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2010-09-14 06:17任仲侨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氯吡抵抗格雷

任仲侨,刘 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目前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主要药物防治措施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但又出现了“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提示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远比最初所认识的复杂和困难。因此,笔者提出,在一种或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下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生物学效应和未能有效预防血栓性事件,则称为“抗血小板治疗抵抗。”本实验前瞻性地评价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识别和处理氯吡格雷抵抗提供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月在我院急救中心住院的患者116例,其中,男 73例,女 43例;年龄 36~78岁,平均(61.4±10.5)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75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3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8例。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服药方法 11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5例为单用阿司匹林组,100 mg,每日1次,连服14 d;61例为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如前,加用氯吡格雷每天75 mg,连服14 d。

1.2.2 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 每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和(或)氯吡格雷75 mg并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连续口服14 d,服用最后1剂后2~3 h内抽其空腹静脉血2.7 ml,用凝血抗凝瓶留取,轻轻颠倒混匀,立即送检,按产品说明操作在3 h内完成。

1.3 评价标准

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检测的电阻抗结果>0 Ω,阿司匹林有反应即检测结果为0 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 μmol/L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检测电阻抗结果>10 Ω,氯吡格雷有反应即检测结果≤10 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均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不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AA作为诱导剂检测的116例中,有6例的电阻抗结果>0 Ω,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其余110例对阿司匹林敏感,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1%(6/116),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AA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s,Ω)

表1 AA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s,Ω)

指数 案例 AA所有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阿司匹林敏感(AS)116 6 110 0.2±0.6 4.5±2.8 0.0±0.0

3 讨论

阿司匹林由于其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现已成为各种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石。国际抗血栓联合组用Meta-分析对65个临床用阿司匹林的试验中发现其能降低23%的危险度。早期用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减少23%的死亡率。但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在所有患者中并不一致,表现在接受治疗量(75~325 mg)阿司匹林的患者中仍有缺血性事件发生,即认为存在“阿司匹林抵抗”,这个定义虽然明确,但无实用价值。近来数位学者倾向于对AR作如下诊断:光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10 μmol/L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用0.5 mmol/L阿司匹林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但此方法操作复杂,重复性差,易发生血小板体外激活;本试验即采用一种全新方法全血电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聚集,以了解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以及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通过此诊断的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即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AR的发生率为5.1%,与国内外学者报道大致相同。AR不仅存在于健康人群、吸烟者中,也存在于各类疾病患者,这些有分歧的结果有可能反映了AR定义的不同和实验室间在血小板功能测定操作的不同。

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患者已经接受阿司匹林治疗但仍然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临床医生应高度怀疑存在AR。对那些具备AR特征的高危患者应考虑检测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对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可换用其他ADP受体拮抗剂或血栓素A2受体拮抗剂。限制与不足,首先鉴于临床限制,笔者未能对全血阻抗法与其他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其次,本研究的样本数量仍相对较少,可能会对本研究的结论有影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1]Quick AJ.Salicylates and bleeding:the aspirin tolerance test[J].Am J Medical Sciences,1966,252(3):265-269.

[2]Bhatt DL,Topol EJ.Scientific and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antiplatelet therapy[J].Nature Rev Drug Discov,2003,2(1):152.

[3]Gum PA,Kottke-Marchant K,Poggio ED,et al.Profile and preva lence of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 J Cardiol,2001,88(3):230-235.

[4]Kimmel SE,Berlin JA,Reilly M,et al.Patients exposed to rofecoxib and celecoxib have different odds of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n Intern Med,2005,142(3):157-164.

猜你喜欢
氯吡抵抗格雷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