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表人词缀的认知基础及社会文化蕴涵*

2010-08-15 00:52齐焕美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褒义词缀语义

齐焕美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山东泰安271021)

汉语表人词缀的认知基础及社会文化蕴涵*

齐焕美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山东泰安271021)

文章主要考察了汉语表人词缀的基本面貌,并在分析共性特点和内部差异的基础上,对其演变的认知基础及社会文化内涵作了探讨,指出表人词缀的虚化过程多与人类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有关,各项语义特征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一些历史文化信息。

汉语;表人词缀;认知;文化内涵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可以构成同义义场。”[1]同理,具有相似附加意义的词缀可以聚合成群。汉语中很多词缀都具有“人”的附加意义,形成一个成员众多的“表人词缀”聚合体。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第一次从词缀的残留意义出发,归纳出了一些“指人词尾”;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2002)中也列举了若干此类词缀,并提到这些词缀“有褒义也有贬义;有的结合面宽,有的结合面窄”,但未作具体深入的分析。另外也有人从语义角度考察过表人名词与词根的搭配特点及构词能力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附加义的聚合角度及社会文化角度对表人词缀进行深入探讨。

一、表人词缀的特征

汉语表人词缀聚合体成员丰富,从来源着眼,我们可分出两个“下位聚合体”:

A.虚化前的语义与“人”有较近关系,或为人的肢体,如“手(生手)、头(对头)”;或为人的特征,如“盲(法盲)、迷(影迷)”;或为人的集合体,如“徒(匪徒)、家1(厂家)、家2(作家)、派(鸽派)、户(储户)、流(名流)”;或为对人的各种泛称及亲属称谓,包括“丁(壮丁)、者(记者)、员(教员)、师(技师)、才(庸才)、士(战士)、生(考生)、夫(车夫)、工(瓦工)、匠(木匠)、民(网民)、汉(懒汉)、佬(阔佬)、倌(茶倌)、犯(战犯)、友(驴友)、子(疯子)、儿(屠儿)、客(政客)、鬼(酒鬼)、爷(导爷)、翁(富翁)、婆(富婆)、姐(款姐)、哥(的哥)、嫂(空嫂)、妹(打工妹)、弟(吧弟)、仔(打工仔)”等。

B.虚化前的语义与人无直接关系,包括有生命之物“蛋(傻蛋)、虫(网虫)、瓜(笨瓜)”、无生命之物“棍(赌棍)”和虚词“巴(哑巴、瘸巴)”等。这一类数量较少。

表人词缀除都具有“人”的基本语义特征之外,在性质、语法功能等方面也具有一些共性特点。“儿、子”为真词缀,其余则都失去了实词意义,只表泛化的附加意义,具有基本虚化的类词缀性质。表人词缀都属名词性词缀,都具有名词化或加强词根名词性的语法功能,其所附词根的词性为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最终构成的派生词都是名词。表人词缀的共性特点使其聚合成群。

同时,表人词缀聚合体的内部成员又有许多细微差异。从能产性着眼,有的表人词缀“新生类推潜能”[2]较强,即能产性较高,结合面较宽,如“迷”,词根可为爱好(歌迷、影迷)、影星名(华迷:影星刘德华的影迷)、宠物名(猫迷)、体育项目(球迷)等,在理论上,有多少个影星、多少种宠物和体育项目,就可有多少个“X迷”;又如“派、族”,出现多少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群聚合体,就可以有多少个“X派、X族”,如“傍款族、健美族、泡吧族、手机族、无书族、超前消费族、休闲族、有车族、留守族、考研族、海归派、宠物派、美食派、青春派、演技派”等等。此外,这种能产性较强的词缀还有“者、家2、师、虫、生、工、民、盲”等。能产性不太强、结合面较窄的表人词缀有“子、儿、流、婆、哥、弟、仔”等。“子、儿、流”在历史上活跃了一段时间,现代汉语已经较少参与新词的构造;而由“婆、哥、弟、仔”等构成的派生词只常见“富婆、的哥、吧哥、吧弟、打工仔”等几个。另外,“瓜、蛋、棍、巴”等能产性也都较弱。

