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的影响

2010-09-28 10:50李秀芳吴恒贤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出错率母语语法

李秀芳,吴恒贤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的影响

李秀芳,吴恒贤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以在校大学生的书面表达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四六级写作中在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常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解释产生此类负迁移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从而有效防止在四六级写作中犯同类错误。

母语;负迁移;四六级写作

一、引言

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学术界就兴起了对比分析理论,并在该理论中提出了母语迁移这一概念。语言学家 Rod Ellis 认为,假定母语和第二外语存在不同,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第二外语的学习,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家Robert Lado 在他的《跨文化的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书中指出:“学习外语的难易,关键在于把本族语和外语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constructive analysis hypothesis)(R. Lado, 1957)。我国学者束定芳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犯错误的 51%来自母语干扰。这种现象更出现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各个层面。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就更为明显。从词汇到句法、从句子到语篇、从思维到文化,都对他们的英语写作产生影响.而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水平及各方面知识的综合体现。虽然目前社会上关于母语负迁移的研究分析较多,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本文旨在通过学生写作存在的错误分析,使学生了解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够防止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犯同类错误,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二、错误类型及原因

作者随机抽取了 100份题目为“A Package Tour or a Self-guided Tour” 的学生随堂作文,在写作前当场给出相关写作要求:

In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A Package Tour or a Self-guided Tour”.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现在外出旅游的人日益增多。

2)有些人喜欢自助旅游,而另一些人选择跟团旅游。

3)我的看法。

学生事先并不知道作文的题目,在写作过程中禁止使用字典、电子词典等工具,并且必须在30分钟内随堂独立完成。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仅仅统计受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其它类的错误不在本次统计之列。下表为不同类型的错误在样本中出现的次数及比例。

分类 错误类型 错误次数 比例冠词使用不当 65 14%词性混淆 91 16%词汇47%易混词 54 11%固定搭配有误 29 6%语法 时态语态误用 48 11%名词单复数 42 9%句法38%句式 82 18%语篇15% 篇章结构 8 2%连接词 32 7%主题句的运用 29 6%

1.词汇方面的母语负迁移

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词汇方面的错误主要体现为冠词使用不当、词性混淆、易混词误用、固定搭配有误等。出错率为47%,是出错率最高的一类。

(1)冠词使用不当

由于在汉语中没有冠词这个概念,所以学生在写作中总是不能恰当使用,这是母语负迁移所造成的影响。如:

Some prefer a package tour, but theother people hold the opposite view.

在本篇作文的表述中,“其他人”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故原句中的“the”应删去。

(2)词性混淆

词性混淆的出错率为16%,是出错率较高的一项。这是因为在汉语中很多词即可作动词、名词或形容词,而且这种词的转化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如“成功”、“选择”、“失败”等。而英语中词性之间的转换通常都会改变该词的形式,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等方式实现词性的转换。因此,由于汉语缺乏像英语这样明显的词性变化标记,所以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词性乱用的现象,如本次抽样中词类的典型错误:

①totallyfreedom (total freedom)

②Students can be more safety.(students can be safer)

③They needn’t toworry.(They needn’t worry/They don’t need to worry)

(3)易混词

易混词指的是中文意思相同或接近,但在英语中使用方法却不相同的那些单词。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使用这些词时往往只关注中文意思,殊不知这些近义词在英语中有着完全不同的使用方式。如以下句子:

①Some personsprefer a self-guided tour.(people)

②A large amountof people like to go on tours nowadays.(number)

2.句法方面的母语负迁移

句法方面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犯错率为38%,由此可见汉语对于学生的句法影响是很大的。句法方面的母语负迁移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为语法层次,另一类为句式层次。

1)语法

语法层次上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所导致的错误主要为名词单复数的错误以及时态误用。犯前者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两种语言对于复数的体现方式不同。汉语中表示事物的名词的复数有时体现在其修饰词上,而该名词本身并不发生任何变化,如:“院子里有一棵树”和“街道两旁种了一排树”。学生在这方面犯的错误主要如下:

There are mainly two wayof traveling nowadays.(ways)

Going on a tour become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people recently.(becomes)

时态语态的误用主要也是受了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汉语是模糊语言,它没有像英语那样精确的时态和语态分类,而是通过一些词汇手段,如“着”,“过”,“正要”,“刚”,“了”,“正在”,“已经”等副词的添加以及时间状语来表达时态,而动词本身无变化。但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有非常精确严格的形式。在本篇作文的第二段(即主体部分),时态语态方面的错误如下:

(1)Some people arguedthat they prefer a package tour.(argue)

(2)It believed that a package tour is more convenient. (is believed)

2)句式

句式上的出错率较高,为82次。在句式上,主要存在的错误为结构缺陷和不完整句。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有认识上的不足。英语语言讲究结构严谨,尤其主干结构突出,句子的结合完全依赖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而汉语结构较为松散,句子之间的连接靠的是内部逻辑。由于两种语言在句式上的截然不同,学生在作文中很容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如:

(1)There will have a tourist guide if you go on a package tour.(be)

(2)There are a number of people ∧ would liketo choose a package tour.(∧who)

3.语篇方面的母语负迁移

语篇方面的母语负迁移主要是宏观层次上的错误,本次的出错率为15%,表现在作文上的错误主要有:鲜用连接词,缺少主题句,以及篇章结构不合理。由于英语句子的结合完全依赖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即所谓“型合”;而汉语语言为“意合”,句子之间的连接靠的是内部逻辑。受到汉语的影响,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就鲜用连接词。

如某位学生的第三段(即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As to me, I’d like to go on a package tour. It also has many disadvantages generally. Traveling in team can be a good choice. We can also make new friends in the trip. What a wonderful thing.

从语法角度而言,该段的每个句子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整个语篇结构分析,由于没有使用连接词,导致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松散,语言不流畅,不符合英语“型合”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母语负迁移在学生四六级写作中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课中应该就学生所犯的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原因所导致的错误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犯此类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在下次写作中才能有效地避免犯同类错误。同时在课堂中应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讲解,加强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克服母语在词汇和句法等层面的负迁移。尽管当前的四六级考试已开始逐步“轻语法,重词汇”,但从写作角度而言,我们必须首先重视传统的语法教学。此外,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比较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让学生了解英汉思维的差异,了解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对异族文化的敏感性,从而逐步过渡到在写作中用英语思维。作为学生,应尽可能地扩大英语阅读的输入量,背诵一些优美的英语原文,逐步培养英语语感。并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对英语中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认识,从而才能尽可能地预防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

[1]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2] Kaplan,R.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llectual Education”in Language Learning, A Journey of Applied Linguistics[J]. Newbury Park,CA:Sage,1966.

[2]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 戴炜栋,王栋. 语言迁移研究: 问题与思考 [J]. 外国语, 2002.

[4] 丁往道. 英语写作手册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

[5]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 2002,2.

[6] 王立非,文秋芳. 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7] 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M].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On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English Writing of CET 4&6

LI Xiu-fang,WU Heng-xian

Taking English writing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research samp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in English writing at the lexical, syntactic, and discourse levels, an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paper also hope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be aware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and avoid making these mistakes.

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English writing of CET4&6

G42

A

1008-7427(2010)11-0152-02

2010-09-02

2009年绍兴文理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9SK1048。

作者李秀芳系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出错率母语语法
母语
纠错解惑,“圆”题重现
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教学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母语
降低“错位相减法”出错率我有诀窍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托盘天平上的化学计算