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书法教育育人功能浅析

2010-08-15 00:47姜亚明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教育

姜亚明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宿迁 223600)

在职业教育功利化时代,重“制器”轻“育人”的教育观导致了职业学校学生爱心、恒心、责任心、耐心的缺失。很多职业学校把书法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但开设书法课的学校,其书法教学也承袭了专业教学的功利化特征,呈现出偏重于实用性的特点。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技法中体现出书法的艺术精神,书法教学的范畴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书法本体,从实用的视角出发提高其书写水平,而应该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书法教育如何在职业学校教育中体现德育、智育、美育的价值,注入“人文血脉”,应该是职业学校书法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和谐教育

在职业学校对实习生、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中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缺少与周围环境、周围同事和谐相处的能力。和谐意识的培养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会学生与同学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和谐相处,是我们教育所必须达到的目的。

书法的线条中、结构中、章法中都存在着和谐的元素,是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的载体。

书法中的基本笔画犹如工业生产中的基本零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产品质量的高低。书法中线条的长与短、粗和细、美与丑、曲与直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字的美观。一个字的成功书写有赖于笔画的比例协调,笔画之间的和谐构成整个字的美;书法的结构是指巧妙地组织笔画,点画布局合理、恰当,整个字看起来才和谐。汉字的书写结构规律蕴含着我们为人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和谐相处的处事哲学。汉字的结构主要有上下结构型、左右型、上中下型、半包围型以及一些特殊的独体结构型。在书法学习中要做到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的协调性,注意书写中的穿插、迎让、相互顾盼、参差错落等的处理,以此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学会相互团结与协作,实现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章法之美在于一幅作品的美观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的技能与方法,这种美的获得得益于字与字之间搭配比例的协调,整个布局的完整与巧妙,个体与整体的完美统一。通过这些,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互相关心,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摆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树立自己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人格教育

人们在品评书法艺术时,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是将人格之善有机地融于艺术之美,艺术之美和谐地附着于人格之美,认为人品重于书品。中国民间也素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对于书者,一切的技法、学问、才华都要归于人格性情,如王羲之飘逸、潇洒、风流,其行书被人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柳公权“心正则笔正”;颜真卿为人正直大度,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不惜丢官,最终以身殉职,表现出忠贞不二的品格,其书法作品则表现为庄严、整肃的风格;黄道周正直不阿,受权臣迫害,颠沛流离却矢志不渝,“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不谐流俗”,临刑前作书作画,从容不迫,充分体现了文人学士的高风亮节;郑板桥关心体察下属贫苦大众的生活;舒同发愤图强、勤苦自学,用书法报效祖国被后来人千古传颂;但开一代风气的赵孟頫却因其身为赵宋皇帝入仕二元朝,其书风被人称为“媚俗”。书史上还有秦桧、蔡京、张瑞图、郑孝胥等人,论书法本都不错,但后人恶其为人,亦摈其书法。而对颜真卿、岳飞等人,人们则因敬其为人,也对其书法顶礼膜拜。古之书法大家多为人格高尚者,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染尘俗、刚正不阿、意志坚强的品行,集中地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人格的向往与尊重。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介绍书法史上刚正不阿,顶天立地、清寡正直、人格高尚的书者,运用书法名家的爱国事迹,生动活泼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练习书法的同时,心灵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审美教育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科学理论美培养教育者正确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书法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美,书法教学具有独特的美育作用。鲁迅在《汉文学史刚要》中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他认为,我国的书法艺术是民族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作品中的内容与点画、墨色搭配,给欣赏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书法艺术的境界。

王羲之的书法“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其《兰亭序》的天朗气清、竹林清风蕴藏着萧远淡定、舒缓平和之美;王献之的书法“翩若惊鸿,一若游龙”,皎若初开之朝霞,灼若出水之芙蓉;颜真卿的《祭侄稿》满纸狼藉,诉说着痛苦悲怆,体现出义愤苍茫的悲壮美;启功先生的书法体态安详,点画劲明,勾勒出挺然秀出、清雅脱俗的宁秀之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着的力量和安定的意态,呈现出一种浩月普泻于山般的意境之美;弘一法师晚年的书法流淌出平和清淡、不食人间烟火的禅意之美。书法意境的深邃悠远、空旷博大给书法教育者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供了可能。书法的线条美、章法美、意境美,能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对美的感悟。学生能够从书法练习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学习书法就是一个探求美、领悟美、表现美的过程,对学生身心的陶冶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健康教育

有心理学教育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调整学生的心理素质,规范其行为有两个好方法,一是练习平衡木,二是练习书法。因为这两种方法皆能使学生进入到一种相对静止的心理状态。当今学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浮躁、马虎、自以为是的心理素质。书法教育中教师要求练习者必须全心投入,养成逢字不苟、动笔必矩,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在学习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用极短的时间有条不紊地摆放好笔墨纸砚;学习后再要求手和桌子不留墨迹和水迹,这样就有助于养成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干净利落的作业习惯,从而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形成。

另外,书法练习对姿势特别讲究,要求头正、身直、臂曲。书法练习时,身体的指、腕、肘、肩、臂都随笔画的书写而有节奏地运动,各种器官都得到相应的锻炼。练习书法如八卦、太极、形意拳一般,寓动于静,刚柔相济。有人说,书法是一种慢性气功,书写时可以调理经络,最终达到心手相应,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五、意志养成教育

古语道:欲速则不达。此观点在书法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草圣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繇与人同坐,以手画地;智永居永师楼40年不下,退笔成冢;怀素涂抹芭蕉,以漆盘当纸,磨写至穿;康里巙巙每日写一千字才进膳。

古代书法家深受儒家“学而不厌”积极人生观的影响,将勤奋学习的精神用于书法艺术的探索。学好书法所需要的高度技术技巧需恒久的练习才能获得。因此,坚韧的意志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张扬与磨炼。

六、艺术教育

书法创作的内容与形式都与艺术有缘。从卜文到诗经、楚辞,从汉代大赋到唐诗、宋词,从元之散曲到清之散文,及至现当代白话文之名句锦篇,被书家所看重的大抵是些言辞优美,蕴意绵长的文学作品。所以学生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会接受文学的浸染与熏陶。

再从书法的形式来看,书法强调的是“和而不闷、违而不犯”,在此美学原则指导下,材料的黑与白、方法的提与按、顺与逆、收与放得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书法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书法教育完全可以是渗透文化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书法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道德规范的养成,健康体魄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书法教育工作者应当潜心挖掘,利用书法这一国之瑰宝所具备的育人要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书法
书法欣赏
题解教育『三问』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