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文:与锦绣花鸟为伴

2010-08-28 03:35金雪晶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10年13期
关键词:花鸟画福建美术

金雪晶

在常人看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生活、艺术创作往往难以兼顾,而王来文却将这些经营得有声有色,轻松自如,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他的旺盛精力和聪慧心智。

有人说国画是养人的“音乐”。其“旋律”指线条的流畅,光影的流动。其水墨的浓淡为“节奏”,再加上画面布局这个“和声”,音乐的三要素就齐全了。然而,听画,是赏画中的最高境界,非一般俗画能听,唯有雅画能听。

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的画格外“悦耳动听”。如他的横幅紫藤图,犹如一阙昆曲蜿蜒于长宣:花团,如一点点休止符;叶片,如一章章词曲;藤结,如一节节乐曲。仿佛观者看到了树木发芽吐绿、花蕾含苞待放,听到了春风的细语、鸟儿的呢喃。此刻,人们欣赏的不是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是宛若一位美女正在轻吟浅唱。

这位有声之画的作者就是著名写意花鸟画家王来文先生。

王来文谱画上之曲

王来文出生在福建漳浦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镇,这里青山绿野,花果飘香。王来文庆幸成长于这样的家乡,家乡剪纸的一剪一转、芗剧的一唱一颦、书法的一绞一动,无不感染着他,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儿时的王来文对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嗜好,尤其对绘画和书法更是着迷。王来文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跟着衬里的民间画师学构图,学线条,从素描到着色,再到后期帮着画师打打下手,那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然而,王文来并不满足于跟着画师描画神像和历史人物,而是学习更多专业的美术知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王来文顺利被福建师大美术系录取。大学四年期间,他连续四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学金,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后成为福建一所院校的美术老师。

多年来,从学校,到省委宣传部,再到省文联,而后是现在的省美术家协会,工作中王来文的角色一直在转变,然而,他热恋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心从未变。在他的笔下,紫藤、海棠、幽兰、蒲草,这些闽南特有的闲花野草始终成为他创作的题材。细细品读,那出水的墨荷与溢香的紫藤,让人观后心境顿宁,妙意无尽。福建省资深艺术评论员何光锐曾评价道:“观王来文的写意花鸟画,有清隽纯和之气,而无邪甜俗赖之习。究其原委,即在从正格人,以雅逸出。于法度中寻空阔道理,于超迈中下切实工夫。”

如果说王来文的写意花鸟画犹如神来之笔,倒不如说他深得中国传统哲学之要义,悟透了“天人合一,个人融入自然之中”的精髓。他的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气质的体现,崇尚的是一种无法之法的境界,看似狂放不羁,其实蕴藏着严谨。飘逸中见沉稳,流动中见静谧,张扬中见内涵。可以说,简约之美、潇洒之美和阳刚之美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大美的体现又归功于他灵动的线条。

在平日的绘画创作中,王文来喜用线条掌控画面结构,其线条时粗时细,时浓时淡,虚实相间,让荷香、藤韵、蝉声、蝶影犹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谱出一段段动人的乐曲,真不隗为有声之画。而其写意花鸟画中的“墨荷”、“紫藤”等也因此而得名。

艺术市场一路看好

作为传统绘画的品类,写意花鸟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明清写意花鸟画在文入画的大力影响下,更是大放异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其中,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以苍劲圆秀,清逸横生等笔墨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多年来,王来文在艺术创作中,充分汲取了八大山人的简约凝练,深得明清花鸟画精髓。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古书画鉴赏家杨臣彬先生在看过王来文的画后,赞不绝口,称其画气息清雅,画面脱俗,墨色清润,很好地继承了明清花鸟画传统。

对此,王来文告诉记者,这种沉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己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涉猎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国画艺术类,还包括文学、哲学、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美的韵律是相通的,从中可以寻找到更多创作灵感。”王来文补充道。

如果说花鸟画在技法上千明清达到鼎盛,那么眼下花鸟画的艺术市场则迎来了“春天”。在中国嘉德2003年的拍卖会上,李苦禅的精心之作《双鹰图》以187万元落槌;到了2008年的翰海春季拍卖会,苏外画院院长沈威峰创作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交价也超百万;而在中国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上,八大山人的《瓶菊图》更是以313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写意花鸟画的市场行隋正在逐年看涨。一些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也日益成为各大艺术机构的“抢手货”,这其中,便有王来文先生的佳作。

近年来,王来文的作品屡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艺术展览,在全国学术界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北京、山东、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的多家画廊与之签约,长期代理其作品。同时,王来文除了拥有大陆的“粉丝”外,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藏家同样对其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艺术品不可孤芳自赏,艺术家的作品也需要走向大众、面向社会,接受收藏界和市场的检验。”王来文说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除了画技了得,作品备受藏家追捧外,王来文在工作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07年,刚刚到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不足一年的王来文便大张旗鼓,摆开擂台,策划组织了“情系海西——2007福建当代艺术大展·中国画展”等大型展览。几年下来,他策划的全省性大展受到业内一致好评。一时间,从艺术名人到普通乡村教师都踊跃参与,福建美术界瞬间百花齐放,空前活跃,展现出勃勃生机的繁荣景象。

在常人看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生活、艺术创作往往难以兼顾,而王来文却将这些经营得有声有色,轻松自如,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他的旺盛精力和聪慧心智。“我是幸运的,工作总能与专业结合起来,让我有了更多思考艺术的机会。”一句简单的回答流出王文来良好的艺术素养。

当谈起美协工作时,王来文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在艺术平台上需要的是人人平等,在一些省美协组织的大展中,获奖作品常常不分界别,也不受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如福建省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艺术才华的平台。未来的画家就在他们中间,给他们的发展预留下空间就是给福建美术创作事业预留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对于近期福建美术界的一个“犬动作”——“锦绣海西——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王来文也倾人了无数心血。据了解,此次展览是我省新世纪以来首次在中国美术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集中展示闽籍当代美术精品,也是对闽派美术创作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得到了政府和各界艺术家的高度重视。王来文表示,身为闽籍画家和福建美术工作者,自己有幸参与这场福建美术盛会的筹备工作,倍感荣幸,而为福建美术事业尽一份绵薄主力自己也责无旁贷。

与王来文先生握手道别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屋外细雨已止,夜静似水,路旁玫瑰着露开放,微风吹拂,传来幽香阵阵。此时,记者想起那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真的是再适合王来文不过了。

猜你喜欢
花鸟画福建美术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那个梦
工笔花鸟画
福建艺术战“疫”
美术篇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