从历史性看,表人词缀的虚化时代也有先有后。有的较早,如“者、师、士、夫、工、子、家”先秦已出现虚化迹象;有的较晚,如“流、蛋、棍、虫、瓜、手”等的虚化都是中古或近代的事情;还有的是现代汉语才产生的新用法,如“爷、婆、姐、哥”等亲属称谓的虚化。有的表人词缀产生以后,使用一段时间就逐渐失去了活力,如“迷子、傻子”之“子”、“贫儿(穷人)、屠儿(屠夫)”之“儿”,先秦已虚化,但在表人词缀这个意义上现代汉语已不再创造新词,“俊流、清流”之“流”,魏晋六朝出现虚化迹象[3],唐代普遍,宋代以来用例一直不少,但多承袭前代,到现代汉语就只剩“名流、女流”等词残留在语言中。

另外从附加色彩看表人词缀也有差异。比如在感情的褒贬色彩上,有的表人词缀主要表褒义,如“士”和“家2”,“勇士、壮士、战士、作家、画家、艺术家”都令人尊敬,“女士、男士”的称呼也要比“女人、男人”带有更强的敬意;有的主要表贬义,如“鬼、徒、犯、盲、棍、蛋、虫、派、佬”;还有的褒义贬义中性兼而有之,各种用法分布比较均匀。比如“才”,既有褒义的“天才”,又有贬义的“蠢才”,还有中性的“秀才”,“汗”有褒义的“好汉、男子汉”,有贬义的“懒汉、穷汉”,还有中性的“门外汉”;余下的大部分表人词缀都主要表示中性,即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包括“者、员、手、头、生”等。

另外,表人词缀色彩义的差别还表现在评价色彩及性别色彩等方面。

二、表人词缀的认知基础

表人词缀类聚的本身与人的认知特点有关。汉语词缀远不如英语等印欧语言发达,汉语词缀语义角度的类聚现象亦是如此,而汉语表人词缀尤其丰富,说明作为社会的主体,“人”自然成为人认知社会的首要对象,对其认识越深入,分类也就越细致。表人词缀的虚化过程也多与人类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有关。

隐喻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投向另一个认知域,也就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之间的关联来自认知域里的联想。比如“盲”,本为“眼睛瞎”,虚化后可用于“文盲、法盲、电脑盲”等,这是从视觉能力的欠缺联想到知识能力的欠缺,由“身域”投向了“知域”;又如“鬼、虫、蛋、瓜、棍”,在人们看来,不管是死去之人“鬼”,还是昆虫、鸟类、爬行动物的“蛋”、植物的果实“瓜”以及无生命的“棍子”,与“人类”相比,它们都“低人一等”,故可与人类“傻、笨、不灵活、不好”等特征发生联想,故虚化后多含贬义色彩,如“酒鬼、懒虫、笨蛋、傻瓜、赌棍”等。此外还如“虫”,是人们以蛀虫“善钻”的特征来隐喻“书虫、网虫”专注痴迷的形象及“车虫”灵活钻营甚至令人嫌恶的特征。

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凸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的替代关系等等。如表人词缀中的“头、手”,本为人肢体,进而可代整体之人;又如“迷”本为“迷乱、迷恋”义,虚化后代指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姐”,是凸显“年轻、女性”的语义特征,用“同父母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子或比自己年纪大的同辈女性”替代“具有某一特征或从事某一行业”的所有年轻女性。类似的“婆、爷、哥”等亲属称谓的虚化也主要是转喻在起作用。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比如意大利语“torso dibroccolo(甘蓝花茎)”指呆子或笨蛋,法语“nouille(面条)”指“窝囊废”,英语中“bumpkin(南瓜)”可指“土包子”,“hand(手)”指“水手”。

三、表人词缀的社会文化内涵

表人词缀的各项语义特征都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一些文化信息。

比如“子、儿、民、夫、匠”与“士、师”,前者多含“地位低”的语义特征或贬义色彩,如“骗子、乞儿(乞丐)、烟民、武夫”,后者多含“地位高”之义或褒义色彩,如“战士、宗师”。而且,“匠”和“师”还有评价色彩的差异,比如“设计师、建筑师”与“木匠、瓦匠”,都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但两者相比,“师”在技艺上更加精湛。追其源由,“子、儿”有“子嗣”义,“师”为“传授知识技能的人”,在宗法等级制中,“士”为贵族,“民、夫(“夫”本义为成年男子,后多指体力劳动者)、匠(《说文》:木工也)”为庶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道君亲师”,正是这种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形成的尊卑定位、尊长贱幼的等级制、伦理观造成了两者色彩内涵的差异。

