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加减灌肠治疗温病热证传变的研究*

2010-09-08 12:11王慧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广州510240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气分白虎温病

刘 健 王慧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CU(广州 510240)

温病气分热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热毒内盛,煎熬脉内阴血,使得脉内津液耗伤加重,另一方面阴津本身亏虚使血中津液亏乏 ,血液粘稠、流速减缓,进而造成瘀血内停。现代医学的内毒素血症病理变化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与中医学“瘀血阻滞”的概念基本相同。临床上内毒素血症常见高热、喘促、便秘、出血、舌苔腻或黄或厚或如积粉、舌质红绛或紫或有瘀斑、脉象数等现象,与中医学热毒内盛、瘀血阻滞的概念吻合[1,2]。内毒素血症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临床常见到汗出不止、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喘喝欲脱、脉象细数或散大、舌干红者,与中医学的气阴两虚、阳脱阴竭也基本相同[3,4]。

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在温病气分阶段,就出现了微观血瘀,温病气分热证容易耗伤津液,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把住气分关”,则发展至营血分阶段,就会出现营热阴伤、血热出血及血瘀等病理改变,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生理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出血与凝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包括:粘着与聚集作用;释放作用;血块回缩作用;吸附作用。而血小板含有多种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而与血液粘度有关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红细胞数,所以测定全血中血小板和红细胞数对于明确温病气分热证的微观血瘀是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也可以研究中药防止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传变的作用。据此,本基金项目进行了下列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新西兰兔,25只,普通级,雌雄各半,体重 2kg,购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粤监证字 2005A002SCXK(粤)2003-0001。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5组,每组 5只 ,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虎汤腹腔注射组,白虎汤灌肠组及非那根组。于实验前 3h开始测定新西兰兔的体温,1次 /h,3次平均值作为新西兰兔的基础体温。空白组新西兰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 2mL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新西兰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 2mL(20EU)稀释的内毒素溶液。内毒素注射 1h后 ,测定各组家兔的肛温,左臂夹住兔体,左手提起兔尾,用右手将体温计用石蜡油润滑之后,插入家兔肛门约 4cm,约 3~5min后取出体温计,测定家兔的肛温。

1.2 实验用药物 白虎汤:石膏 30g,知母 12g,淡竹叶10g,甘草 3 g,及非那根(国药准字 H42023002)均购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中药制备方法:先煎石膏 20min,继之将知母 12g,淡竹叶 10g,甘草 3 g放入药液中浸泡 15min,以武火将药煮沸腾后再以文火煎 30min后,取药物滤液,减压浓缩至 100%水煎液,4℃冰箱保存备用。

1.3 实验材料 75%医用酒精,5mL注射器,血液标本采集管。

1.4 造模方法 在新西兰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 2mL(20EU)稀释的内毒素溶液。

1.5 用药方法 造模后 2.5h,腹腔注射组每只动物腹腔注射白虎汤加减方 5mL/kg各 1次,腹腔注射部位取家兔剑突下 3~4cm,刺入深度约 3cm,白虎汤灌肠组灌肠白虎汤加减方5mL/kg各 1次 ,灌肠方法:吸入 10mL灌肠中药后 ,将输液管与注射器连接 ,用石蜡油润滑输液管后,将兔尾提起,旋转插入家兔肛门 4~5cm,缓慢推入灌肠液,灌肠液保持 20min,非那根组家兔选取耳缘静脉,注射非那根 25mg/kg。

1.6 实验方法 造模后 6h,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一个实验助手用两手分别固定家兔的四肢后,以左手触摸家兔的左胸前,心脏搏动最明显位置 ,进行常规酒精消毒,以 5mL注射器穿刺,当发现针下有突破感时停止进针,此时可观察到针身的搏动,回抽取血 5mL,其中 1mL注入采集管内 ,摇匀,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检验室测定家兔血液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数,其余 4mL放置于采集管中留实验四使用,采血完成后,气栓法处死动物。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1.5ONE-ANOV A分析。

2 结 果

2.1 各组家兔血小板数 见表 1。

表1 各组家兔血小板数统计

2.2 各组家兔红细胞数 见表 2。

表2 各组家兔红细胞数统计

3 讨 论 温病气分热证时,邪热耗伤津液,津亏血燥,血液粘滞,势必向营血分传变,除了温病气分热证的表现之外,微观研究显示 ,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数量变化,影响血液的凝固功能,是温病气分热证的一个特征,同时也是向营血分传变的重要提示,作为温病中的气分关,清气分热,并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是治疗的关键,否则邪热亢盛,耗伤阴津,失治、误治,势必入营血分,在清气分热的同时,防止传变,也是中医治未病的精神体现。

从实验结果分析,白虎汤加减在退热的同时,血小板数量也降低了,与空白组血小板数量十分接近,并且统计学意义上并未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别,而腹腔注射组和非那根组家兔的血小板数量都较空白组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而且与非那根组相比,白虎汤加减灌肠组的红细胞数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几乎接近空白组的红细胞数量,这一点对于临床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叶天士《温热论》中的论述,温病从气分的传变,“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血小板是与出血、止血和凝血功能密切相关的一个生理指标,全血的粘度主要决定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而白虎汤灌肠后,血小板的数值十分接近空白组,红细胞数显著低于非那根组,接近空白组,说明白虎汤加减灌肠在清气分热的同时,有效的阻断了病邪直入营分血分的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再次印证了古人反复强调的“外感病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的结论,温病学中卫气营血的疾病认识思想和辨证法则,不但是单纯的退热,减轻患者的主诉,而且贯彻了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以来的治未病思想。

[1]徐应抒,李跃英,廖大忠,等.温病卫气营血证候 103例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研究 [J].中医杂志,1986,27(8):39-42.

[2]戴春福.内毒素性家兔温病营分证血瘀模型建立的初步研究 [J].福建中医药 ,1990,21(6):40-42.

[3]戴春福.温病气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初步研究 [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3):137-138.

[4]沈庆法,杨爱东.温病气分证与微观血瘀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J].中国医药科技 ,2001,8(4):209-210.

猜你喜欢
气分白虎温病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为何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
试从《内经》理论探讨《金匮要略》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探讨
基于气分装置案例的LDAR减排效果影响因素识别
白虎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唐白虎等
唐白虎(四格漫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