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五+三”绘农村新蓝图
——昌平区2009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侧记

2010-09-07 08:24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昌平区管护管网

昌平区郑各庄村温都水城

2009年,北京市昌平区结合区情实际,本着“村民自愿、集中连片、项目带动”的原则,共确定了110个村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其中重点村60个、一般村50个),同时,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对“三起来”工程建设、村庄规划编制等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投入资金6.47亿元。

面对2009年全区新农村建设“工程量大、涉及村多、情况复杂”的特点,昌平区紧紧围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坚持“政策集成、资金整合、统分结合、协调推进”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五+三”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各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资金均已到位且运转良好,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和普遍欢迎。2009年11月21日,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专题考察了昌平区“五+三”工程完成情况,并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农村“五+三”工程

2009年,昌平区在新农村“五+三”工程建设中,认真总结建设经验,统筹安排工程建设,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街巷路硬化工程年度计划实施20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220万平米,完成总任务量的105.8%,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街坊路绿化工程年度共安排50个村、38.6万平方米,现已全部完成。建设公厕218座,改造户厕6500户。老化供水管网及一户一表工程年度计划铺设供水管网322.5公里,现已全部完成。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130个,实施垃圾源头分类48360户。污水管网工程在完成全市统一安排8个市级民俗旅游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由区财政投资为60个重点村建设了污水收集设施及管网,共铺设污水管网 699公里。

“三起来”工程建设方面:亮起来工程年度计划安装太阳能路灯1000盏、节能灯5000盏,现已全部完成。暖起来工程计划建设太阳能浴室42座,现已建成22座;计划实施既有住房节能改造500户,现已完成657户,超额完成157户。循环起来工程年度计划建设大中型沼气站和生物质气化站7处,现已完成3处;计划建设雨洪利用工程14处,现已全部完成;计划建设粪污治理设施8处,现已全部完成,另有3处在建,属超额部分。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面:目前,昌平区305个行政村中有50个不需再编制村庄规划(其中已“上楼”34个村,2010年计划拆迁16个村);需编制规划的255个村中已有216个村完成编制审批工作,其余39个村已完成初审,正在修改之中,预计2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专款专用、安全有序

昌平区2009年“五+三”工程涉及资金量大,所有项目资金均按照“市转移支付,区配套融资”的使用原则,由区政府建立专门的融资平台,将资金统一汇集到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按照各项工程进度合理安排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资金充足、安全、有序、合理使用。

2009年新农村规划编制、五项基础设施及“三起来”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47亿元,其中市财政转移支付2.14亿元,区财政配套1.01亿元,信贷融资3.32亿元。已同北京银行签订包括产业发展、“五+三”工程建设等10亿元的贷款协议,目前“五+三”工程贷款已全部到位。

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文化新村

另外,2009年昌平区“五+三”工程中近2.3万本地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工程建设,实现增加农民劳务收入8098.6万元。

强化“六措施”,创新“三结合”

2009年全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涉及面广、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的特点,昌平区坚持“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和“统分结合、统筹协调”的原则,严格按照市《“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和《“三起来”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周密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强化六个方面措施,创新“三结合”,统筹安排工程建设,确保了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一方面,强化六个方面措施,确保“五+三”顺利实施。

首先是部门联动保运行。健全了由区新农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全面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定期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成立了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作为区新农办专设机构,具体负责“五+三”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确保各项工程建设切实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组织施工设计,统一施工技术指导,统一负责工程监理,统一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统一工程验收,统一安排工程审计。

其二是规范资金保投入。昌平区2009年新农村建设资金由市级转移支付资金、区级配套资金和融资资金三部分组成,为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责成区财政搭建了专门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平台,对各方面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安排拨付资金。截至2009年底,各项工程资金均按工程进展拨付到位,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有序、合理使用。

其三是农民主体保增收。鉴于2009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为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昌平区在工作中坚持把农民参与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硬指标,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农民参与、制定政策保障农民参与、拓宽途径深化农民参与等措施,着力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其四是简化环节保进度。按照“加快、简化、下放、取消、协调”的方针和“部门上报,统一办理,手续从简”的原则,建立了“相关部门分别申报、区发改委统一立项”的工作机制,有效兼顾了规范手续和严格时限两个要求,极大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确保了工程建设进度。

其五是加强监管保质量。要求各项工程的主管部门、施工方、监理方及属地镇(街道)分别建立工作台帐,完善了施工方现场记录、镇街及部门汇总、区新农办统筹的施工质量信息管理体系。健全施工质量检查机制,对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示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

其六是消除隐患保安全。逐级签订“阳光工程”责任书和施工安全责任书,专门成立了由建设、安监、质监等部门组成的施工安全检查小组,全面强化安全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各项工程建设的绝对安全。

另一方面,创新“三结合”,统筹安排建设项目。

首先是老化管网敷设及一户一表统一管理相结合。2009年推行的老化管网及一户一表工程,考虑到建设村村内道路狭窄、查水表、维修管道不方便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井多表安装方法,为老化管网后期维护、统一管理提供便利。

其二是浴室建设与农村公共厕所有效运转相结合。为解决农村地区如厕难的问题,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农村公共厕所的投入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农户如厕环境,但是山区村公厕使用情况并不如意,尤其是冬天,个别公厕因没有取暖设施而被停用。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一带一”方案,即在同一地点,集中安排太阳能浴室与公共厕所两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浴室的采暖功能,带动公共厕所供暖,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共厕所因冻致停的问题,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其三是雨洪利用建设与设施农业稳步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按照“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口,结合建设村设施农业发展,有针对性的安排、建设雨洪利用工程,形成了“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循环模式,提高了雨水利用率,是减少农业耗水量的有益尝试。

结语

通过“五+三”工程的不断深化,一些问题也逐步明晰。如农村基础设施的后续管护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尽管近年来北京市、区两级对此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加大,但总的来看,目前昌平农村基础设施建后“管护意识有而不深、管护制度有而不全、管护经费有而不足、管护方式有而不优”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2009年昌平区专门组织进行了摸底调研,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初步思路,即:成立村级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小组,建立“资金集成、人员集中、统一管理”的建后管理模式,确保各项设施“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

另外,自2008年起,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除市级民俗旅游村外不再安排污水处理项目。但目前昌平区不少村对污水处理项目积极性很高,村民反映强烈,且具备实施条件。为此,2008年以来,区财政已投入资金1.5亿元为75个村配建了污水收集设施和管网,2010年还计划投入1.2亿元实施57个村的污水处理项目,并希望得到市一级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沼气站

猜你喜欢
昌平区管护管网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昌平区总工会 关心关爱显温情 爱心传递共战疫
昌平区总工会深入基层开展服务阵地建设调研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