又如词缀的性别色彩,我们发现,在本文所举全部表人词缀中,源义含有“男性”语义特征的词缀占绝对多数,源义为“女性”的只有近些年兴起的“姐、嫂、妹、婆”四个,这种分布上的“不对称”现象,是“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的有力证据,甚至含贬义色彩的“暴民、恶棍、匪徒”等也只对男性而言。同英语中“history”本义为“男人的故事”一样,女性的附属地位乃至无地位的社会历史现实可见一斑。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表人词缀一些语义特征会因社会文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化。如上面说的性别特征,现在只有“爷、哥、弟、仔、倌”几个专指男性,其余原先专指男性的表人词缀都失去了性别色彩,象“老师、考生、博士、大夫、临时工、和事佬、木匠、说客、园丁、门外汉”等都已可指女性,女性地位明显上升。特别是专指女性的“嫂”这个词缀还有逐渐兴盛的趋势,出现了“月嫂、空嫂、宾嫂(在宾馆从事服务的大龄女职员)”等词语,这主要与当前中年妇女下岗后重新谋职的社会现实有关,也反映出下岗女性自强自立的积极心态以及人们对有关职业年龄观念的转变,由“空姐、小姐”到“空嫂、宾嫂”,改变了原先这两种服务行业的工作只针对年轻女性的局面。还有“虫”,原先“懒虫、糊涂虫、应声虫”等多为贬义,但新兴的大量“虫”缀词如“酒虫、文虫、酷虫、玩虫、闪虫(热爱动画制作的人)、筑虫(热爱建筑的人)”等已经看不出明显的贬义色彩,这大概反应了人们对“虫子”钻研、可爱一面的认识倾向。

有些表人词缀源于方言词语,带有某种方言色彩,如“爷”具有北京方言色彩[5],“佬”带有上海、四川等地方言色彩,“仔”具有南方方言色彩,“倌”则属四川、湖北等地的方言,“巴”具有山东方言色彩。调查这些词缀的发展演变情况可以藉此考察方言区的社会文化现象。如“爷”的实词,在北京地区曾有旧社会上等社会男性、黑社会头目、有钱的男性之义,这样的社会现实就造成了“爷”虚化以后的贬义色彩:“倒爷、导爷、宰爷”都是从事不正当之事的男子,“侃爷”指喜欢闲聊神吹的男子,“捧爷”是爱拍马屁的男子等等。又如“佬”,起初“阔佬、乡巴佬”等“佬”含有明显贬义,但在已经转变了观念的方言区内,“湖北佬、南昌佬”等词已经具有中性甚至褒义色彩。

另外,有些表人词缀还反映出中外文化的接触,比如“客”,其中“说客、麦客、剑客”之“客”源自汉语中对“外来的人、门客”的称呼,表示“从事某种活动或具有某种专长的人”;而“黑客、骇客、奇客”之“客”源自外语,这是因为它们是用译音兼表义的方法翻译的外来词,这个“客”因此就有了“具有较高电脑能力与技术、进入计算机系统和窃用、篡改数据或依赖电脑、网络生存的人”等含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通过仿词手段造出“红客”和“闪客”等词语。“客”的双重来源及附加理性义的差异明显带上了文化接触的印迹。

四、结语

本文主要考察了汉语表人词缀聚合体的基本面貌及其认知基础和社会文化内涵。对表人词缀的深入探析将有助于汉语附加式构词法的深入研究,同时,在教学中细致地辨析表人词缀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这在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表人词缀丰富多样,其中蕴涵的文化因素同样如此,而本文只进行了初步考察,藉此希望为汉语词缀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洪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5).

[3]袁宾.名词后缀“流”及其来源[J].俗语言研究, 1998.

[4]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宋培杰.浅析“亲属称谓名词”的类词缀化及构成新词的特点[J].语言研究(特刊),2002.

Cognitive Basi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affixesDenot ing Person in Chinese

QIHuan-mei

(Chinese Department,Taishan College,Taian Shandong 271000,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ffixes denoting person in Chinese,and discusses their cognitive basi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ir common points and internal diversities. It ha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affixes denoting person is related to metaphor and metonymy.And their semantic features reve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Chinese;the affixes denoting person;cognitive;cultural connotations

book=7,ebook=301

H 146.2

A

2010-05-14

泰山学院科研资金资助项目(Y07-1-07)。

齐焕美(1975—),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词汇。

1673-2103(2010)04-0130-03

猜你喜欢
褒义词缀语义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语言与语义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释西夏语词缀wji2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点”的觉醒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
说句好话挺难
说句好话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