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专项体能训练在北京队备战第11届全运会比赛中的应用

2010-09-14 02:43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师玉涛北京市木樨园体育学校王宵松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0年1期
关键词:负荷量上肢体能训练

●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师玉涛北京市木樨园体育学校 王宵松

跳水专项体能训练在北京队备战第11届全运会比赛中的应用

●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师玉涛北京市木樨园体育学校 王宵松

专项体能训练在跳水训练中占重要地位。运动员空中“内在力”的表现、下肢强有力的蹬伸等,都是通过科学的专项体能训练而获得。本文以北京跳水队9名备战第11届全运会的队员(男子3人,女子6人,涉及10m台和3m板两个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下肢运动链(以踝、膝、髋关节所组成的运动链)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核心区域力量水平和上肢带力量水平进行6周的专项体能训练,练习动作结构接近或模仿跳水各技术动作,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和研究跳水专项体能需求,旨为我国跳水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1 体能训练方案

根据跳水项目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训练计划,即以核心区域力量水平的发展为中心,坚持下肢爆发力和上肢最大力量的协调发展。体能训练时间为6周,前两周每周训练两次,负荷量中等;第3、第4周每周训练3次,为大负荷量;第5周训练两次,负荷量中等;第6周训练两次,为小负荷量,虽然后两周的训练量逐渐降低,但训练强度与第3、第4周一致。练习内容如表1所示。

在6周训练的初期和末期,对运动员下肢和腰腹力量进行效果测试,评价体能训练效果。其中,利用HUR纵跳测力台对队员CMJ跳进行测试,方法为受试者双手叉腰从直立或小幅度微蹲起动,快速下蹲至某一位置后立即向上起跳,选取纵跳高度和起跳初速度两指标反映下肢力量情况;利用10次仰卧两头起所用时间反映腰腹力量(核心力量)情况。

2 体能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分析

2.1 CMJ纵跳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体能训练前后运动员的纵跳高度与起跳速度的平均值均有明显提高。运动员的纵跳高度平均提高1.91cm,经配对t检验发现,训练前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起跳速度平均提高0.08m/s,训练前后呈显著性差异(P<0.05)。

6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的下肢深蹲总负荷量为男队员13 800kg、女队员7 700kg。第1、第2周是中等强度,负荷重量逐渐增加。第3、第4周的训练强度和量都达到最高水平,杠铃负重为男子60kg,女子30kg,深蹲次数有所减少,但强调单次蹲起的爆发式发力,主要为了结合跳水起跳的专项特点。同时,技术课的训练量也达到最大。第5、第6周,体能训练量逐渐降低,但强度未变,杠铃负重仍与第3、第4周一致,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

2.2 核心区域力量测试结果分析

表1 体能训练的基本练习内容

通过6周的核心区域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腹肌力量有了明显增长,10次仰卧两头起所用时间明显下降,平均用时由9.34s减少至7.91s,配对t检验发现,训练前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高最少的队员李XX因受腰伤影响,未表现出应有水平。

体能训练中,针对核心区域肌群多、结构复杂、功能不同等特点,实施了不同的训练内容。体能训练课中安排动力性练习,技术课后安排静力性练习,分别训练核心肌群的快速收缩能力和姿态控制能力。

腹肌练习安排相对较多,每次体能课为15组,每组以10次仰卧两头起计时或10s计数的形式进行,练习方式交替或组合应用。不但能加强腹肌的快速收缩能力,还可避免单一刺激所造成的神经兴奋性的下降。静力性练习中引入大量现代体能训练中常用的平衡盘、瑞士球等器械,使运动员在不稳定支撑条件下,训练躯干深层肌群。

2.3 上肢力量测试结果分析

用6Rm(Msximal Repetition)卧推力量水平对运动员进行上肢力量水平测试。使用这种测试方法主要考虑到女队员的上肢力量弱,避免造成上肢损伤。体能训练后,男队员的6rm卧推力量平均由20kg增加到30kg,女队员由15kg增加到20kg。

跳水运动员的上肢力量水平除表现在起跳时配合下肢蹬伸外,还表现在6组臂立动作中的倒立推台动作。上肢力量训练主要是卧推或在檑木上进行斜角俯卧撑,运动员将脚支撑在檑木上,双手撑地,躯干角度接近6组臂立动作中的推台角度,以达到结合技术特点的目的。训练效果显示,运动员10m台上的6组倒立动作的稳定性提高较大,臂立状态下控制身体的能力得到加强。

3 小 结

分析跳水技术可知,下肢的爆发力、核心区域快速收缩力量以及上肢力量是跳水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对北京跳水队实施较为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案,使运动员体会到专项能力的提高对技术的积极促进作用,在起跳蹬伸、空中“内在力”及入水压水花等技术环节上均有明显提高。

[1]吴延禧.跳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王保成.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7 (9)

[5]周继红.跳水运动科学训练过程中的若干要素关系探讨[J].游泳,2006(2)

[6]张跃.测力台上SJ和CMJ测试用于肌肉生物力学性能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5)

猜你喜欢
负荷量上肢体能训练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的运动训练负荷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