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9-14 06:17,陈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报表药品我院

李 悦 ,陈 波

(1.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章丘 250200;2.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山东章丘 250200)

随着对药品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也与对药品治疗作用一样越来越关注与重视,ADR监测工作已成为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院医、药、护各个层面都把发现药品ADR和及时上报药品ADR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为全面了解ADR发生的规律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上报的ADR报表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以增强临床医务人员的ADR监测意识,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各科室上报的有效ADR报表251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生成Excel表进行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与ADR的发生

251例报表中,男129例,占51.39%;女122例,占48.61%,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最大91岁,最小2个半月。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2.2 给药途径与ADR的发生

251例报表中,引发ADR的不同给药途径见表2。

2.3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发生率

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5版药物分类的标准,251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品11类61种,其中,单一用药187例(74.50%),合并用药 64例(25.50%),其分布见表3(配伍用药时怀疑发生ADR的药品均归入统计,故统计总数大于25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

表2 引发ADR的不同给药途径

2.4 引发ADR的抗感染药种类

我院监测到的ADR主要是抗感染药引起的。报表中

表3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发生率

138例抗感染药ADR的发生所涉及的药品种类见表4。

表4 引发ADR的抗感染药种类及例数

2.5 ADR的主要临床表现

251例报告中,ADR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见表5。

表5 ADR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分类

2.6 ADR的级别及关联性评价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附则中规定的新的ADR和严重的ADR的定义,251例报表中,一般的ADR 234例(94.82%),严重的 ADR 15例(4.38%),新的 ADR 2例(0.80%)。251例报表按照管玫等[1]修改后的关联级别判定,肯定相关的26例(10.36%),极可能相关的58例(23.11%),很可能相关的116例(46.27%),可能相关的47例(18.72%),可能无关的4例(1.59%)。

3 讨论

251例ADR病例均是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符合ADR报告的基本要求。从表1年龄分布来看,发生ADR几率最高的是60岁以上的患者,且50岁以上的患者占全部报告例次的49.01%。这是因为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对药物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应激反应减弱,致使ADR发生率较高[2]。提示临床上对老年人用药时尤应提高警惕,根据个体差异,尽量做到给药个体化,并加强观察或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ADR的发生。

从表2可知,发生ADR最高的给药方式是静脉滴注,与有关报道相一致[3-5]。原因一方面是ADR病案报道,大多来自病房,而病房中用药方式绝大多数是静脉滴注;另一方面,静脉给药直接进入体循环,发生作用快,影响因素多,如溶媒与药物,药-药间配伍后的药理、化学变化,配置浓度,载体的选择,滴注速度的快慢,药物氧化及药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给药过程中微粒的控制等等[6],均可引起ADR的发生。因此,临床静脉给药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操作规范,尽量减少配伍药品数量,严防配伍禁忌,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同时对其他给药方式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以口服给药为主的门诊患者,也应注意ADR的发生并及时上报。

从表3、4可知,50.55%的ADR是由抗感染药引起的,前3位分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这与我院药品消耗排序是一致的,提示ADR的发生与药品的使用频率有关。该类药品引发的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尤以迟发型药疹多见。虽然我院β-内酰胺类药物均以原药液做皮试,但皮试阴性者仍有一部分产生过敏反应,这与文献报道一致[7]。因此临床应用β-内酰胺类药品时不可掉以轻心,应认真询问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表4中甲硝唑发生ADR的比率较高,可能与我院2008年9~10月集中出现了甲硝唑的胃肠道反应病例有关。虽然胃肠道反应是该药已知的ADR,但比较集中出现,可能是药品质量问题。鉴于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时作出更换药品的决定,药品更换后,此类报道明显减少。可见ADR监测工作不仅只是个案报道,还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保证药物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本报告发现有些ADR是可以预防的。如一酒后外伤患者,清创后输注了头孢哌酮,患者引起“醉酒样反应”。这应该是1例治疗失误,因为头孢哌酮等含硫甲基四氮唑基的头孢菌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功能,当与乙醇联用时,会造成体内乙醛聚集而呈“醉酒状”[8]。如果医生对该药有深入了解或临床药师能及时介入,可避免该不良反应。另外,本报告还发现1例报表显示应用某药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详细询问其临床用药史,发现该患者当日应用该药之前一直输液,换上该药后进行输液即出现寒战,考虑该案例以输液反应上报比较恰当。还有1例报告称某广谱抗生素类药引起腹泻,查阅病历后发现患者已用该药16 d,考虑可能是广谱抗生素药引起的菌群失调,建议临床停用抗生素药,辅以助消化的酶制剂,患者很快好转。

通过对ADR报告的分析,可及时了解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隐患及ADR发生的大致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同时ADR报告的分析,也为药师深入临床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1]管玫,钟光德,黄文志,等.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价标准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8,19(26):2054-2056.

[2]许树梧,吴永佩.合理用药问答[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

[3]高岩芳,王华,赵志强,等.我院2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3):1819-1820.

[4]林洁娜.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58-159.

[5]郭惠娟.我院66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86-187.

[6]彭晶玮.静脉给药中的用药监护[J].中国药房,2009,20(8):630-631.

[7]陈冠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产品质量的关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66-67.

[8]孙定人,张小明,王士凡,等.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3.

猜你喜欢
报表药品我院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