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OPSIS的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评判*

2010-09-14 07:22安洪庆范应元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感医学生人格

安洪庆,范应元

(潍坊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潍坊 261053)

基于 TOPSIS的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评判*

安洪庆,范应元

(潍坊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潍坊 261053)

利用医学模拟教育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四个年级部分医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且利用TOPSIS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根据结果,对我校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现状作出评价并对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点建议。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医学模拟教育;TOPSIS方法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自迈入高等医学院校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为终生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和《日内瓦宣言》的基本道德精神而不懈努力,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天职,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如果缺失事业心,人的潜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学术和职业就更无从谈起。武汉大学曾做过“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研究,“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1]这充分说明了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

目前,由于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受到巨大挑战,甚至出现了职业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护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对医学生的培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医学生的素质关系着医疗卫生队伍的素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为了培养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医学生,为了有利于后期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我校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从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325名在校大学生,利用一份自拟的医学模拟教育调查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57份。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后,用TOPSIS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表1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指标统计值

其中十个统计指标为:①对待病史采集对象的态度;②说服病人配合相关检查的耐心程度;③全面深入接触患者以了解症状详细情况的态度;④模拟诊断操作中误诊时的内疚感觉;⑤模拟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的角色感觉;⑥应对遭遇医患纠纷时的积极态度;⑦对待疑难手术的信心;⑧遭遇疑难杂症时的态度;⑨术前医嘱中的人文关怀成分;○1 0诊断过程中与患者沟通的态度。

表2 与表1对应的矩阵

由表2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是:

最优=(0.3702,0.4780,0.3357,0.6258,0.3167, 0.3002,0.3256,0.3812,0.3788,0.3711)

最劣=(0.3440,0.4015,0.3093,0.4051,0.2837, 0.2828,0.2794,0.3530,0.3438,0.3153)

表3 我校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评价结果

结论: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最差,大四次之,大三较好,大二最好。大一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差表明医学生在报考医学院校时不是非常确切的清楚医生职业所面对的风险与责任,大二至大四学生职业责任感的状况好于大一,说明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果的;但是他们的状况又依次递减,说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不耐症”,这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所谓“百年树人”,不能一蹴而就。

根据以上结论,对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职业心理素质进行全程监控式咨询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而且也对以后从事的临床工作以及相应专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需要老师去进行相关的疏导,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人生观、择业观和职业观正确、职业心理素质良好、适应能力强的创新复合型医疗卫生人才。

第二,发挥课堂教育功能,增强教师的示范作用,把职业责任感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育人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学生在高校中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老师,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育人的阵地,对医学生实施“系统的、全程全方位的渗透”[2]式教育。曾有研究结果显示,“超过25%的二年级和40%的四年级学生不认为他们的教师对病人表现出富有人道主义的举止,或者在讲授医患关系时表现出良好的角色示范作用”。[3]我们应该全面发挥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力量,将医疗职业人格的培养渗透到每门功课的教学活动中。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我们应该适时更新医学教育理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以及职业人格上的创新性教育,让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医学生的职业人格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医学生的身心、智力、责任感、精神价值、审美意识等都能够得到完善、弘扬和升华,成为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营造相关环境氛围,加强职业责任感培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人们的文化素养。一个医学生医疗职业责任感的强弱受到其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医学生周围自然、人文环境的建设,让其全方位的辐射着医学生,对医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例如建造、悬挂一些中外著名医务工作者的雕像、画像、医学名言。通过这些自然或者人文环境的熏陶,营造出优良的育人环境,让医学生的职业人格在医学高等院校文化底蕴的感染和浸润下健康成长。

第四,利用医学模拟,全方位促进医学生职业人格的成长。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常抓不懈。由于医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高校这个象牙塔中,很少接触实际的医生执业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医学模拟对医学生的职业人格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而有效地解决单纯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教育不耐症”。例如:每学期开始进行新学期医学生医德誓言——《希波克拉底》的宣誓,让自己尽快进入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定期组织医学生参观人体标本实验室,向具有奉献精神的遗体捐献者致敬;不定期的让学生吃病号饭、穿病号服、模拟接受疾病治疗、模拟“案例讨论”、医患纠纷等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病人的痛苦。通过医疗实践活动,让医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评价自身的职业责任,主动参与到职业人格教育活动中,逐步实现道德内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增强其职业责任感。

[1] 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18(1):21-24.

[2] 施卫星,李鲁.医学生职业伦理道德的贯穿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9(6):52-56.

[3] 孟秀红,张锋,王磊,等.塑造医疗职业人格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医疗职业人格研究之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16-19.

〔修回日期2010-06-15〕

〔编辑 王哲钰〕

Evaluation ofM 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Duty with TOPSISM ethod

AN Hong-qing,FAN Ying-yuan
(Teaching Departm ent of Public Courses,W eifang M edical College,W eifang261042,China)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of 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 duty,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ent′s education,we have conducted a survey among some medical students with one medical simulation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and processed the data with the TOPSISmetho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ome proposals are put for ward for student′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Duty;Medical Si mulation Education;TheMethod of TOPSIS

R192

C

1001-8565(2010)04-0088-02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包括双语教学)在医药类人才培养数学教学中的应用(B I A010092-A07;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07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医学模拟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编号07JJ17-03)

安洪庆(197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教学与研究。

2010-03-15〕

猜你喜欢
责任感医学生人格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