声音文件录制,采用mp3格式声音文件;视频文件利用mpeg格式生成;各文本、图片、声音与动画的链接,运用标记语言HT ML实现。

(二)利用校园网上课整合资源,实现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集体化班级上课制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普遍存在着“一刀切”现象。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音乐功底参差不齐,“一刀切”的做法使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这是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最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此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音乐欣赏水平才能不断地提升,光靠教师在课堂上演奏一段乐曲或播放一段音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难度也很大,因为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播放声音的各种设备,若遇到需要播放视频媒体则难度更大。由于计算机应用深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克服这个弊端,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堂教学计划、讲稿等上传到校园网上,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在网上可以预习或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在获取知识的方法选择上,学生无须一味遵守传统课堂中采用的线性学习方式,他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知识点进行跳跃式的点击学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己经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便可跳过乐理学习,直接点击“跟我唱”,进入到歌曲旋律教学模块中。另外,从宏观上讲,网络教育还可以实现教育个性化,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和爱好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对民族音乐、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各有所爱,他们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地点。这样,使学生由传统的依赖于课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

(三)利用网上的资源,开展协作式的学习模式

协作式学习是网络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与其学习伙伴的交互活动,在协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协作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协作精神。对一首乐曲的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地域、不同年代和不同领域的人欣赏水平是不相同的。在英特网的支持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远离教师,远离课堂通过网络多种方式协同学习,交流思想,发表意见。最简单实用的就是利用电子公告系统(BBS),每个人在公告栏上的发言或评论都可以即时地被所有参与学习者所看到。学生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E-mail)、聊天室(Chat)等互相交流或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实现实时在线解答,学生也可以求教于其他老师或专家。例如,在对民歌“茉莉花”乐曲的创作技巧的专题讨论中,有了网络的支持,学生只要随意在www.baidu.com的引擎上搜索“茉莉花”,就会出现大量的有关“茉莉花”的学习资源,通过搜索后的相关链接,学生还可以加深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然后下载一些有用的音乐、图像、文字、动画等并加以评论。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把“茉莉花”这首乐曲,通过Internet收集来的素材,用Premiere等软件编辑成片段动画课件,保存在某一特定的文件夹下。学生通过Internet相连接的计算机,进行交流或讨论“茉莉花”乐曲的创作技巧,通过创造情境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素质

1、高度重视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从情感和态度上接受网上学习的模式,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网上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其次应要求学生掌握输入文字、浏览网页,能在网上较快地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信息,并能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用BBS进行自由讨论等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地区,学生进入和掌握网络的操作技能的速度是很快的。我校从去年开始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都要通过全省计算机二级考试,而且还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合格技能考试等。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无需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培训他们,主要是在营造网上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要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2、加强教师对教学软件应用的培训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信息化处理手段外,还要求学生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个人网页,并学会能够独立进行课件制作。因此,教师只有对相关软件知识熟练掌握,才能够借助多媒体及网络工具全面、具体、清晰地展现所要讲授的内容,并在教学工作中轻松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满足学生的知识要求。一般情况下,教师还要学会使用FrontPage、Flash、PowerPoint、PhotoShop等操作简便的教学软件。音乐教师还要学会使用音、视常用编辑软件,如Premiere、CoolEdit等,还应对支持网络教学的平台熟悉掌握,以确保教学系统运行稳定。

结语

《音乐欣赏》课程网络化的建设,是一种新的尝试,旨在更合理、更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并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Music Class Net System at College

YUE Lei

(Music Depar tment,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00,Chin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usic education is notonly the basicmeans to cultivate students’music ability,but also the important approach to raise students’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to shape theirperfectpersonality.In the infor mationized society,how to use the good network resources is the problem we should explore in the teaching.We should study,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reality,the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 a set of practical and feasible 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some theory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construction of public music curriculum system at college in the infor mation age.

music appreciation;course system;net;construction

book=7,ebook=297

G434 文献识别码:A

1673-2103(2010)04-0115-04

2010-05-06

岳雷(1971-),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音乐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欣赏课学习者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