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益

2010-08-22 05:40廖洪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8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

廖洪学

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益

廖洪学

实践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制订科学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重构理想课堂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施创新教育,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益。

数学课堂教学;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益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106

新课程教育理念呼唤课堂教学的变革。课堂教学的变革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乃至放弃曾经习以为常、引以为傲的教学方式方法,去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新策略。大量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反复学习新课程理念,制订科学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重构理想课堂的行动研究,不断发现与克服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才能使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应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行为,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家长很苦恼。有一天,父亲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碗,他就能自己吃下去。这个故事带来深刻启示:如果在教学上用新颖的方式从学生的兴趣考虑教学设计,满足学生新奇求异的思维需求,那么,学生就会兴趣浓厚。同样的一节课,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认识水平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不仅讲得生动,妙趣横生,而且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如果照本宣科,不仅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兴趣全无,而且事倍功半。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急需教学模式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参与式”,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转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才能使学生全心地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无穷乐趣,他们才能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形式。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近数学与现实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编拟或精选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应用题,让数学回到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有效地激发兴趣。

2)巧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例如,二项式定理的引入、推导、证明以及简单应用的教学约需一课时,在课末可以这样设疑:现在你能推出2100天以后的那天是星期几吗?下课后,发现至少有2/3的学生没离开座位,看得出他们都在认真思考这个新奇的问题,不少人迫不及待地在草稿上演算起来。

又例如在讲解“概率”这节课时,如果教师只是告诉学生抛硬币时正反面概率相等,学生就体会不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所以教师应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得出问题的答案,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如有的组的学生提问:“为什么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中正面朝上的概率不都相同?”“为什么要将各个小组实验结果合计起来后再计算?”“为什么我们的实验结果不是1/2?”等等。通过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不断地设疑、破疑、再设疑,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探究的方式由于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 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进一步培养教学机智

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性问题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的处理与引导的一种心理能力,又称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尽管教师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面对心理状况复杂的学生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性问题,以至严重地干扰教师正常的教学情绪,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如:上公开课时突然停电,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突然举手提出一个不是教师事先要问的问题,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也无法回答。这时教师的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具备很强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3 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开放式数学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想使数学课堂效益有大的飞跃,就必须从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入手,深入学习新课改有关文件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徐利治.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陈爱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成都:成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数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