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进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

2010-09-28 01:19陈学业
测绘通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建库空间数据图层

杨 盈,陈学业

(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广东深圳 518034)

对改进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

杨 盈,陈学业

(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广东深圳 518034)

从回归用户需求出发,强调认识用户需求的重要性;重点对空间数据建库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从系统友好性、智能辅助功能开发以及新技术引用等方面提出改进规划国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技术手段。

需求;空间数据建库;规划国土管理

一、引 言

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国土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早,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比较深入,在提升业务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规划国土业务办理不可缺少的平台。但是,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技术队伍对业务的需求积累和需求分析的重视程度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实现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一些落后的界面表达和功能建设模式长时间得不到改进,表现在长期以来一些功能设计和实现一直没有深化,与用户的需求相差较远。例如图层管理的复杂化,查询功能的简单化,大数据量显示的低效率等。三是空间数据库建库质量低下,数据建库不完整。空间数据库建库一直在进行数据的简单原始积累,数据关联性不强,获取信息难,信息的获得需要用户二次加工。不注重非结构化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建库,一些重要数据成果(如规划成果、用地合同、宗地变更等)只做简单的点线面和若干数据库字段的录入,丢掉文本、表格、图片等数据,导致数据对审批的支持能力不足。四是行业公司满足于简单低级的系统重用而闭门造车,为简单低级的重用而封装低级产品,忽略了对不同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具体分析和挖掘,系统产品质量不高。以上原因,导致几乎所有的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还只是在承担简单录入和简单查询的功能。另一方面,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个主题提出了十多年,也进行了多年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系统应用方面仍一直是“口号式”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实质的内容。所以,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提升需要重点落实辅助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因此,提升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在功能、数据、表达方式和交互方式的基础上,深入结合用户的需求,推陈出新,要跳出一些早期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传统设计和表达方式。

二、重新认识用户需求

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到现在,与用户的需求推动尤其是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无论是规划国土部门还是行业公司,都积累了一定的需求,成为行业信息化的宝贵财富,但是,也存在急需提高的地方,总体说来,无论是规划国土部门还是行业公司,对需求的分析还是初级的,没有得到与相关技术相匹配的发展和沉淀,当务之急,需要重新回归需求,对需求进行再次沉思。

获取用户需求主要靠需求调研和分析,其理想模式体现在用户的需求、用户调研需求、技术人员理解需求和技术人员需求文档四个领域,一般存在一定的包含或者交叉关系。正常情况下,技术人员理解需求应该与技术人员编写的文档需求保持高度一致性,用户需求在表达中很难周全,用户调研需求几乎是用户需求和技术人员理解需求的一个子集(言不达意或者言不由衷的需求,技术人员通过一定的途径是可以鉴别出来的),需要扩展。可以说用户需求和技术人员理解需求的交集一般是系统要实现的需求部分。

需求调研和分析的非理想模式。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府部门信息化机构还是行业公司,对这四个领域的做法还处于一种非理想状态,最糟糕的是如图 1所示的萎缩需求模式。这种模式从用户需求到文档需求,不仅在逐步丢失用户需求,即使是技术人员文档需求也是丢失需求的一种结果,建设的系统当然不能让用户满意。

图1 需求领域的非理想模式

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当前改进模式。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至今,用户需求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需求文档却质量不高,往往是系统功能出来了,需求文档缺失,为系统的进一步提升和维护埋下隐患,如图 2所示。用户调研的需求和技术人员理解需求保持了一致性,但技术人员的文档需求却严重缺失,基本上拿不出好的需求文档,当前这种模式虽然比上种模式有较大改进,但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此模式也迫切需要改进。

图2 需求领域的当前应用模式

需求不仅仅只是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一种主要需求,除此之外,性能、数据、界面、符号化、界面布局、集成、网络、硬件,甚至习惯等等都是需求,尤其是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在得到深入应用后,后者可能会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也可能会成为系统升级的亮点。用户需求需要深化和沉思,一个简单的需求往往需要深化。例如,用户提出一个查询需求,隐含的需求可能还包括:查什么?如何查?谁查?查询结果如何表达?是否要甄别查询结果的正确性或者冲突,还需查询其他相关信息的友好提示等等。如果一个简单的查询需求,在功能实现上考虑了以上需求,需求就得到了深化。需求需要沉思,需求的沉思首先要重新回归需求,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粗糙的需求向准确需求的转化,准确需求向精确需求的转化,需求一定要沉思到需求文档上。

三、重新认识空间数据建库

空间数据建库一直是规划国土部门信息化非常重视投入很大的工作之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果,在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空间数据建库包含结构化数据建库和非结构化数据建库、图形数据建库和非图形数据建库,二者同等重要。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构化数据和图形数据建库的做法。在建库过程中关键要抓住结构化数据建库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关联关系、图形数据建库和非图形数据的关联关系,保持数据建库的完整性和空间数据表达的一致性。空间数据建库不仅仅是把成果数据部分矢量 (认为有图就可以)和结构化(认为几个字段就可以)录入,任何一个数据成果必须从图形与非图形,结构与非结构两方面去规划存储结构,统筹考虑文本、表格、图片,以及视频、历史资料等资料的建库。

空间数据建库的多少不再是难题,但质量是关键。影响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不完整、不正确、不可信、数据冗余等因素。数据积累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完整,但简单的数据积累会造成数据的泛滥和数据冗余。解决数据不正确可以依靠数据管理员和业务人员对数据进行纠正和甄别,长效机制是尽快建立数据入库的流程和相关政策。现阶段不可信的数据主要来自业务办理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间产生的数据冲突,例如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产生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法定图则等不同层次规划的冲突。

对一个城市规划国土部门而言,“海量”数据存储是不值得进一步提倡和宣传的。从使用上看,图层数据不是越多越好。图层的精简是当前要开展的数据清理工作之一。例如深圳市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表现和管理的图层有 300多个图层,如此多的图层如何展示和使用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许多城市开展的规划国土“一张图”整理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规划成果过多、成果冲突和难以信赖的问题。

统计分析成果是重要的空间数据。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都提供空间统计或者空间分析功能,能完成一些统计分析任务,但这部分功能对用户来讲,是比较复杂难用的功能。解决办法是可以定义一些主题,相对静态地产生一批统计分析专题图层,提供用户使用。例如:通过建筑物普查数据,产生一个城市的学校辐射覆盖图,或者产生城市容积率等高线图等等。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空间数据建库要进入“二代数据库”阶段,这个阶段不再是低级数据录入和建库,而是面向一个行业整体应用或者高级应用而重新组织数据支撑模型,构建新的规划国土数据支撑体系,二代数据库建库要重点适应智能化业务审批、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

四、加强图形操作的友好性和人性化设计

根据需求深化图形操作的基本功能,加强人性化设计。例如:一个简单的查询功能,现有的规划国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都提供了“点选”、“框选”、“条件查询”等功能,千篇一律地都是弹出信息框供用户“寻找翻阅”信息,是一种不人性的功能提供方式。如果把这个功能朝人性化的需求角度再推进一步,查询结果以报告 (报表)的形式“推给”用户,并辅助一些友好提示,如规划冲突、划地冲突、历史变化,关联性信息提示等,一个查询功能就使得用户的服务水平极大地提升了一步。就目前的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几乎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得到这样的改进和提升,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加强智能辅助功能开发和多平台技术的集成应用

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今,除满足一些基本图形操作功能和业务操作功能外,对辅助功能的开发显得越来越迫切。例如:提供“一键通”的快捷方式。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些丰富的通用功能,一般需要多个步骤完成。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就一些特殊需求和常态操作设置“一键通”功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加强智能辅助系统开发,智能化辅助包括冲突检测,重要管理对象(如地铁、绿地规划、生态控制性、地价等)安全控制线设置,以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有预先控制性提示;开发预控预案管理系统,增加“预控方案”图层管理,建立预控方案与用地、规划方案的关联,提供预控方案信息查询、引用、对比功能,就待划地或者规划区域,设定图形操作预案和样例,提高图形业务操作效率。

CAD应用环境在规划国土行业有很大的应用用户和前景,应用非常深入,也是规划国土用户需求之一。在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中集成 CAD平台的应用,在 GIS平台的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社会也不乏开发经验丰富的行业公司,引进 CAD技术是当前用户所急需的。城市三维数据的生产在各大城市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多个城市已经建成了覆盖整个城市的城市三维数据,随着网络技术的提升,把三维数据集成到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中并推送到用户桌面,已经是可行的,并逐步在建筑设计、三维地籍、规划审批等方面得到深入的应用。此外,“瓦片”地图发布、地址编码等技术也是提升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集成方向。

六、结束语

深圳市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于 2008年进行了再次升级,本次升级是深圳市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经历的第四次规划和改进,主要指导思想是“回归需求、回归数据、关注细节”,在规划国土地理信息系统深入应用十多年之后,进行了重新思考,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推广应用后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认可和赞许。

[1] 王家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地理信息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2):10-14.

[2] 郭仁忠.国土资源信息化:从内容管理到知识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10):67-71.

[3] 宇润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及研究探讨 [J].山西水利,2006(3):87-88.

[4] 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的透视: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报,1995(S1):1-2.

[5] 张延松,薛永生,张宇.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数据库建设规划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S1):294-299.

[6] 李德仁,龚健雅,李京伟.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J].测绘通报,2002(11):4-7.

[7] 陈学业,彭子凤.谈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图形系统的三次规划[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2(2):46-48.

[8] 李华新.M IS与 GIS集成开发技术初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84-86.

The Thinking of the I mproving for the Plann ing and Land Manage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YANG Ying,CHEN Xueye

0494-0911(2010)07-0053-03

P208

B

2010-04-26

杨 盈(1974—),女,湖北当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地图制图应用工作。

猜你喜欢
建库空间数据图层
“数字温县”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巧用混合图层 制作抽象动感森林
面向建库与制图一体化的规则研究
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
元数据驱动的多中心空间数据同步方法研究
图层法在地理区域图读图中的应用
跟我学添加真实的光照效果
基于数据字典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
基于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存储与组织研究
国外建筑CAD图层标准发展现状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